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本人多年建筑设计的经验出发,从建筑内部环境、建筑外部环境和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建筑环境的发展现状,对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住宅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设计要点,从而找出具体适当的方案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的环境设计。
关键词:住宅小区;内部空间;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建筑设计
一、建筑内部环境简析
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建筑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能极大程度的体现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极大追求。我国是世界上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急速增长和日益增长的对土地的需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这便使得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内部空间狭小的问题。因此我国建筑多为楼层较多、高度较高,密度较大的形式建造,这种建筑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健在我国楼房建设中占据主导位置。
在建筑内部环境建设中,我国的主要问题就是克服楼层高密度大的问题这是构建舒适优雅的住房环境所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内部环境过于狭小,便会使居民产生诸多问题,如如:交通不便、视觉景观环境质量不佳等客观上的不足,会导致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而视觉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居住质量。相反,优美的内部环境景观则会改善人居住的心理,使人精神上处于一种激昂向上的状态。
由此可见,优质的内部环境是良好的建筑环境的基础。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但却较少环境质量优异的。这源于开发商缺少现代化的建筑观念。目前我国的城市面貌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在搞建设,但是这些建设的理念十分落后,仍停留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这将会导致所建住宅的时代寿命缩短并迅速的落伍于时代的建筑发展。可说这种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开发理念和正在提倡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背道而驰。我国建筑业正在逐步加强对新式住房模式的理念,不同于过去几年,我国对住宅认识的低层次要求。
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升级,品质低下、居民对内部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首先住宅规划之时,注重公共绿地的建设是一个方面,整整个居民区的协调性更为重要。这是用户们享受居住环境品质的重要方面。住所并不仅仅是一间房子一栋高楼,而是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连的,这种紧密结合,即是在住宅建成后,更要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绿化,从而使自然融入人们的居住环境。
其次要重视住宅的设计创意,很多住宅的立面受平面的限制,同时结合环境和创意进行外立面的推敲与合理的重组,好的环境设计应该使居住环境呈现一种天然的灵气,从而避免住户对居住环境的乏味。提高景观意识,将景观之间的相互协调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内部空间的设计尽量摆除传统景观设计理念的影响,比如过分追求空间的切割,过于封闭等缺憾,从而在使用和感观上形成空间互借,让空间关系产生流动和生机。
二、建筑外部环境简析
关于建筑外部空间的论述,芦原义信是在日本非常有名的“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在他出版的《外部空间设计》这本书中,他对建筑设计的理念手法提出了独具个性的见解和思考,他的理论充分的与世界最新的空间理论相结合,并且以自身的时间为基础,从而探究出建筑设计的方案。同样,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布鲁诺•塞维(BrunoZevi)的著作《建筑空间论》也有了异曲同工的见解,它也是从空间出发,使建筑的外部空间幻化为城市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任何建筑,必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彰显价值。建筑与环境的合理搭配,加以周围建筑的辅助组合,整个建筑的价值和美丽才会毫不吝惜的体现出来。
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常常在以往的建筑设计中被忽视。最近几年,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彰显出来,但与之配套的设计措施却是时时提不上日程。而实际情况是,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十分重要,它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虽然他在人生的生活中属于间接的环境,但它却是扩展了人们生产和生活功能,是一个居住环境有机体的重要一环。因此,它是生产与生活的有力延展,在建筑内部空间的搭配下共同组建着优异的居住环境。
外部空间相较内部空间,又是众多,如:视野开阔,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景观多变不乏味单调,环境清新宁静等。能够间接的创造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与精神相适应的舒适的环境,正是现代社会建筑外部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它是一中建筑中融合了环境因素、意识以及视觉效果等的空间艺术,就像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的雕琢一样。因此要做好外部环境建设要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建筑的外部空间,生产工艺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外部空间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基本需求。此时设计者可运用的手法有建筑构图法则、空间构成理论以及绿化等手法,使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可见,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可以进行塑造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生活环境的画龙点睛之处。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理念,其设计思想用该本着环境规划独立和设计思想完整的原则,不是在固定的原理或者思想的束缚下听其自然、无所作为,而应该是在现代化建筑理念的前提下,进行外部环境的整体和细节等方面的规划,从而在固定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建设优美的外部环境
第二,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加工,也不是工程建设后期一些简单的处理与美化措施,而是建筑设计规划的总要一环,占据重要位置的,将空间设计的理念原原本本的体现出来。从而延展出建筑设计的规划,将美化环境的理念充分贯彻。只有如此,优异的外部环境才能被创造出来。
第三,建筑的外部空间具有复杂性,建筑物或建筑群附近的外部空间,各种各样的场所都可以加以概括,并称之为空间包围建筑物以及建筑实体围拢而成的空间两种类型。建筑的外部空间将整个空间细化,使之成为每个居民都能利用和享受到的空间,然后以一系列的平面布局为基准、于对比中构筑空间的变化以及不断对空间的外部层次加以丰富处理,使外部空间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内涵,能够满足不同人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场所的特征与建筑环境是建筑的外部空间的意义的重要体现,人以及楼房等生活环境的组合才是建筑环境的正确定义。这是建筑背景中人的需求心理的重要体现。地域不同、年代不同,建筑外部空间所代表的精神和意蕴就会有所差别,这需要人们具有独特的空间感官意识,能够分辨住所中的历史人文观念的地位。
三、景观设计
在人类生存观念日益进步的今天,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对住宅的设计规划必须考虑到建筑中景观的搭配,根据人们不同的居住要求,而不同的居住环境的设计,理想的居住对象是集合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的。
居住环境是一种独特的模式,它是室内到室外的有机引申,居住环境的改善,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而这一切实现的先决条件是景观设计。
首先要把自然放在第一位,自然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部分,是现代化景观设计中极为崇尚的一点。规划设计中居住区自然环境的维护十分重要,而大多数开发商在楼房建设中常常忽视这一点,这不但造成了生态的破坏,而且使得居住环境的整体质量大大下降。
其次要以综合的眼光去进行设计。其一为水景的生态设计。水是调节温度的优良事物,可以保持周围空气的湿润清新,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如果设计得当的话,还是一项优美的景观,可以供人欣赏。因此对水景观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二,为植物景观的设计,植物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是城市景观的天然素材,对此种素材的合理组合和科学配置,能够使各种植物发挥其特性,使植物的美和建筑的美结合并升华。其三,将底层架空造绿是现代绿地景观生态型住宅区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土地和景观都应该为交通工具而设计,应有效地解决现代化和生态化之间的矛盾。其四,景观设计不仅要着眼于室外的环境,与此同时屋顶、墙面、室内等许多地方都是住宅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比如在居住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诸如会所的屋顶,大楼的顶层,根据实际情况,使绿化得到延伸,使绿地长厚、长宽、长高。其五,建筑中文化气息的渲染也很重要,比如历史遗迹,或者古木老树等。这些都是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一切人工手段无法构造的,因此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应将它们尽量保留。
再次,要在建筑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的建筑物,诸如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都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活动需要而建筑的,因此人本理念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优质的居住环境应该把居住区的资源环境生态诸和人的需要充分地结合,把建筑的理念以人文的理念来观察和审视,从而规划处以人为本位的居住环境。因此要注重适当的户外空间,这是建设生态居所的前提,户外空间是居民进行互动交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与居民的居住习惯充分印证的,只有人文气息的渗透,才能增强居住空间的活力。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符合科学的居住方式,因此要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将外部空间的建设纳入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建筑的景观设计,是可是徐发展原则的真实体现,在理论上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原则,事住宅和生态环境日趋和谐,是居住空间的环境美感和实用性并包,使居住系统的景观达到良性发展,是居住区在良好的环境中建立,人们在优质的环境中生活,让人们在居住的同时,与自然环境实现良性接触。这便需要规划设计者们充分认识建筑设计的现状,从而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建筑实践相结合,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语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都充分考虑建筑内部外部环境以及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时代气息、充满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董位,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5
[3]陈国平,景观设计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韩靖,梁雪,张玉坤,当代生态型建筑空间形态分析.世界建筑,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