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导读:家庭经济状况,是整个家庭构建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家庭环境的物质支柱。对于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人生观教育,极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抗拒社会的心理。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是教育界的失败和耻辱,同时也是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人生观影响的典型案例。为了使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家庭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充分挖掘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为学生人生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人生观教育的家庭环境。首先,搞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少则是由两个人构成的,多则十几个人。而家庭成员的知识背景、生活习惯、社会经验是不同层次的,搞好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肯定会为子女接受人生观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念。这里的家庭价值观念,主要是指家庭对于世界、社会和人生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本文选自《法制与社会》。《法制与社会》杂志由云南省法学会主办,云南省司法厅主管,是一本集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为一体的综合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095/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0592。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理会不仅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总结行业经验、树立企、事业单位形象的广阔平台,而且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理事会法学专家解疑等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了法律保护的坚实后盾。同时,理事会也是一个集法理研究、法学交流、舆论监督于一体的高层次机构。我们企盼,以我们的资源和力量、正义和行动,以法律为支点,架起共同亟需桥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法制与社会》设有:法制纵横、经济与法、法制园地、法学研究、政法论坛、司法天地、城乡建设、管理视野、学术前沿、理论新探、文化教育等栏目。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关键词:家庭价值观念,校园环境,法制与社会
家庭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子女的人生观念,虽然家庭中成员价值观念各不相同,但可以通过积极调试和协调来端正和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最后,教育方法要得当。中国人习惯子女必须听从父母的任何意见,这样很容易造成子女自卑、懦弱的性格。因此,父母在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时候,应通过沟通和对话的方式,与子女平等交流。鼓励子女多参加实践活动,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切忌过分溺爱,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上海留日学生汪某刺母一事就是对母爱与教育的一场反思。
教育中的校园环境人的一生,在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家庭和学校占据着重要的部分。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知识技能的机构和独立群体。学校在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担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但在现实中,学校老师更多担当的是“授业”的责任,而“传道”的责任似乎有些轻视。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应当记住,教育人,造就真正的人,就是你的职业。由此可见,学校在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于人生观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在人生观教育校园环境优化措施中,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需要物质客体作为载体。完善学校图书馆、艺术中心、生活广场、体育场等物质载体为开展人生观教育提供坚固的物质基础。其次,鼓励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没有比自己主动想要获取知识,更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更好的方法了。每年的雷锋月,学校积极倡导雷锋精神,重温雷锋的点滴感动;河北科技大学学生会开展主持人大赛,歌唱祖国诗歌朗诵等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们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北京青年化工学院更是把宿舍文化“陋室铭”作为育人的切入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只有饱尝过痛苦折磨的人,才能真正迈入成熟的人生,也才能明白要在不断竞争中升华生命的意义。我们应创造一些条件让大学生去体验生活,进行体验教育,如英国的生命教育到监狱、殡仪馆等地方去参观。这些实践活动都使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层次思考。再次,注重学校环境中的“隐性”教育因素。整个学校环境中课堂教育,是对学生显性教育的表现,对学生正确、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学校环境包含很多“隐性”教育因素。教室、餐厅、体育馆、图书馆等等都是隐性因素所依托的载体。将文化、教育观念引入这些物质载体中,日日耳濡目染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每日反省,每天进步与发展,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不可估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