提要:地震是人们无法预知的灾难性自然现象,会带来巨大损失和痛苦。对此人们从未屈服,不断的寻找应对方法以减少损失,建设更美好的家园。防震减灾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应该从地震造成的灾害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更用心的把规划做的更好。
关键词
地震;地址断裂带;工程减灾;地震烈度;场址;布局;道路交通;避难;山体开挖。
一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的7%,却承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大陆强震。据统计,从二十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的6级及6级以上的地震近800次。其中人们记忆犹新的、年代较近、影响巨大的强震有如下一些:1966年3月8日,河北隆尧6.8级地震,同年3月22日河北宁晋7.2级地震,1970年1月15日云南通海7.7级地震,1973年2月6日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7.6级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8级地震等。还有一些强震人们没有注意,如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格尔木地区的昆仑山口发生8.1级地震,是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发生在人员稀少,经济不发达地区,损失相对较小,所以人们没有多少印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大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的中央断裂带上,震中为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即汶川县映秀镇西南方向约11公里的桂子坪。而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震中30.989度,东经103.329度,震级为7.9级。虽然略有差别,但震均在汶川县境内,故称汶川地震。这场地震在几秒钟内使六万九千多人失去生命,一万八千多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最大地震烈为烈度为Ⅺ度,有两个中心,以示震中映秀镇,另一在震中东北直线相距140余公里的北川县城。高烈度地区以这两地为核心,分别呈狭长条状沿西南—东北方向分布,而Ⅵ度以上地区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专家说,龙门山是中国南北地震带中的一条次级地震带,处于四川盆地与横断山区东缘相邻地带。龙门山脉存在着与之平行的三条断裂带;东侧为江油—都江堰断裂带,西侧为茂县—汶川断裂带,二者之间就是北川—映秀中央断裂带,这次大地震就发生在断裂带上。汶川映秀镇和北川县城都在这条断裂带上,成了遭受损失最大的一对“难兄难弟”。
我们这样说,是因为他们与一个历史疑案相关。按历史遗迹和传说,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夏王朝的创立者大禹的故乡就在汶川。然而也有人说大禹的故乡在北川。北川有个禹里方,公路桥也取名夏禹大桥。双方争持不下。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去汶川凭吊大禹时,针对这一争议,赋下了“禹王明德古今悬,哪计汶川与北川”的诗句。全国解放以后的相当长时间,为贯彻“厚今薄古”的思想,这一争议被暂时搁置,到改革开放才又重新提起。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双双成了重灾区。地震或许把那些残留至今的大禹遗迹湮灭,但大禹的故事还将永传。
二
“多难兴邦”,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地震灾区一所学校黑板上写下的一句成语。这是他对灾区人民的鼓励,也表现在灾难面前的镇定、勇气、和信心,也源于他相信群众的能力和智慧。多难兴邦这一成语,出自于《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灾难将激励斗志,使国家稳固富强;没有灾难反而危险,举国上下如果沦入安逸丧志的状态,将会导致国家衰落、国土沦丧。从历史上看,多难兴邦是一种规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生生不息而愈益昌盛就是证明。
自然灾难有很多,中国不仅地震频繁,洪水、干旱、风沙、寒潮、台风、冻害等也时常发生。灾难破坏作用虽大,但人们也逐渐学会了应对的办法,尽力减少损失。人们还进一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自然规律,使之为我所用。为了变水害为水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在干旱多风的地区人们还创造了坎儿井。本文前面提到了夏禹,他和他的父亲鲧都治水,鲧采取有水就堵截的办法,这是一种临时突击的方法。而禹的治水方法就有了明显的进步。他首先规划好水路,有计划地进行洪水的疏导。没有洪水时,工程照样进行,使治水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先进的办法保证了治水的成功。在建筑抗震方面,古人创造了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以柔克刚”理念的木结构体系。这种体系可以说是框架结构的古代版。其节点依然是柔性的,采用榫卯构造和斗拱,使整个体系具有一定弹性,并有变形的自我恢复能力,基本上能做到“墙倒屋不塌”。在5.12地震中,什邡市蓥华镇处于地震烈度为X度地区。该镇附近成片的农村民居没有倒塌。这些民居是传统的四川民居式样,采用穿斗式、抬梁式结构,充分显示了传统木结构体系适应地震变形的能力。
在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到了很高的水平,科学水平和技术手段日益进步,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但是,我们至今仍然无法预测、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人们对地球仍然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地球的球体内部更是茫然。人们可以上天,搞绕地飞行,搞太空漫步,甚至星际航行,探测外星。人们可以下海,探测到海平面下一万多米的海沟最深处。但是人类不能入地。地球的半径有六千多公里,而人们向地球深处的钻探深度,至今最多也就12公里。所以人类至今也不清楚地球是怎么样的。现代地球板块理论和地震成因学说实际上是科学家们推想出来的。因为它能解释大多数地球物理现象而得到公认。既然灾害无法预知,人们只得希望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安全性的提高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工程防震的重心必将逐渐向安全性方面偏移。这也是“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体现。工程防震涉及各种专业问题,各方面专家更有发言权。但是,无论在技术理论上,还是工程措施上,都有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每次地震的发生,都是对规范条文的检验,也是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发展补充完善新的工程措施的大好机会。这次汶川大震后,全国很多工程建设和设计单位反应迅速,派出专业人员赶赴条件艰苦的地震灾区进行现场考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设计的意见。
三
在工程规划设计中,如何做到防震减灾?现行的各种工程建设抗震规范中,在工程规划方面的规定大都比较原则,比较笼统,不够具体。这就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多做现场调查,提出符合实际的方案,为防震减灾做出切实的贡献。笔者没有条件去现场,但从各种现场报道中注意到一些问题,特提出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场址问题。无论是城镇,还是某一具体项目,所选建设地址的地质稳定性是个重点问题。我们还是来说北川。那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设置的古老县城,当时叫石泉县。民国时才改名北川。县治一直设在深山里,即现在的禹里方。1951年,为了对外交通方便,迁至现址曲山镇。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对曲山镇进行科学论证,就冒然确定了。1976年唐山地震后为排查地震隐患进行地质调查,才发现北川县城所在地曲山镇正处在龙门山地质断裂带的中心,周边都是不稳定的滑坡体。这一发现虽然引起不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经济和城市扩展的愿望不断膨胀,地震可能性这根弦就逐渐松驰了。北川县城在地震中遭到毁灭性破坏,场址不当是重要原因。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震后十来天一直不眠不休地在废墟中寻找他的学生们,他满眼哀痛和无奈地说:“我们小学的建筑已经比较老旧,更不幸的是它下面就是断裂带啊。”他还说地震前学校曾经计划建一栋新楼,因为这里地质条件不好,没有批下来。可见,映秀镇处在断裂带上,不能在这上面搞建设,当地有关部门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除了小学校,还有邮电局、发电厂、天然气厂、警务大队等也都建在断裂带上。他们地震中都被夷为平地。或许是心存缴增才明知故犯的?其实,几年前国家就明确要求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该有场地地质灾害评估意见。一些规范、报告、资料中,在场址选择方面都有工程地质和地形方面的要求,我们只要认真对待,不走过场,在抗震减灾方面肯定会做得更好一些。
(二)建筑物布局问题。我们知道,在高烈度区,建筑物的外形应尽量简单,形体对称,减少转折,适当控制建筑物长度,增加宽度。最好是独立建筑,不设连接体。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实现某种规划理念,创造某种预想的建筑空间和取得某种建筑效果,常常将若干建筑物互相组合和拼接,设置没有功能的连廊。为了突出核心建筑物,其造型被搞得十分复杂。虽说这些做法在高烈度区不合适是一种共识。但在现实中还是有一些所谓“标志性”建筑物在抗震方面十分不利。比如北京西,在它下面大门洞上方,一座模仿景山万春亭的三层古典式亭子矗立在正中,几百吨的重量落在大跨度的横梁上,这岂不令人惊异么。中央电视台新楼那巨大的悬挑体更让人吃惊。它怪怪的形体无论在抗震上还是结构上都十分不利。据说它的基桩深度就达52米,基础筏板厚度最厚处达7.5米,钢结构也很复杂。耗费了大量钢材和水泥,其造价与常规高楼简直不可比拟。显然,只有特定的投资方才会有如此胆量花费这么多财力和物力,如果这只是一个孤例也就罢了,不幸的是,它带了一个坏头。在它之后,深圳、广州、南京和北京,都有工程步它的后尘。而这些城市除深圳之外,基本地震烈度都是Ⅶ度或Ⅷ度。
(三)道路交通规划问题。汶川地震过后,震区的公路许多路段被滑坡体和泥石流掩埋,山体崩塌,路基塌陷,桥梁损坏。213国道都江堰至映秀镇路段全线瘫痪。从成都出发的救援车辆不得不绕行,经雅安—康定—丹巴—马尔康—刷经寺,才能到达灾区理县和汶川。绕行这个大圈子得多费几天时间,这段时间对于救助生命和抢险救灾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这是大交通网络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城市、居住小区、园区和具体工程项目的道路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通道宽度,即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宽度过大会增加工程用地,浪费土地资源,过小则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在确定合理的通道宽度时涉及的因素较多。在现行总平面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列出了七项,在机械行业的相应标准中也列出了略有差别的七项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都缺少有利于救灾这一条。从救灾的需要来说,通道的宽度应该保证通道两侧房屋受灾倒塌后,道路仍能基本畅通,或经过简单的快速抢修后即可通行。如何满足这个要求,目前没有现成的资料。经查阅一些历史文件,建议通道宽度不小于道路两侧建筑物高度和的一半。在早期的人防设计中就有这个技术要求。目的是保证建筑物遭空袭倒塌后救援车辆的通行。同样,在早期建筑防火规范中规定:一个短边开敞的半封闭庭院式建筑中,在其平行长边方向两翼之间的距离也不少于两翼建筑高度和的一半,以保证火灾时消防车辆能进入庭院作业。第二点,位于山区和丘陵区的工程项目,其内部道路系统经常会出现尽端式道路。如果道路被损坏或者遭受堵塞,救援车辆和机械设备就难以进入。建议在高地震烈度区,应尽量少设尽头式道路。如无法避免,则应保证人员方便地迅速逃生,设置人行道和人行台阶与邻近的其他道路连接起来,或通向空旷地带。
(四)避难场所问题。一位家住院北川县城的女生冯小美,当问到她如果重建一个北川县城,她有什么建议时,她侧着头想了想,说:“要是在一座城市里能多增加些公园,哪怕空场也好。北川就是太挤了。我的妈妈已经从楼里跑出来了,却没地方可以躲,结果被后面倒下的楼房压死了。”这个从血的教训和痛苦中提出的建议,值得我们认真吸取。设置相当数量的可供避难的绿化广场,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事。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把绿地作为景观,除满足环保要求外,还是供人们休憩和交流的场。而在高烈度地区,却有了新的意义。如果将各个绿地联系起成为一个系统,绿地中设应急生活水源和厕所,成为中小震不坏的避难场所,必定功德无量。
(五)场地平整问题。我们看到的自然山体,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表岩层经过自然风雨和水源的侵袭,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岩层不断崩落、不断调整后而保持着的一种相对平衡。地表地形也是经长期演化,所呈现的安息角,它同样是相对稳定的。如有人为扰动,如有地震等外力的作用,都会失去平衡和稳定。213国道通过震区段,基本上沿龙门山脉的岷江河谷行进,是成都通往九寨沟的必经之路。近年来这段路不断被改造拓宽。于是山坡被一再开挖,植被被大量损毁,废弃土石和建筑废渣随处堆放。山坡体上增加了额外的结构荷载、动力荷载和弃土荷载,使山体的自然稳定达到了危险的边缘。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必然形成重大灾难。更为严重提,岷江河谷的水电梯级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人说,如果规划的水电工程全程实施,岷江将成为一条“消失的河流”。且不说水库会不会诱发地震,光是这些工程的建设,就会严重破坏自然山体,也会加重地震所造成的灾难。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大量开挖山体,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过去在山区和丘陵区的工程项目的竖向布置中,一直强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改革开放后,这种做法逐渐有所变化。随着爆破开挖和夯填压实方面技术的提高,土石方工程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普及,那种“推平头”、搞“人造小平原”的大挖大填的场地平整方式又流行起来。然而这次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场地平整方案应当通过多种不同方案的对比,择优确定。需要进行山体开挖时,必须深入研究其工程地质条件,并听取工程地质人员的意见。如有可能,最好优先选择小开挖方案,如采取分区分片选择不同设计标高的平整方案。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施工顺序和工程细节。如场地平整工程必须与防护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充分重视挖方边坡坡顶上方的截水引流工程设计,改变那种只在图上“表示”一下的态度。对于大型的开挖边坡,还应对其坡面排水进行单独的规划设计等。
结语
大震已经过去,重建家园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擦干眼泪,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祈福灾区,天佑中华!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