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日期:2012-12-01 09:11 热度: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它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出发, 主要从人、 机 、料 、法和环境五个方面论述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一、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1、质量意识不强。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 由于市政工程项目的特殊性, 一般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 建设主体会过度追求工期而忽视质量, 加上市政工程是一个整体工程, 监理人员往往忽视某一方面, 比如认为城市道路与园林绿化没有多大关系, 过度重视城市道路而忽略给排水工程 还有些施工队伍没有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 造成施工质量下降。

  2、质量标准不完善, 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随着城市市政工程设施的不断扩充, 有关的质量检测标准也应该随着设施而不断地完善, 否则, 会造成质量检测标准滞后, 无法适应不断更新换代的市政工程建设, 项目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除此之外, 权、 责 、利落实不到位,当出现质量问题时, 找不到责任人, 影响施工质量

  3、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 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有些施工单位对项目管理意识不强, 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 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对施工质量不在意, 对施工要求不关心, 技术力量不强, 施工过程混乱, 导致项目管理问题重重。

  4、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监理体制不健全, 标准达不到要求,程序不完善, 监理处罚力度不够 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高, 专业知识强, 但是大多数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混乱 目前市政工程监理单位多, 大部分单位内部机构混乱, 人员结构不合理, 监理程序不完善, 监理标准达不到要求。

  二、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人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执行主体,所以,要想搞好质量管理必须要先从人入手 。首先,我们要明确质量控制的主体。 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主体是项目管理部门,为了顺利的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控制,项目管理部门应该详细分析工程的特点和情况,然后建立工程质量小组或指定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程跟踪。 其次,要提高市政工程相关各单位的领导队伍和工作人员的素质,高素质的领导团队能够意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注重员工思想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强化他们的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并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这样,才能组建成一支高素质 、高能力的市政工程建设队伍,使得市政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再次,市政工程施工时应当实行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努力做到与工程施工建设相关的每一个岗位都能找到专门的负责人,尽量预防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万一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后,能马上找到相关负责人负责补救,这种明确分工 、权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不但何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是现代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没有这些设备,有些施工设计就不能实现,施工的人力、 物力和施工时间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市政工程项目的先期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施工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包括建筑结构、 施工条件、 施工工艺和设备性能等,设计合理化的机械化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挑选适用的符合技术标准的、 性能优良的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3、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控制措施。市政工程施工材料是项目的物质条件和工程质量的基础,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实行三把关, 四检验的质量控制制度, 对材料供应人员、 质量检验人员和使用人员严格把关, 对材料规格、 品种、 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检验, 保证工程质量。

  4、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在人 、机、料这三个因素已经确定后就应该合理的制定质量管理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非常繁琐和复杂,但还是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虽然每个市政工程都已经在承包合同和责任书中写明了总的工程质量目标,但是要想顺利的完成这个总目标就一定还要建立几个分目标,例如:要想达成某道路工程的总的质量目标,就必须保证各路基施工工程、 路面施工工程、 管线预埋工程的优良质量。 对目标的控制也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被控对象要按预定的方向和轨道进行;二是控制活动不能超出一定的资源限定条件。 所以,在确定了市政工程总体的质量目标后,项目管理人员在编制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已定目标为基础,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各生产要素和条件进行科学、 合理的分析,制定出合理、 有效 、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计划和施工技术标准。

  (2)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完全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实施。 质量管理控制活动的实质就是检查在施工阶段实际的施工情况与预定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是否在工程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否能够实施有效的改善措施,因此,没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无法被有效的控制。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准备完成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却没有明确的施工计划;准备避免某些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却没有合理的预定技术标准;有些施工企业只凭借自己的施工经验施工,就算有了施工计划和技术标准也不按其执行,这样,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已经完全没有了科学性,从而,也就失去了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因此,要想做好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我们就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进行组织设计,制定合理的技术实施方法和操作过程,设计详细的、 科学的、 合理的施工方案。 并将工程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

  (3)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它应该是连续的 、全面的质量管理。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工程项目基本特点,找出能够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详细因素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从而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 有重点的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应随着施工的进行而延续,并随着交叉施工的展开而扩大,这种全过程的控制特别需要重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的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向工程施工的相关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 技术的说明和培训,从图纸设计、 施工程序到交叉施工、 成品保护,都要有详细的说明,其内容包括施工计划、 施工工艺 、施工方法、 规范要求、 设计变更 、质量标准 、技术安全措施等,使每位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完全了解施工的信息、 质量标准、 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每道工序的施工都要有质量检测人员对现场进行监督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和机械设备,不按原有设计图纸、 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的行为坚决进行制止,必要时还有权向项目经理提出暂停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管理整顿的建议。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首先由相关技术人员详细填写工序自检纪录,然后,由现场质量检查人员或技术负责人对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一般的缺陷通过翻修或更换器具 设备予以解决后重新进行验收;个别检验批发现试块强度等不满足要求,并难以确定是否可以验收时,应聘请有资质的法定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当鉴定结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应予以验收,当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通过验收;严重质量缺陷或超过检验批范围内的缺陷,经法定鉴定部门进行鉴定以后,认为不能满足最低限度的安全储备和使用功能,则必须进行加固处理,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责任方应承担经济责任;通过返修或加后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5、 环境控制措施 针对对施工质量有影响的环境因素, 要从三个方面对环境进行控制: (1)对周围的环境采取措施保证满足环境规定要求; (2)采取相应的措施, 降低并消除环境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3)保护并改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 毋文彦. 浅析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32) .

  [2] 李文彬. 浅谈进一步做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J]. 科技信息, 2010,(29) .

  [3] 王淼,赵鹏,李岩. 质量控制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 2010,(30) .

文章标题:浅谈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zf/chengshi/1441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