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引发我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企业注入的生命活力,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Thecorporateculturesurvivalguide)一书中也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关健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实质在于把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是企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企业文化是一种“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对外则提高企业竞争活力。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及文化传统本身,就是一把职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它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或团体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它能使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及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海尔集团从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发展到如今只品牌就价值265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这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就是文化力的作用。海尔的扩张也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构成
按照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构成。
1、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2、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3、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4、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三、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1.企业文化内容丰富、辐射面广,但其中有一个核心内容,那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主导和支配着企业文化的其他要素。
例如,企业宗旨体现企业的根本追求和精神归宿,它从企业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信念体现企业群体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就是对企业一系列价值观的信奉;企业道德规范和和行为准则,都是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它在思想上、品德上和行动上具体体现企业价值观;企业风貌,则是建立在企业信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之上的再现,是企业价值观的外部表现,并形成企业形象。
2.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是第一竞争力。但是,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只有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有竞争力,必须要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
四、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价值观必然要对人、财、物;对个人价值和共同价值;对社会价值和利润价值、用户价值和生产价值等一系列价值序列进行选择和排序。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
2.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的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卓越的企业所倡导的团体精神、团队文化,其本意就是倡导一种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企业价值观。
3.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企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北京化工研究院核心价值观应具备的特性
北京化工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研开发工作的研究院,1998年,整体进入中国石化,是中国石化的直属研究院。
作为以科研开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己任的科研机构,北京化工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承载性。所谓承载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在宏观上应该承载着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中国石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在微观上,应该承载着院几代职工创造、筛选、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精神。在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北京化工研究院不仅为中国的石化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沉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特质,要尊重和继承这些精神财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扬弃传统做法,这是做好新世纪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指导性。所谓指导性,就是要与时俱进,以超前的眼光制定规划,用以指导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企业文化建设。
指导性是个动态的概念。指导方法、指导内容都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中国石化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更将为石化科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与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就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态势,使我们的奋斗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实现性。全体职工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按照这个指导思路去努力奋斗。
独特性。所谓独特型,就是要彰显研究院的鲜明特征,以视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每一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和研发资金密集为主要特征,是中国石化整体中具有强烈创新特性的局部,以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为己任,尤其承担的乙烯和聚丙烯两大核心技术,对国家石化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步高效增长。这些是北京化工研究院独有的特性,反映在文化上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所区分。
六、凝炼北京化工研究院核心价值观所遵循的原则
1.针对研究院。以研究院“自我”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外在环境因素,确立有自己特色并能促进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更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并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2.针对员工。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其内容要与员工紧密的内在联系,要以员工为本,对员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其表述方式简单明了,这样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被员工所接受。
3.针对“瓶颈”。核心价值观要针对当前院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如怎样为石化提供技术支撑?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领会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才不至于出现员工对其漠然置之的局面。
七、北京化工研究院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再通过对北京化工研究院优良传统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反复锤炼,融汇时代精神,最终凝炼出北京化工研究院的核心价值观:“创新、竞争、诚信、效益、奉献”。
1.创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技术和专利壁垒却猛然增加。要打破国际跨国公司在技术原创方面的垄断地位,抢占石化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必须走一条创新之路。
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从科研立项、从事研发工作到将成果推向市场,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被涵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以新思维引导新实践,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去引导市场、创造市场,石化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的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从机制上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原有平衡。
创新型人才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拥有人才是企业成功之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和员工,对企业的兴衰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杰出人才”是现代企业永恒的话题。
2.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竞争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本质特征。“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都是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矛盾运动形式,通过“优胜劣汰”实现“新陈代谢”,使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到更高一级的层次或者实现质的飞跃。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市场配置资源靠竞争来实现。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将市场做大做强,才能创造一流的企业。实践证明,那些能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多为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有作为的企业,总是善于把握机遇,不断发现和拓展市场空间的企业。“不争善胜”是实现市场竞争战略的最高思想。所谓“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方式,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方式。我们要以理性竞争、合作双赢的理念正确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在研究院内部,只有通过竞争,员工才能奋勇争先,才能造就一流人才。只有每位职工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都具有追求卓越的强烈动机,院才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树立职工的竞争意识,关键是要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小农思想。要把提高干部队伍的竞争意识作为关键来抓,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加大竞争、淘汰力度,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努力造就争先恐后、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
3.诚信
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
市场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遵法律、守规则、讲诚信、求信誉的企业才能赢得商机,赢得市场。特别是当买方市场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谁能够以诚信争取到客户的信任,谁就能争取到市场。因而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济资源。同时,还要在院内建立真诚待人、与人为善的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对各种学术上不诚信的现象,摒弃各种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浮躁习气。
4.效益
企业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主要部门和社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担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它通过赢利来繁荣社会的物质生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必须赢利,产生效益。同时,这也是评价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指标,是衡量单位和职工贡献的重要尺度。
提高效益要通过不断深化的改革措施来实现。
要把职工利益同企业的市场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市场效益的压力传到每个职工,用职工利益的动力调节、控制市场的压力,从而使企业增加效益。采取积极有效的步骤,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明确并落实每个职工的目标和责任。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兑现,形成职工在企业中以业绩论奖惩的氛围。
在内部,通过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再造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损耗,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更进一步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政治账,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并驾齐驱、协调发展。
5.奉献
奉献就是创造与其所得之间的差额。对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员工来说,这种差额越大,奉献就越大。奉献的积累,就是财富的积累,文明的积累。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外部条件。社会越是进步,为企业提供的基础的、法律的、科技的、宏观调控的条件就越好,企业发展就越快。企业要以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奉献社会,以依法纳税的行动奉献社会,以优美的环境奉献社会,以先进文化奉献社会。
奉献意味着责任、消耗乃至痛苦。然而奉献又是人性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奉献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科学研究需要奉献精神。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研究者就是科研事业的开拓者,需要有开拓者的品格:事业心和进取心。有所成就的科技工作者不但对科学研究具有高度的热情,重要的是在面对挫折失败时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即对科学的奉献精神。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冲击与变革,迫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导入先进的理念,如何创新理念,进而如何创新企业文化。如果仅仅顺从今天的规则,就不可能利用机会创造竞争的利益。换言之,就不可能利用高尚的竞争道德创造新的利益。规则每天都在变化,企业应对明天负责。没有超前的意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企业将被挤出商界。
中国的富强靠经济,经济的繁荣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企业文化。
参考书目:
1.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2.魏杰,王波.企业文化创新的成功之路.管理世界,2001年。
3.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
4.刘光明,企业文化
5.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