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居住区环境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所属栏目: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 发布日期:2012-10-03 07:01 热度:

  摘要:高层居住区作为现代大中城市的主流居住模式,其小区环境的空间、功能、技术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和以往多层居住区环境大不相同的特征,环境景观的设计及研究也成为现代建筑师必须面对的难题和挑战。本文从高层居住区的基本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其利弊条件并指出当前发展问题和解决办法,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低密度;环境景观;策略研究
  高层住宅19世纪末于欧洲大陆出现后,在美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钢铁技术和新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高层住宅突破了人们传统观念对于住宅的理解,所以其发展一直是在争论中前行的。巨大的体量和冷漠的外表使得人们对于高层住宅的热情逐渐转化为普遍的厌恶。而在目前这种集约用地的发展趋势下,高层建筑已然成了大中城市的主流居住模式。如何利用户外景观环境改善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厌恶,让其接受并且能在此安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高层居住区环境发展现状
  目前高层居住区环境发展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1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绿地率
  降低建筑覆盖率,提高绿地率指标是一种提升居住质量的重要方法。目前高层住宅区覆盖率多控制在25%以下,而绿地率则要求35%以上。所以,虽然提高了容积率,但建筑的间距加大了,可供做绿化的面积也相应增加了。这种高层低密度的居住区比一般的多层居住区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了土地,又能较好地避免高层高密度居住区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适合当前城市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得模式。
  1.2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留出地面空间
  高层低密度楼盘通常位处城市高地价区域,寸土寸金,必须节省有限的地面资源而大量发展地下空间。一方面可以利用地面空间营造完整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机动车辆的增多,大量停车位无法再地面解决,地下车库成为了最佳方式。大多数楼盘的通用做法是除了必须的消防车道外,整个场地人车分流,使得大部分场地成为完全的景观空间。即使是小区内消防车道,通过铺地设计,使得消防车道也隐形于住宅小区环境之内。
  1.3立体绿化,空中花园
  在地面空间有限的前提下,许多设计师开始拓展绿化的空间。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立体绿化不仅可以对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而且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同时对建筑物本身起隔热节能和降低噪音的作用,由此可见,搞好立体绿化是大有裨益的。
  1.4环境景观受到社会的重视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做为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己逐渐从“居者有其屋”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伴随着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国内的景观设计思想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并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进入、中西方景观设计思想的交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高层居住区环境优势条件
  2.1景观环境空间易于整合
  多层住宅小区中,零散的宅间绿地是整个小区的基本肌理关系,尺度多在20m左右,布置方式大多为宅间绿化和小体量环境小品点缀,私密性亲和性较强,但有限面积内只能容纳日常景观,而高层住区的绿地尺度大,具有多样生活功能,即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构筑大型中心花园。例如公园般的山水园林,多样化运动场地,环境设施的极大丰富等都成为高层低密度住区较受人欢迎的优势,“构建家门口的大型花园”,这在当前房地产广告中屡见不鲜。
  2.2户外绿地面积增加
  高层建筑住区在大量降低建筑覆盖率后,形成比较高的绿地面积和绿化总量,同时由于高层建筑退用地红线范围较大,形成较宽阔的外围绿化。住宅区内大片绿地与城市绿地共同构成开阔良好的绿地体系,一般研究表明,绿化面积和绿化总量大幅度增加后,生态效应明显提高,宽阔的住区绿地对于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滞尘杀菌,减弱噪音,改善空气湿度温度等各方面,均有一明显作用。同时构筑风的廊道,对形成良好的城市下垫面具有积极作用。
  增加绿量,提升绿视率,对于生活在高层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具有消除疲劳等保健作用,对提高小区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利于集中使用户外景观环境
  将分散的绿地设施集中起来,使其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有效利用土地,扩大设施利用效果,提高设施利用水平和效率。从指标计算来看,高层居住区的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敞地面积并没有得到增加,但以总居住人口计,则是减少,若从总体人群集中使用场地系数考虑,则某些时间段相对获得环境的高品质和宽松的容量。这也极大地体现了“规模效应原则”。
  2.4景观环境质量的提高
  由于高层住区较高的容积率及总人口数,对于室外环境的使用强度随之加大,对环境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致使居住者和设计师开始充分重视每一分户外土地的设计品质,对优化环境,创造更佳使用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室外景观在造价上的投入和设计中的难度也日益提高,很多项目在规划之初即请环境设计师参与筹划。住区环境艺术水平,无论是硬质或是软质方面,均有很大改观,房前屋后,充分景观化了,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运用技术手段充分美化,提高品质。
  3当前高层住区环境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研究
  3.1景观组团的处理方式
  多层住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具有较明确的空间属性,即小区中心景观—组团景观—宅间景观的多层次系统,从心理层次来讲,具有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的过渡,设计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排列和各层级的道路组织,形成丰富有序的外部空间层次。而在高层住区中,大多呈现为开敞和难以界定分级的高层建筑—楼间绿地的简单格局,建筑和道路形成的图底关系较为单纯,很难形成较细腻的空间层次感受。
  在这种前提下,很多楼盘盲目追求“中心大花园”,以视觉效果为导向,呈现层次单一、空间模式单调的弊病,“出了单元门便是中心广场和花园”,缺少了类似细胞枝状结构的丰富空间层次,也缺乏了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对环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背离了居住空间环境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具有含混复杂的内在肌理的特性。
  同时,某些“中心花园”模式背离了中心性和均好性的平衡,以牺牲周边住宅的环境条件为代价,造成环境条件苦乐不均,距离较远的水景和花园受众面小,使用效益较差。以上说明,当前众多高层住区大花园模式还有待改进。
  3.2室外公共景观空间的总量与人均量的差异
  与多层建筑住宅区相比,高层建筑住宅区的景观总量相对比较高。但住区高容积率和总户数决定其人口密度大,而室外空间,尤其活动空间则往往相对不足,虽然表面看似大花园,但以人均面积计算则未必如此。而这一问题常常被掩盖在高绿地率表象背后。
  基本活动功能的需求被视觉美观价值所取代的现象当前大量存在。某些设计公司在景观设计中大量采用欧式灌木色块等非参与型绿化模式,大量布置水景,用去将近1/3的面积,虽然高楼俯瞰效果很好,但是忽视了人口高密度条件下大量居民的活动需求。当前需要杜绝的是将环境设计作为美学意义的形式游戏,或是某种风格的演绎秀场,却忽略了解决居民户外基本活动需求问题。在容积率提高的同时,首先保证足够面积的活动空间,同时利用各种方式有效增大活动面,例如建筑架空,屋顶利用等方式以缓解使用空间紧张问题。此外,住区环境中老人和儿童使用时问最多,要求最高,当用地紧张时,尤其要解决他们的活动空间问题,并将其作为环境设计中考虑的重点。
  3.3空间尺度问题
  根据凯文•林奇的尺度心理划分理论,25m左右为环境中的舒适尺度,比如多层住宅环境设计中比较容易建立亲切宜人的空间关系。但高层建筑庞大的建筑体量,对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心理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因而常常被认为是反人性的。如何消减大尺度带给人的心理压力,需要在建筑和环境设计中有策略地解决,做到超大尺度和宜人尺度之间的转换。而当前很多设计依据鸟瞰图案化的尺度,迎合营造奇特的心态,缺乏对环境尺度原则的遵守,比如为了设计高层空中的俯瞰图案效果,使得应该具有亲和特征的居住空间变得令人疏远,大量超大铺装广场在小区内出现,虽然图案精美、气势宏大,却造成居住环境的空旷感,在实际使用中噪音、暴晒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另外,高层住宅户外空间由于位于“井”状空间中,四面高楼,人在坦荡的中心花园活动不免有被观察感,心理不安定,这也是很多高层楼间活动场地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而很多设计使用单纯草皮和铺装模式,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必须注重增加高层住区地面空间的层次性,在竖向丰富立体层次,以增强场地的舒适性。综合利用构筑物、绿化、地形进行遮挡,同时结合建筑布局等增加灰空间层次,例如充分利用和组织架空层或其他半地下空间等灰空间层次来缓解大空间和大建筑体量的压抑感等。
  3.4小环境气候问题
  人的活动和植物的生长均需要合适的环境因子,高层建筑区特有的小气候问题,正成为环境设计中较难处理的课题,例如建筑阴影区光照不足,看似大片绿地却常年不见阳光,极大地影响植物生长。高层低密度住区风环境也同样不容忽视,冬天“狭管效应”引起的楼间大风,令人无法驻留,很多问题一方面需要在建筑布局中解决,同时还需要在环境设计中通过绿化、设施等要素进行整合,比如场地东南角敞开,有利于夏季的风对流,设计中则应该有意识留出良好的通风道,形成宜人的小气候场地。
  以上说明,高层低密度的户外环境的特殊前提条件决定其不是一个匀质体,受到种种制约,处理不够都将严重影响环境质量,鱼需在环境设计中有意识地考虑“气候设计”,运用建筑、绿化、地形等因素,有目的地控制敞开住区环境的风和阳光,为居住者提供较为舒适的小环境。比如规范规定,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这对于冬冷气候住区如何有效安排场地用途,比如结合儿童和老年活动区的设置尤其具有决定作用。
  3.5居住区的静态交通与景观
  静态交通主要是停车问题。由于私人小汽车数量激增,居住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车。特别是高层住宅区,由于人数总量较大,需要配套的停车位也很多。一些居住区的室外空间,出现了停车场化的倾向。居住区的土地有限,在总用地不变得前提下,如果静态交通用地增加,必然导致景观用地的减少。一些居住区中,己经出现停车直接与居住区景观争夺用地的情况。
  目前,居住区主要的停车方式有:地面停车、地下停车、住宅底层停车、架空停车、停车楼停车、机械立体停车库停车等多种方式。在景观创造和节约土地的方面,地下停车最为有利。也有利于人车分流,集中排放废气。因此,应当大力发展此种停车方式,以改善居住区环境。
  3.6邻里交往问题
  多层住宅中,相邻两层或三层的住户在竖向上具有明显的邻里感,空间聚合的范围能够被住户清晰地感知,10~20户的小规模户群由于共同拥有和使用楼道等空间,也能较好地形成基本邻里单位。而在高层住宅中,在竖向上是一个袋型模式,由于单幢楼内户数较多,邻里识别性不强,同时由于缺乏楼梯等交流场所,很容易不相往来。相邻前后楼幢间的间距也在40~50m开外,“对面楼邻居”的感觉也很弱。行为学研究表明,以100~300户为基本单位的组团规模,易于构成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熟知”邻里范围,促进人们进行基本群体的交往活动并从中获得援助,而在高层住区中,2幢或3幢即可成为一个组团的户数规模,而又没有较明确的组团户外公共空间,导致这一层次的邻里感也比较模糊,大多调查结果也显示高层住居中邻里层次感较之多层住区明显模糊,邻里关系较为冷漠。
  杨•盖尔在对哥本哈根的居民区研究发现,居民在室外环境的停留时间长短受环境影响很大。汤姆森在为苏格兰国家森林委员会所作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在爱丁堡的城市绿地使用中,良好的景观设计、整洁的环境和明朗的标识系统对于附近居民的使用有良好的促使作用。居民的这些活动促进了社区的社会活动,减弱了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的情况。
  有很多研究更提出了设立空中分级的灰空间模式,例如空中花园、空中公有客厅及入户花园等等。一方面对于能够产生不止于交通意义的空间进行深度挖掘,尤其对于节点性质的空间,如门厅、楼梯空间、入口空间等,能增强其活动性质。另一方面,邻里交往的前提是引导频繁的户外活动,如下棋、打牌、聊天、集体健身等均有广泛的参与性,从外部环境作针对性设计,增加场所活动特征,增加建筑和景观节点空间的休闲交往性质,同时在社区组织上创造条件,以弥补高层住区的邻里氛围。在室外场地布局中,通过活动路径和空间的整合设计达到居民使用环境的邻里层级,比如根据一定的服务半径,在相应组团范围内设置适合该层级的活动空间,整合一定的公共使用绿地,根据视觉距离,相邻两幢楼间共同使用宅间环道,共享一块儿童活动沙地,采用同一性标识和色彩等,以创造分层级的公共空间,唤起认同感和领域感,建立相应范围的邻里聚合意识。
  4结束语
  在今天城市土地高强度开发的现状制约下,住居的模式变迁导致环境模式的变化是一种必然,而某些环境设计沿用低、多层的传统设计模式己经不可取,完全脱离于高层住区的本身问题而变成纯粹意义上的“孤立景观表现”也很普遍,究其原因,高层住区的深层次问题只是初步被认识,而对于外环境的营造和整合优化也还需要进行全面研究,以对住区环境中的整体功能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作协调处理,优化方式也需要打破当前的设计模式并结合特定实际,值得深入探寻。
  
  参考文献
  [1]周俭住宅区户外环境指标的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9.
  [2]李蕾,刘云.迈向聚合居住—论高层住宅内部公共空间.华中建筑,2005.
  [3]杨慧琴,雷劲松.城市高层住宅居住环境和社会心理调查分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

文章标题:高层居住区环境景观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shebao/1341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