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一种工程项目审计方式,然而由于审计点设置不当,致使审计质量、效果不理想。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阐述了事前投资控制(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阶段),事中过程控制(招标、合同风险控制、动态控制工程造价、进度等),事后跟踪评价三阶段的跟踪审计点确定及审查内容。
关键词:跟踪审计、事前投资控制、事中过程控制、事后监督
由于项目建设时间长、投资大,涉及到项目的方方面面,待建设项目竣工后再审计,往往已时过境迁,审计事项的确认和判断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大大增加审计风险,审计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高效实现工程审计的最终目标: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普遍实施侧重事前投资控制,兼顾中间过程控制环节,事后跟踪评价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时不能影响项目投资的进展,因而跟踪审计点的设置,科学合理的选择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高质量完成项目跟踪审计的关键。
一、事前投资控制
事前投资控制包括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阶段三部分。前期审计工作以适宜审查项目的效益性为重点,确保项目选型经济适用。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控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来支撑。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能使企业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丰厚的利润的方案。对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以确保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1)分析新建项目投产后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竞争能力、盈利水平,确定建设项目的必要性;(2)审查新建项目的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分析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要求,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3)复核可研报告中的基础数据、相关参数、经济指标等有关的投资费用,确定建设项目在经济上的效益性和合理性。
(二)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的过程,也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决策影响造价程度可达80~90%)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因而,审计在本阶段要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二是市场需求;三是财务经济。市场是前提,技术是手段,核心问题是财务经济,即投资赢利问题。(1)项目投资规模是否合理,有无盲目求大好胜的现象;(2)项目的建设标准是否切合实际,有无盲目追求高标准即无原则的从国外引进现象;(3)分析工程项目中生产工艺方案及设备选择是否坚持“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是否在满足质量、工期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成本等。
(三)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有计划变为现实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项目设计阶段实行工程造价控制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最显著的,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70%以上。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质量能否保证,投资能否控制节约,很大程度取决设计质量的优劣。主要审查:(1)是否采用了“限额设计”,各专业指标是否分解到位,是否有相应的奖罚机制确保设计质量;(2)分析设计方案是否运用了“价值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否着眼于项目寿命周期成本,而非仅仅考虑投资成本;(3)符合设计概算正确性,是否严格依据批准的可研报告的建设标准及投资概算编制,有无擅自提高装备水平的现象等等。
二、事中过程控制
事中过程是指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能否实现投资决策所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关键阶段,该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主要关注工程管理部门、监理、施工单位“三大主体”能否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目标”在施工阶段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该阶段是一个动态管理控制、工程现场跟踪审计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招标环节控制
在概算控制的前提下,每一个招标项目都有了控制目标,在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通过信息收集与整理,研究市场价格及外部环境条件,确定影响造价目标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定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使造价控制得以实现。
(1)工程施工招标
前期工作主要是参与招标文件的讨论及技术交流的跟踪。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投标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应认真分析、仔细斟酌,做到准确、详细、周全。条款之间、文件之间应相互衔接,避免出现矛盾,否则将会给日后的施工管理与造价控制造成困难。
尤其是目前综合单价包干的工程,审计应认真研究关于单价包干所包含的所有工作内容、甲供材料的卸车费、保管费、二次转运费以及主要材料的价格变化、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明确规定价格调整的方法、价格取定的时间、确定价格的方式等主材的基准价是预算价还是采购价。如果在招标文件没写清楚,那么在合同签定、竣工结算时就会引起增加或变更部分价格如何执行的争议,类似这样的文件漏洞,往往成为中标单位追加工程款的突破口,尽可能精确和细致的工程量,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漏项、不留缺口,并尽可能减少暂定项目,以防日后的工程造价追加。
(2)工程物资采购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物资采购及管理直接影响工程投资规模。因此,要以物资采购和管理为重点,通过广泛的市场询价及网上咨询等方式,对工程所需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进行审计调研;另外,针对分项工程项目多,投资大等特点,把概算、合同、现场施工等情况结合起来,及时了解物资供应、设备安装及使用情况,找出施工过程中物资采购和管等方面存在问题,及时向执行层反馈信息。
(二)合同条款法律风险控制
招标工作结束后,下一步工作就是合同的审核,为防止由于合同条款签订不当而造成的商务风险,或由于双方对于合约条款的不同解释,所产生的衍生问题,防止和减少因合同而造成的工程索赔,最大限度的控制工程风险。合同条款要响应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响应对方的投标承诺,对于费用计取、材料供应、质量标准、工期进度、安全施工、结算方式、质保期限、违约责任、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等涉及工程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目标”的合同实质性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三)动态控制工程造价、进度
施工过程是动态的,进而影响工程造价、进度也是动态的,因而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度审计也应是动态的,只有动态的审计,才能使工程造价、进度得到控制。
(1)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审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每台设备的招标费用、每个项目建安费用及实际费用的支付情况都登记建账,对工程费用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每月对照计划分析工程投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某个单项超出了概算就及时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帮助项目部共同抓好造价控制工作。通过定期了解工程项目的资金支付情况,细化工程动态表,掌握工程的进展情况。如果资金超计划支付,就要检查资金支付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说明工程的进度超前,然后根据进度超前的情况了解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是否到位;如果资金没有按计划支付,就要督促项目部加快设备制造及工程建设的步伐,帮助他们分析进度延迟的原因,找出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展的根结所在。通过这种方法和手段跟踪、检查,可以及时掌握工程进度中的异常情况,给领导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2)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
施工进度的控制是一个计划编制审核、检查分析与反馈调整的动态控制过程。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实现工程进度控制总目标。审计工作就是对进度偏差原因的分析,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进度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向项目部反映情况。
(四)把常规审计难点作为现场跟踪审计重点。隐蔽工程真实性、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合理性始终是常规审计的难点,在现场跟踪审计中,应作为重点,这样既便于掌握真实情况,又促使项目管理和监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而且有利于及时整改现场发现的问题。
(五)做好跟踪记录,为结算审计打好基础。建设项目现场跟踪最重要的作用是真实、准确记录现场施工情况,为事后竣工结算审计奠定基础。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管理与控制的原始预案,制定的施工组织措施和方法一般要求安全、稳妥,一经审批,就应严格执行。
三、事后监督
工程结算审计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最后环节,审计确认结果将直接作为工程投资认定的依据,所以,抓好结算审计对有效控制投资至关重要。在实施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情况下,把好结算审查关的关键是充分、有效的利用好项目前期审查和过程审计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在保证结算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时效和效果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运用现场跟踪审计成果,及时发现难点问题。项目建设期间的现场审计记录是工程结算最直接、最客观的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反映出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方面的虚假问题。
(二)灵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工程结算审计基础资料繁杂,审计工作量大。审计过程中采用常规审计手段的同时,还应运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手段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相同、相似之处,结算审计采用类比分析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把工程施工相连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施工项分为一组,结算审计时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也可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先进仪器检测。如,利用砼检测仪可现场测出砼强度等级;利用超声波图册测厚仪测得防火涂料、高级油漆等厚度等,并与设计要求对比可检测施工的真实性。
(三)基建和财务审计紧密结合,查清问题真正根源。在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两项审计紧密配合,有助于把问题查深查透。
四、结束语
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中采用,并且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成果。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在审计中,科学的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管理的程度,把握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质量保证制度,跟踪审计必将逐步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