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城建平台投融资功能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3 09:46 热度: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城建平台。这些服务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平台,为各地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完成了大量的融资,对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升本地城市形象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变化,这些平台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勇于探索融资渠道、大胆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实践,创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可借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先进经验。像通过土地出让和运作筹资方式;市政公用项目如公交、燃气、污水、自来水、垃圾处理等的BOT、TOT以及产权和股权转让融资;此外还有城建资产的资产证券化(ABS)融资方式等,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然则,作为跟随和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面对当前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的运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何进一步发挥城建平台投融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困扰城建平台发挥投融资功能的几个问题
  据我们调查了解,目前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的运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困扰:
  1、资产负债率偏高
  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城建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一方面使这些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们为政府项目所进行的进一步融资,同时企业在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2、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所有的政府城建平台都承担了大量的政府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量大、效益产出慢。因此这些企业的资金运行经常是捉襟见肘,基本处于“借新债还老债”的状态下。
  这些城建平台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风险、偿债风险和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上。只是反映出的情况有所不同。(1)资金流转风险,它基本出现在那些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高投资、高负债、低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受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影响较大。(2)偿债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结构的影响,导致按期偿还银行本息出现困难,往往是“拆东墙补西墙”,且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刚性制约和影响非常大,尤其是资金供给不足,负责结构不合理的企业。(3)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是指企业当每年的资金收入不够偿还银行利息情况下,不断用平台的有效资产填补缺口,导致企业的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情况。
  3、后续融资压力不减
  这几年全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日益加大,并且有一种互相攀比、愈演愈烈之势。各地政府结合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均提出了大强度的城市建设投资计划,绘制的城市建设蓝图也非常宏伟,因此,对各地城建平台而言,未来的融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相信,各地城建投融资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寻找融资突破口,但是如果不能在城投公司的定位和运作,在城建平台的投融资机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面对未来更加繁重的融资任务,将难以完成,而要担负起政府下达的融资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
  4、国资经营和管理的压力增大
  各城建平台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平台,不仅承担代替地方政府融资的责任,还承担着庞大的城建国有资产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的经营管理压力。这也对城建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融资运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将对各地城建国有资产的可持续经营和良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影响城建平台投融资功能发挥的内在问题
  以上这些矛盾和困难的出现,我们认为全国各地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或多或少存在。它表现的是作为具有政府和企业双重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客观上存在着在公司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彻底到位,有效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这些矛盾和困难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解决。
  
  三、城建平台进一步发挥投融资功能的几点建议
  对此,我们对在目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各地城建平台的投融资功能,提出如下建议:
  1、在完善投融资体制方面,要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要在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就应当立足于政府这个层面,要打破行业界限、部门界限,抛弃小团体的利益,共同做好城市建设这个大文章,实现城建融资渠道上的开拓创新。政府应当象重视国有企业改革那样,重视城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城建平台的资本运作。
  我们建议,各地可以成立一个象各地改革办那样的、超脱于政府部门的市一级的联席机构,负责领导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政府重大项目的投资和融资进行协调和推进,并负责投融资创新工作,以提高整个地区的城市资产和城市资源的运作效率。
  2、在资源利用方面,要统筹规划,集中利用
  目前,每个城市一方面认为缺少资金、缺少资源,但是另一方面,各地对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低,缺少对城建资产、城市资源的统一运作和管理的主体,也难以发挥这些资源的综合效益。如各地区上市公司资源、城市的公共物业、城市空间资源(城市广告、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场站)、城市旅游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管线资源等,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所有城市资源的价值也将越来越大。我们建议各地政府,对自己所在城市的资源和资产情况,要进行统一研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运作,以发挥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的最大效益,降低其他方面的建设和融资压力。
  我们认为,对城建资产和城市资源进行分析、梳理,重组和整合,对发挥城市资源的综合效益十分重要。目前,由于城市化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建设,部分城市资源已经从公共消费转为私人消费,具备了资产属性。目前这些城市资源分布散乱,管理混乱,如果对此进行整体分类整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在运作方法方面,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各地政府应鼓励城建平台大胆进行市场化融资的实践,积极探索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城建平台要重点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大力倡导从内部资源利用入手,在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创新方法、灵活手段方面下功夫,同时,把实现投融资格局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融资定量化,作为城建平台建议发展的目标。
  如现阶段,随着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的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容量也在不断扩大,债券以其期限长、成本低的特点,成为大型建设项目的重要融资方式。符合发债要求的城建平台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将有效地维持企业负债结构的稳定性,优化负债的期限结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整体信用水平,改善企业负债结构,使财务结构更加合理,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使资源配置结构与项目运作周期相吻合。
  4、在平台运作上,要大胆创新,形成合力
  城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融资必须要有主导产业的构成、现金流和利润的支撑,通常情况下,债务融资有赖于资产规模、信誉担保和盈利能力,而项目融资、股权融资、信托融资等几乎都是建立在项目或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上。为此,对城建平台而言,需要对下属企业的经营性、准经营性国有资产按照资产规模、协同性、赢利能力、盈利周期等进行重新整合、分类管理,并运用现代管理的企业制度加强管理,逐步构筑起自己的利润中心和“现金流”,构建起自己平台的可持续、多元化融资基础,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加强和完善城建平台投融资功能,并进一步发挥政府城建平台的投融资功能,必将使政府城建平台对城市现代化以及改善城市形象做出更大贡献,并促进城市建设获得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浅谈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城建平台投融资功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44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