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经济一超独大,美元逐渐承担了单一国际货币的角色,全球的进出口商、投资者以及各国政府都在使用美元。另一方面,不事生产地凭借着国际货币发行者的身份,放心地维持国际收支逆差,通过铸币税剥削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出来的财富,而世界各国无奈地继续储备美元,不敢贸然抛售和放弃,虽然众所周知,持续贬值的美元将给他们带来诸多风险。
摘要: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中,美元逐渐获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嚣张的特权”愈演愈烈且表现得日趋多样化和隐秘化,在为美国谋利益的同时,打击、阻碍了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然而,美元的特权并非凭空得来,它依靠的是美国在诸多方面的优势和客观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美元霸权地位似乎在衰落,因而很多人主张以超主权货币取代单一主权货币的统治,认为国际合作和共同决策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美元“嚣张的特权”有其实力作为后盾,具备“可持续”的能力,而且长远来看,这种“嚣张的特权”还可以被其他经济体货币复制。我们要做的是在接受了“特权”客观存在的事实后,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特权货币”更好地为世界服务。
关键词:怎么发表论文,“嚣张的特权”,美元,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升值
一、引言
这似乎是一个一旦进入就难以脱身的怪圈,世界在这个既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围绕着美元非平衡地运转。是谁、从何时开始、凭借着什么赋予了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如此嚣张的特权?美元的这种嚣张是偶然还是必然?可为他国复制吗?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近年来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所作所为及其影响,分析并揭示这种嚣张的特权背后的形成、运作及维系的复杂规律,以便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继而游刃有余的应对这种特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学者有很多,他们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用数理分析方法对货币、汇率及国际收支进行静态、动态分析,对现行的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的运行及其弊端进行剖析。DwyerandLohtina(2003)在回顾了国际货币历史之后,总结出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几个重要特点:高单位价值、长期低通胀率、强大的经贸实力、自发参与国际化。[1]在二战后,美元逐渐具备了这些必要的特征之后,开始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并仰仗着这种特殊地位长期维持着低水平的利率和经常账户赤字。大多数学者对此都持批判态度。根据Dooley、Folders和Garber(2004)的分析,现行货币体系核心国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之所以得以维持,是因为在美国与外围国的资本流动关系中,资本会从美国流入不发达的外围国,外围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正常的国际贸易往来不得不储备大规模的美元,这样一来,也就为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进行了融资。[2]罗伯特·吉尔平(2001)赞同这种说法,并认为美国经常在国际收支方面采取不利于全球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元贬值政策常常导致过多的清偿力。[3]117然而,Kindleberger(1973)的“霸权稳定论”则认为,美元的霸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国际体系相对稳定,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繁荣,而一旦霸权国衰退,则可能造成世界经济体系的混乱——这似乎与美元霸权的兴衰现实状态相吻合。[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Eichengeren教授称,在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中,美元有着嚣张的特权,它会变相地剥削其他国家的财富,造成各国的不平衡发展。他认为,现行货币体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各国没有追求相似的经济目标,规则不够透明,没有中心货币当局的强制力,它只关心了国际货币体系要素中的调节机制、流动性,而忽略了信心问题。[5]而蒙代尔则认为,当今不存在任何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货币不稳定的原因在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被体系里的政策组合破坏,各国自扫门前雪,跟不存在任何体系无大差异。[6]
关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所拥有的优势和缺陷,麦金农曾经认为,与金本位相比,美元作为本位货币是有巨大优势的,它是一种法定的有管理的货币,且本身不会耗竭或出现流动性危机。[7]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元的这种优势逐渐削弱,缺点则日益显现。在分析了现行货币体系的运行和弊端后,特别是世界经济频繁遭遇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学者认为美元已经走上了衰落之路。罗伯特·吉尔平(2001)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已不再稳固,很难再见到政策协调和制度化的规则的踪迹。由于缺少强制力的国际机构,世界经济的管理由于国际竞争变得日益复杂;由于很难再回到固定汇率制,汇率则会更加剧烈波动。[3]214因此,就像Eichengeren教授(2011)所说,由于美国仍是最大的经济体、主要贸易国、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且暂时缺少可替代品取而代之,美元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美国扩张的货币政策将难以持续,美元衰落之路已经开始。[8]国内学者曲凤杰(2009)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美元走强没有可持续性,因为美元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美元的低利率、美国巨额“双赤字”以及不容乐观的经济前景,都预示着美元即将衰落。[9]日本的早川博之(2005)认为,国际经常账户经常赤字的国家发行的货币必然受到币值下降的压力。“美元危机”虽然不一定会爆发,但若想改变目前走弱的形势,美国及其他国家均需进行自律和改革。[10]而关于世界货币体系的改革,蒙代尔认为,超级大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超级大国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问题上具有否决权。此外,由于各国在国际收支上相互依赖,所以保证体系稳定的关键是要确保各国积极有效的合作。[11]
至于世界货币体系将如何发展?到底什么样的安排会是使世界经济稳定平衡发展的最优选择?很多学者认为多元货币体系是个不错的选择,是符合全球经济多元化趋势的。Eichengeren教授说欧元、日元甚至人民币可能是美元有力的竞争者。[12]蒙代尔也认为,欧元、亚元及美元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将一去不复返。[13]易纲、吴晓求和黄益平教授都认为,SDR应采用货币篮子即多元货币形式,以反映世界经济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更应加入该篮子。[14]为了适应重建世界货币体系的要求,人民币应该增强汇率弹性,放开汇率管制,实现资本账户的有条件自由化。鉴于多元货币体系的不足,超主权货币作为又一方案出现在大家视野。周小川(2009)认为,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希望。若有一个全球性权力机构来发行管理这种超主权储备货币,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将得以克服,全球流动性也将得以创造和调控,继而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15]然而,反对者的声音依然存在,吴晓求(2010)就认为,超主权货币纯粹的理论是难以实现的,货币如何在各国间分配和运作,由谁来掌控全球性货币机构,即便是超主权货币真的实现了,是否能够保证世界经济稳定有序地运行仍是不得而知。[16]至于黄金这个货币天然的充当者,麦金农(2005)认为它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保证固定汇率的可信性,可以使得资本市场特别紧密地融合在一起。[17]因此,蒙代尔也认为,黄金有可能继续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储备资产。然而,黄金消耗引起的经常性流动性危机,使得金本位不太可能成为日后世界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6]205
总体来看,各国学者已充分认识到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但对如何改造或重造国际货币体系的意见并未统一,超主权货币的理念已经诞生,但在理论的完备论述及实践方面还为时尚早。
三、近年来金融危机中的美元
一般而言,金融、经济危机的爆发会使得爆发及受影响国家的金融、经济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主体受到破产倒闭的威胁,大量劳动力面临失业情形,该国货币更是迎来贬值遭遇,国际地位大幅下降。亚洲危机时的泰铢、日元、新加坡元等的大幅贬值便是一个例子。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影响范围之广、严重程度之深,使得美国的经济及金融体系遭到了极大的冲击,世界经济也随之陷入了衰退阶段。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元不但没有因为危机大幅贬值,反而在危机的蔓延中日益坚挺,地位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强化,令人费解。从下图看,危机爆发前美联储一直实施着低利率政策和弱势美元政策,美元也获得铸币税等嚣张的特权,这样一来美元一直处于贬值通道。然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竟然为美元结束了贬值局面,美元不降反升(如图1所示)。
美元在金融危机中依然坚挺,不像他国货币一样在危机中遭受打击,更加显示出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和“待遇”。当然,这种嚣张的特权是有原因的:首先,美国政府意识到要想吸引来拯救危机的大量资金,就必须促成美元的升值,使美元更具吸引力。因此美联储的伯南克放话宣称美元贬值将不再持续,布什也表示美元升值符合美国利益,这些都使得世界对美元市场信心大增,为美元真正的升值创造了舆论和预期。其次,资金会选择流向更为安全的国度是一个不变的规律。虽然美国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相比于欧洲等其他经济体,美国的状况还不算最糟糕,相比之下美国是抗风险最强的国家。因此,在避险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美元成为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从而促进了美元的升值。此外,美元利率已经位于极低的水平,继续降息的空间不大,而世界各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挽救经济与衰退,纷纷进入到了降息阶段,使得美元和其他货币间的利差对比降低,国际游资为了套息回流到了美国市场。最后,中国和日本依旧增持美元储备而非大量抛售美元,为美元升值起到了推动和保障作用。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嚣张的特权”
(一)“嚣张的特权”之表现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置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之后,美元霸权就登上了舞台,且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越发嚣张,而美国在这几十年的嚣张特权里获益匪浅。“嚣张的特权”一词是1960年法国戴高乐政府发明的,用以形容作为世界货币体系基础的美元所享有的可以只依靠发行美元来为经常项目赤字进行融资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一概念的定义只是狭义的,美元所享受的特权不仅仅局限在获得大量铸币税这一个方面,且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和发展,美元的特权表现趋向于多样化和日渐隐秘化。
1.肆意收取铸币税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从制度安排的表面来看,似乎把美元的特权取消了,不再重点突出美元的作用了,然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霸权地位依旧换汤不换药地把持着,美元依然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是货币锚,美元的发行受到了黄金储量的硬约束,但在现行体系里,黄金的非货币化使得美元的发行不再受到有形货币锚的牵制,是纯粹的信用货币,可以更为嚣张地依靠发行美元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不用致力于实体工商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超额消费着世界人民的产出。若以广义铸币税来衡量,美元所获得的铸币税可由发行铸币税、通货膨胀铸币税和国际货币收益铸币税三部分组成。由图2可看出,美国依靠美元收取的铸币税数额庞大且逐年增加。
2.假援助,真掠夺
美国借口经济援助的幌子,向他国输出美元,实现掠夺和控制的目的。战后向欧洲提供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虽然客观地为欧洲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但美国绝不是干亏本生意的国家,它向欧洲投入的大笔资金也有着丰厚的收益——欧洲经济恢复帮助了美国一起抗衡冷战时期的苏联,更重要的是使得欧洲国家投入到了美元霸权的阴影之下,美元信贷让欧洲有足够的美元从美国进口物资,使得美国积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储备。同样的,美国利用美元信贷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更是带有着掠夺、奴役和隐蔽性。为了巩固美元霸权,美国将黑手伸向了有着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以提供有偿高息援助为条件,诱使发展中国家背负上巨额负债,使得它们被迫出让国家重要资源。
3.绑定石油
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和规律,那就是谁控制了货币锚,谁就在体系中享有控制权,曾经的黄金,在牙买加体系后,逐渐被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所取代,虽未成文,但已成为了隐形的事实。1973年基辛格和沙特秘密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开启了美元嚣张霸权的新阶段——美元成为了石油定价的唯一货币,任何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储备。自这项秘密协定开始,美元的地位更加稳固,霸权更加嚣张。它将世界战略性稀缺资源石油作为了隐形的货币锚,这样一来,美国不仅可以利用石油拓展美元在各国的接受和使用程度,更是可以通过控制美元发行量进而控制各国对石油资源的可得性,再加上美国“石油战争”的军事配合,达到垄断石油储备遏制他国工业、军事及战略性发展的目的。更加体现美元特权的嚣张之处在于,各国对美元的这种明目张胆的控制是有口难言,只能默默地接受和消化美元肆意发行所引起的泛滥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以及由于历次“石油战争”所引起的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工业的冲击。4.令人欲罢不能的国际储备货币
为了进行日常国际贸易的清算、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币汇率、应对突发危机情况,各国都必须持有相当数额的储备货币,历史上金本位下的黄金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都曾被选择为国际储备货币。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后,各国依然持有美元作为储备货币,而且数额相当庞大一直在50%以上,令人费解。美元的嚣张总有其嚣张的理由。首先,美元依旧是国际基本货币,国际贸易大部分依旧是美元结算,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更是离了美元就无法获得,因此美元储备充当了各国通往国际舞台的通行牌。其次,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发达的金融市场,有着较为安全的有保障的流动性强的债券,当一国遇到了周期性的或是突发的金融危机时,成熟的美国国债市场可以使持有的美元储备避免过多的震荡,因此美元俨然成了危机的避风港。另外,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家实行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制度更是需要政府随时动用储备货币进行外汇市场干预,以保证各自货币政策的实施及本币币值的稳定。
然而,虽然美元有着依然充当储备货币角色的理由,但其近年来发行越发无节制,币值日渐降低,给大量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美国则获得了嚣张的特权带来的巨大利益:贬值的美元使得储备国通过国民辛勤劳动换来的血汗钱瞬间缩水,而美国却仅仅通过膨胀就可以轻松地甩掉巨额负债;如果储备国想要改变现状减持美元储备,大量抛出的美元将造成更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进而使国家资产缩水更严重——储备国进退维谷,美国则只需要让印钞机没日没夜地印刷美元就可堂而皇之地加剧储备国困境,维持现有利益。
中国外汇储备额逐年上涨,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更是大幅增长,而其中大部分储备都用来购买了美国国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为1.15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单一持有国。中国持有的如此巨额美元储备和美国国债,使得中国无疑成为了美元霸权的最大影响者。可以想象,美元的一举一动都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状况。而其他的美元储备国所受的牵制,也是同理。
5.国际收支失衡压力转移至他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踏上经常账户逆差的历史,虽时而有所调整,但大的趋势是逆差越来越严重,从90年代的新经济破灭开始大幅度加剧。为了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美国撇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于不顾,自顾自地采取措施应对逆差:依靠其发达成熟的金融资本市场为经常账户融资;政府采用弱势美元政策,大量发行美元,希望依靠美元的贬值改善经常账户。然而,千方百计的施救效果并不显著,在给世界各国带来危害的同时,倒是为美国谋到了一些特权的利益。投资美国市场的国家,由于美元的贬值使得所获收益也相应贬值,而美国的外债则相应大幅度减少;美元的贬值会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转移到他国,向经常账户顺差国家施加了极大的本币升值压力,增加它国失业率,抑制危机后的经济复苏,给顺差国国民经济带来不平衡因素和社会动荡不安因素,而美国则因为有美元的发行权可以不事生产地依靠世界人民的劳动产品过活。
6.政策单一瞄准美国国内目标
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实行了强势美元政策,以促进国外资本回流美国。这样一来,就可扩大美国对美元的控制力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用资本账户弥补经常账户赤字,还可以依靠吸收的资金进行新经济的发展、金融债券市场的充实,筹备进行“石油战争”及“霸权战争”所需的资金,进而巩固美元及美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高估的美元和高利率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资本流入。然而,美国在收获了新经济带来的甜蜜果实之后,为了降低巨额的偿债成本、挽救制造业及失业人口,美国政策采取了弱势美元政策,连连降低利率并实行多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然不顾给世界各国输出的过量流动性带来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或复苏的困难。因此,美元特权的又一表现就是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
7.打击美元霸权路上的一切对手
戴高乐政府是第一个感受到美元特权的威逼破坏力并设法对抗的。它意识到了美元的高估使得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故试图呼吁美元的贬值。处于经济霸主地位的美国当然容不得美元利益受到侵犯,动用了自身金融、媒体等各种手段打击法郎,维护美元霸权。日元是美国为美元扫除的另一绊脚石,当日本日益崛起日元对美元的霸主地位产生威胁时,美国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设法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使得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经济止步不前。当欧元作为一只新生力量日益紧逼美元霸主地位时,美国更是紧密盯住欧盟及其货币同盟的漏洞,利用索罗斯等美国引以为豪的所谓金融专家向英镑发起进攻,打垮了英格兰银行,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体系。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迫使人民币升值”策略也如出一辙,人民币升值表面看是为了削减中美贸易逆差,其实质是打击中国经济。
(二)“嚣张的特权”存在的客观条件
美元,单一主权货币,是一种符号性的货币,无论它呈现出了多么嚣张的特权,撇开了美国这个主权国家,一切都毫无意义。因此,美元所表现出来的嚣张的特权,是由美国这个货币发行主体的诸多客观条件作为支撑的。当然,美元和美国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美国也通过美元这个世界货币延续它的世界霸主地位。
1.强大的综合实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元的特权来源于美国综合实力的强大,而综合实力归根结底是经济的推动作用。美国有着最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支配地位,虽然近年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经济领头羊的位子依旧没有改变。美元之所以能被各国所接受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一定考虑到了其发达的经济实力和份额巨大的国际贸易额。因此涉及或是不涉及美国的贸易都广泛采用美元作为交易媒介,这样既方便贸易的进行,又有美元稳定的汇率作为安全保障。另外,由于有着雄厚经济基础的支撑,美元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货币,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撇去后来几年无可奈何地持有美元储备不谈,各国还是较为乐意持有,并将其作为避险工具。美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强,在地缘政治中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一些国际秩序的制定上占据着主导权,这也是美国经济实力的一个体现。另外,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数场战争,控制了大部分石油等战略性资源,把持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和走向,使得世界各国不敢对美国的霸权进行挑衅,对美元的横行霸道很难直接反抗。2.发达的货币、资本市场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为成熟的金融市场,这为美元走向国际以及利用其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融资、收取铸币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美国的货币市场较它国而言更加成熟和完善,市场规模大,市场结构合理,信用货币工具创新不断,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极强。美股的资本市场更是发达和成熟,有五大全国性股票交易市场,有众多投行的参与,没有货币管制,因此市场上交易活跃,数额巨大,早已取代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市场不仅为美元的投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吸纳过剩的美元流动性,数目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成为操纵世界金融市场、阻击它国货币及经济体系、搜刮巨额暴利的有力助手。
3.有利的国际组织和秩序
美国在几个大国际性组织机构中都有着压倒多数的话语权。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享有否决权,将以新自由主义为宗旨的世界银行作为美国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在世贸组织里不透明地暗箱操控各大决策过程。这都使得这些国际性经济组织有失公允,在组织宣传的促进国际经贸合作、提高世界就业、生活水平,向会员国提供资金支持等正面宗旨下,美国利用在组织里的特权,明目张胆为自己谋取利益最大化。
4.评级机构和舆论宣传
世界三大顶级信用风险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在全球都享有高度的认可度和指向性。任何主体无论是公司、机构甚至是政府,要想进入国际债券市场,都必须先获得这三大评级机构的优质评级。而美国则是这些评级机构的幕后操纵者。它利用机构所在地的优势,对评级机构进行操控,使之在国际上具有垄断性之后,对各大逐渐成长起来的经济体进行打击扼杀。为了打压崛起中的亚洲,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下调泰国主权信用评级,将危机蔓延至整个东南亚;为了遏制日趋强大的欧元区以保护美元的霸主地位,评级机构投机炒作,纷纷下调希腊等主权债务评级,不仅对欧元进行了重创,还使得整个欧元区经济陷入到债务危机的风暴,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为首的国际炒家更是兴风作浪推波助澜,借着世界各国的避险情绪力挺美元,坐收渔翁之利。
5.美国经济学理论的发达
美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其有着大批经济学家是相辅相成的,这些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时刻都在引领着世界各国对经济学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理论甚至实践探索,对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对于有些理论,如果换一个角度挖掘,我们会发现被隐藏起来的特殊目的——为美国、美元霸权的实现服务,以下略微列举一二。
华盛顿共识后美国推崇的新自由主义,为美元开拓了世界市场。新自由主义倡导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和私有化,并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成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依据。私有化打击了公有制经济,使得美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不受各国政府控制的资源和领域,以便扩大美元的势力范围;贸易自由化、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更是为美元在世界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和通道。由自由派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提出、罗伯特·吉尔平完善的霸权稳定论,更是为美元霸权的出现铺平了道路。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有利于稳定国际秩序,国际社会需要有一个霸权的存在以制定和维护国际秩序。此理论还认为,霸权国所享有的特权是依靠自己的付出赚来的,而这一付出便是向世界各国提供了自由开放的贸易秩序、国际货币以及维持国际秩序所需的一切成本。美国的霸权和美元的特权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框架内有鼻子有眼地逐步建立的。
五、美元“嚣张的特权”之展望
基于以上对美元特权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它似乎是一个一旦进入就难以脱身的怪圈,世界在这个既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围绕着美元非平衡地运转,处于中心的美元就像有着地心引力一样,使得外围国都不得不围绕着美元运行。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由上世纪90年代巅峰的滑落,美元独霸局面的相对衰落也随之而来,霸权地位受到了竞争和挑战,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进一步动摇了现行世界货币体系。美元好像不再那么嚣张,特权一点点丧失,它的世界货币角色受到了质疑——“嚣张的特权”可持续吗?若不可持续,那么接下来国际货币体系会如何发展?会有其他主权货币复制美元的“嚣张的特权”吗?以下将阐述笔者浅陋的观点。
(一)“嚣张的特权”短期可持续
近年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逐渐削弱,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市场的高风险及经济结构的失衡等弊端日益显露,美国政府只顾国内目标大肆发行美元输出通货膨胀,经常账户赤字愈加严重——这一切都让世界对美元的国际货币角色产生了质疑,认为美元大势已去,“霸权稳定论”中霸权必衰的论断似乎即将被美元论证。然而,笔者认为,美元“嚣张的特权”在短期内是可持续的,美元依旧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
我们不能忽略一些客观事实,那就是上文所述的美国的一系列优势依旧存在,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难受到挑战。美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依然拥有最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美国经济理论和创新精神依旧领跑世界,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强大及综合软、硬实力依然是其他任何一个经济体所难以匹敌的。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或许不会永远持续,但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其客观有利条件是很难逆转的。只要它们存在一时,美元“嚣张的特权”就可能持续下去。
(二)“嚣张的特权”可复制
长远而言,如果美元霸权的客观条件支撑发生了逆转,美元大势已去时,笔者认为还会有新兴国家取而代之,也即“嚣张的特权”可复制。
现在世界各国已经受够了美元“嚣张的特权”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便主观地对单一主权货币主导世界货币体系产生了抵触心理,罗伯特·吉欧汗的“后霸权理论”受到了推崇。后霸权理论认为,霸权衰落具有必然性(同霸权稳定论一致),因此为了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霸权必须分散让渡,应以国际合作和协商共同决策的超主权货币取代单一主权货币的霸主地位。这一想法自上个世纪40年代凯恩斯提出的全球中央银行方案便开始尝试:凯恩斯的信贷额度记账单位bancor、欧盟统一的欧元、以及现在叫得响亮的超主权货币SDR等逐一问世。然而,就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尝试是成功的,或者还未问世就夭折,或者在艰难摸索中受到重挫,或者干脆只是口号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也许大家会辩解说,国际合作下的超主权货币是大势所趋,目前的不成功只代表最初的尝试,随着各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的提高,终将形成和谐稳定的建立在政策协调基础上的国际货币机制,由此一来就不会出现单一主权货币体系下类似美元的“嚣张的特权”,国际货币体系就平衡稳定了。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望却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国家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只要有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存在,就必然会有利益的纷争和国家间的博弈,国际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愿望是好的,但由谁来代表世界中央银行发行它呢?发行者就一定能够抵制住自身利益的诱惑主持绝对的公平吗?笔者并非推崇人性自私,但国际合作就是建立在互惠交换的基础上,一国获取的合作利益是以它为他国提供的利益和服务作为交换条件的,贡献不同、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世界各国在这个合作协商的机制里,话语权注定是不对等的。即便是实力相当的经济体,也不会大公无私地牺牲自身利益,“囚徒困境”必将贯穿于所有国际决策的协调与合作中。
另外,前面提到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也促使笔者认为美元“嚣张的特权”是可复制的,而且这种“特权”的存在是客观规律使然。诚然,自然科学里万事万物都是在朝着均衡的状态发展,社会科学也万变不离其宗,世界各国力量均衡、势均力敌是大的趋势,欧盟、德国、日本甚至是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的崛起就是对美国超级大国力量的挑战和分割。然而,趋势仅仅是趋势,均衡永远是理想状态,不均衡才是世间万物的常态。国际社会总会有那么一个领头羊充当霸主的身份,历史上的西葡、荷兰、英国到美国,都印证了这么一个规律的存在,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例外,总会有一个中心国货币。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认可和欣赏“嚣张的特权”,而是希望不能一口否决掉它,要认清客观规律和事物不平衡的常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制衡日后出现的特权货币,使它既能起到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又不至于将特权操弄得太过嚣张。
最后,还应看到,“嚣张的特权”的复制不是偶然和随意便可实现的,也绝非任何新兴国家都有资格望其项背的。美元神话的缔造依靠美国强大、成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优越的综合实力,这绝非一朝一夕仅靠几年的漂亮经济增长数据就能实现的。欧元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协调一条腿走路,财政纪律相对松弛,缺乏危机救援措施,经济体间矛盾众多;中国经济结构急需调整、经济体制尚待完善,金融市场有待挖掘和成熟,人民币国际化步履艰难……想要复制美元“嚣张的特权”,各大经济体包括中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3]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世纪的世界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4.
[6]蒙代尔.汇率与最优货币区——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五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05.
[7]麦金农.东南亚美元本位制度下的汇率与高储蓄两难[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87.
[8]巴里·艾森格林.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兴衰和货币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98.
[9]曲凤杰.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国际贸易,2009,(1):50-57.
[10]早川博之.对“美元危机论”的质疑[J].世界经济评论,2005,(4):14-21.
[11]蒙代尔,国际货币:过去、现在和未来——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六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