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面临的自然环境开始恶化。而城市园林是人们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城市园林建设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从城市园林建设暴露的问题入手来深入探讨城市园林建设应遵循的设计理念、指导原则以及针对园林建设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新方法。以期建立稳定高效的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优化居住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弊端,理念,原则,举措
一、城市园林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植物种植的土壤条件恶劣和种植后保养未跟上
在城市扩建或新兴城市的建设中,地基的填充物多为城市的生活垃圾或者是旧城区改造中产生的废料,而这样就根本没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此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一些绿化工人在栽培植物时,为了省时省力,树坑穴位挖掘较小或较浅,植物的根系没有完全舒展开来,经常存在窝根现象,植物种植以后没有设置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及时养护,这些都导致了植物成活率的低下。总之,城市园林建设中栽培的植物是工人依据城市规划栽植的植物组的群体,如何提高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质量和提高植物栽培后的养护工作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植物苗培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达到同一规格效果
城市绿化施工单位在购进苗源的时候,大多不是从一个苗源基地选择苗种,因此会出现植物的苗培质量参差不齐,栽培的苗木的质量和规格参差不齐,绿化后的效果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更无法使植物栽培后绿化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到了植物栽培的黄金时期,他们就到处抢购苗木,造成苗木来源相对复杂。这种情况下采购的苗木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很有必要在本地建立苗木供应基地。
(三)植物的生长不适应其生长环境,成活率低
我国的北方地区,越是靠近高纬度的地区,降水量越少,适合该地区园林建设所需要的植物种类就会越少,城市园林建设因此容易造成绿化单一。即便是从其他区域移植其他物种,因不适应条件,成活率也比较低,还容易造成园林的整体效果不协调。为此,园林建设中栽植的植物要多物种相互结合,城市的特有本色、历史底蕴等也要在城市的建设和雕塑中得以体现。
二、城市园林建设应遵循的理念和指导原则
(一)城市园林规划的理念
1、近自然是基本理念
生态优先,就是近自然理念,按照自然的模板,植物的相生相克、自然演替,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建设城市园林,发挥城市园林的最大生态效益,最终使城市园林群落本土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2、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渐隔膜,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也自然地受到了影响。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城市园林与人类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在城市园林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与人友好的植物种类,满足人们生活对植物四季的物候变化,花、果、叶、树皮的理解与认识,还要满足人类对植物心灵的感受。
3、保障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土地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十分尖锐。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经济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树种规划时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的原则,选择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多用途树种,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城市园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0) 从城市实际需求着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众多物种的独特一个,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尊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在规划和建设城市园林中,需强调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然。我们在对园林进行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建设城市园林。
2、城市园林建设要处理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人类积累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其精神方面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环境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具有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从城市建设的整体出发,为人类创建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既是人们迫切需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是现在城市中的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逐眼前短暂的利益,不重视城市园林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导致了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也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园林之间的关系,需科学的布局,合理的规划,使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实现城市园林和人的需求、园林和经济发展、园林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相协调发展。
三、城市园林建设的新举措
(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园林建设和生态理论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
1.科学地对园林布局的结构进行规化 ,多功能协调统一
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园林的无序规划、布局分散和过多的人工雕琢等等,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应该履行生态优先及城市整体规划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先,着眼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大自然的环境引入到城市,形成一个“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美好景象,使城市和园林景象相互融合,科学合理的布局园林建设中的各种苗木,这样,优化了土地使用率。
2.按照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合理的进行配植
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植物群体是藤本植物、灌木及乔木、草本植物等,在大自然中它们有各自本身的特点,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各有不能相互替代的优点。因此要依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栽培适合该地区生活的物种,在这个条件下,再合理配植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等搭配。总之,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再确定应栽培的植物。
15) 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因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苗木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因为这些苗木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成长迅速等优点。此外,栽植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还有其具有对本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稳定性。
4.要保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城市地貌一般比较单一土质条件差等缺点,因此适合该城市的植物物种相对稀少,城市园林形成的生物群落结构比较脆弱,很容易导致树木死亡和草场退化,发生病虫害等情况,城市园林稳定的基础是园林建设中栽培植物的物种多样化。所以,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坚持各物种之间种植相互搭配,保持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化,这样城市园林的稳定性才能得以加强。
5、提高城市园林分布的均匀度
园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效果,与园林分布的均匀性关系很大。就相对独立的植物群落而言,其各项生态功能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弱或丧失,其生态效益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表现为与其规模相对应的“局部性”。因此,保证城市园林的相对均匀分布,对避免或缓解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6、建设大型近自然园林斑块、形成城市园林网络体系
大型园林斑块被誉为城市的“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大型园林斑块时,应借鉴地带性自然园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尊重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依据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采取相对粗放的近自然经营和管护方式,使城市园林尽量接近自然园林。在注重大型斑块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道路、河流等“生态廊道”把城市各种大小园林斑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城市园林的网络体系。这不仅对保持生态、景观功能的完整性意义重大,而且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7、创建节约型生态园林
要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的重要意义。第一,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一原则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节约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园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城市绿地面积目前已经占到了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来看,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第三,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正确选择。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决定了其自身必须是节约型的,只有体现了节约,才能使城市园林绿化实现本质功能,走健康发展道路。节约型园林绿化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绿化建设各项要求,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结语
城市园林建设,应以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要充分认识到园林建设中的问题,遵循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积极探索城市园林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使城市更宜居,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参考文献
[1]史素珍,李红星,郭风平.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2]韩晓莉,宋功明,王军.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
[3]王向荣. 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 2001,(02)
[4] 肖洁舒. 清淤实施水更碧 园林规划景尤美——深圳水库清淤工程园林绿化规划设计[J]. 广东水利水电, 2001, (04)
本文选自《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住建部指导的一本建筑行业核心杂志,本刊由中国建筑学会、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创办。国际刊号ISSN:1673-0232,国内刊号cn:23-1528/TU。邮发代号14-23。本刊为半月刊。在国内外建筑界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