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对精神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市政工程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除了对市政工程的建设中空间、美观等要求,对市政工程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对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
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市政工程给人的感受是便利、美观、舒适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城市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其整体环境,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的需求。
一 市政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建设虽已在建设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传统的建设观念、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今时今日的要求。所以,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相对于“人”来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首先,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现代城市建设虽充分考虑了环保便利,例如对绿地、水面、广场、隔离带等都有建设。但正是由于各地城市建设都按照这个口号要求来进行设计,使得城市建筑的样式普遍一样,雷同率很高。在现代城市发展多元化趋势下,其雷同性使得城市的建设并没有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没有在城市建设中考虑当地地域、人文、传统等方面的元素。
其次,概念化体系,没有可操作的筹划机制。许多城市在建设跟着口号在走,从而使得市政建设只是一味的向着“几年之内建成什么样的建筑”的口号,而没有在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进行总体筹划,缺乏城市建设控制性、专业性的筹划。从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细微的方向可以提供参考,这种不合理的城市规划系统,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较大。
第三,没有立足人们的需求。我国城市规划过程考虑的因素往往只是针对本地人口,忽视外来的流动人口,使得城市的建设的规模偏小,人们在城市生活显得人口密度相对集中。而且由于地方官员的垄断建设,没有树立城市建设的权威形象,民众的需求得不到的满足。
第四,城市编制没有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一直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城市建设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只是一味的从形象、建设的速度,而不考虑城市的经济承载力度,没有对城市长期经济的发展作出长远的战略定位。城市建设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当地城市的人文、地域等文化元素,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念,不利于城市的全面发展。
第五,不尊重传统文化建筑。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遗产,其中建筑遗产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传统的建筑非常具有特色,现代城市建设对一些老城区的建筑,实行拆迁重建的政策,对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也毫不保留。使得原本可以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的建筑被损坏,文化遗产也被在拆迁和改造中逐渐的流失,这是严重浪费了城市的资产。
二 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转变城市建设观念。陈旧的市政工程观念就是单纯的“建筑”的发展,现代化城市发展必须对这种落后的观念进行转变。市政工程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为人民服务,它包括法制、建设、体系、管理以及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该先以人为本,形象为次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对传统的市政观念作出革新,充分考虑当地人口、文化、地域等元素,与时代共同进步,建设与管理紧随时代的步伐。
其次,科学设计。设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城市市政工程样式、外观、环境。所以,我们在对城市市政工程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已经成功被应用的设计理念、手段。加强设计人员本身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得市政建设能够根据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行建设。结合本地市政经济的发展水平、地域文化,为市政工程设计合理的建筑战略、定位,改变传统只注重口号、形象的设计,发展科学的设计方式。
第三,先进、合理的管理机制。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程序,对建设既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又能促进市政工程的科学发展。例如,一个设计、规划出来,必须经过相应的法律程序的批准,才能进行实际的实施,这是对市政工程的一种检测、把关。可以防止城市规划不适应实际、整体环境,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市政工程建设,要完善相关立法,而且要确保其能严格执行,规划的法制化发展,有利于市政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平衡发展,防止出现建筑超前或落后的现象。
第四,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策略。科学、合理的设计,只是一个设计的总体规划、理念,而往往会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阻碍。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制定相关的管理、应变的策略。例如,在某个区域进行桥梁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及时的问题,设计的结构不符合桥梁的实际承载力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利用其它方式对其进行改正、补充。制定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在出现问题时,按照制定的策略对其及时的进行调整,防止工程延迟或停工的现象。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市政工程的花费成本和建设时间。
第五,市政工程完成后的环保、市容市貌的管理。市政工程的的完成,往往会带动城市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人口迁移、交通流量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也会对这个区域的环境污染等的影响也会比原来严重,现代城市是提倡文明城市发展,一个城市的形象、文明程度,往往也是代表整个中国的形象。所以,市政工程建设的完成后的管理的要求也相继提高。完成后,对市政工程的管理必须防止有人为的对其进行破坏,或者由于文明、卫生意识不高,而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所以我们必须降低由于工厂排放毒气、行车、人口流动带来的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加强对人们环保意识、卫生意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思想素质。
第六,建立合理的评价体制。有建设就会出现相应的管理政策,而对于城市建设的质量是否合格,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体制。我国市政工程常常会有“豆腐渣工程”等负面新闻的出现,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人们也会对市政工程产生不信任感。评价工程纪要考虑工程的功能与效益是否平衡,而且要对未来的适应与扩展提供条件。更重要的是,工程完工后,它是否能够很好的满足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与精神上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它是否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人。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工程建设不只是对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其形象、外观的设计,而且要把握好完成后的环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市政管理制度、人员提高了要求。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城市居民的整体配合,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不断的创新,在实际中不断摸索与研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开华.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32).
[2]林百彰.浅谈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J].价值工程, 2010,2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