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通过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贸易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宗旨,其实现需要紧紧依托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就素质教育与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际贸易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学方式
一、国际贸易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论文
(一)业务水平外贸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水平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21世纪世界经济的知识化和国际化,势必带来人才的知识化和国际化。今天的中国正在与世界经济接轨,非常需要一大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的外贸人才。随着中国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增加,来华的跨国公司也日益增多,外语将逐步成为日常工作中的基本工具,人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用好外语,努力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等实用能力。外贸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外语能力,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业务基础。
(二)职业道德国际贸易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外贸从业人员其责任心也是极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职业道德规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教育,应当将国际贸易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国际贸易业务课程的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是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创新精神国际贸易人才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独立性思维品质。具体包括:大胆而合理的怀疑;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不断否定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二是发散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这种素质的拥有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应对复杂的外贸活动和谈判,从不同的途径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三是具有较强的想象力。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出口型企业和外贸公司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保持并扩大市场,产品开发需要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新的形势。从事经贸活动需要很强的创造力,创造能力是国际贸易人才各项能力的核心。
(四)学习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也很必要。面对当今社会变化多端的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就显得尤为必要。对外贸从业人员来讲,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自主学习,从业人员可以尽早地了解国际贸易前沿理论研究动态,快速地应对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贸易风险等。
二、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
(一)教学内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在迅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以“课本为本”的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时隐时现,没有很好地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民意调查中,有61%的学生反映,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理论性太强,实际应用少,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只有14%的学生对此有兴趣,认为应该掌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8%的学生喜欢国际贸易实务部分,认为最有用。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得最明显,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与否,从到课率就可以看出来。
(三)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粉笔+黑板+课本”是一贯采用的方式。现在多数院校已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多数院校已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课件的制作平铺直叙,并未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也未将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特色通过计算机展示出来,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通常情况下,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论文形式的考核,而国际贸易实务采用的是闭卷笔试形式。调查中学生指出,论文形式的考核,因论文水分太大,随便找几篇文章裁裁剪剪、拼拼凑凑就可以了事,有些同学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打印输出即可,这样很难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也难体现公平性。另外闭卷笔试中客观题太多,案例分析题比重小,如果再不参考平时分数,考试只是徒有虚名。
三、具体改革方案的研究论文
(一)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教学上,新增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内容,加强外语、对外经贸、涉外法律规则、国际物流、计算机等内容的教学,注重涉外人才和熟悉国际规则人才的培养;增强其他相关课程的国际性,如财会、企业管理、营销等课程,应更新内容,增强其国际性,加大国际知识、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用英语开设的课程。也可考虑在一些课程引进英美大学的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然后逐步用英语授课。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典型的有互动式、讨论式、演示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案例教学方法。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在讨论中,如果学生的观点明显对立,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以此为题的辩论赛,这利于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考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印象,扩展思路,从中进一步了解理论的应用性。同时在讨论过程中的表述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已在各专业的高等教育中广泛应用。
国际贸易课程也是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课程之一,其中有很多涉及到贸易合同、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内容,这些内容繁杂枯燥,又无规律可循,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法,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学”,在分析问题中“记”。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需要精心做好准备工作,尽量突出所选案例的现实性、典型性。同时案例教学应该“瞻前顾后”,即学生应提前了解案例,案例讨论后应有很好的总结,巩固案例教学成果。
(三)正确运用考核方式促进素质教育国际贸易课程的考试应该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理论部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人数也不多,可有几种方法选择:一是做论文。这是理论部分的传统考核办法,采用此法时应注意论文题目可从课程内容有关的科研课题中分解出来,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就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口试或口、笔试兼用。师生面对面的口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因为口试不受文字限制,教师可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补充提问,较深入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检查他们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不局限于书本内容。通过口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正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三是开卷考试。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开卷考试可以携带工具书、参考书、教科书等有关资料,有利于学生对课外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又可以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