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位”的城市,城市的主体是人,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舒适是城市首要关切的,满足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关键词:以人为本;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是城市建设传统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流,是一个城市走向和谐文明的方向。
一、把握宜居城市是“人”的城市的本质内涵
自从进入工业社会后,伴随机器的轰鸣,工厂的林立,人们就发现,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增加,虽然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密度过高、住房短缺以及交通拥挤、人居环境恶劣等一系列“城市病”,人们越来越发现,城市并没有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特别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生存环境和人居生态系统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已经遭受着巨大的破坏,城市地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宜居城市的探索应运而生,宜居理念的产生,本身就是来自于对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的关注。“宜居城市”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即城市的建设必须满足市民的需求,不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建设都不是“宜居城市”内在的根本要求。总结世界城市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出,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城市由“为神而建”、“为君主而建”步入“为机器而建”阶段,如公路是为了跑汽车,摩天大楼用于商贸,这样的城市设计并非是出于人的生活、居住考虑的,人的步行、休闲空间在一点点减少,使我们的城市成了为“汽车”而生,为“产业”而生,而不是为了人。这构成了当今大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建设的弊端。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反思这些问题,城市建设怎么适应人,而不是适应工厂、适应汽车,因此才提出宜居城市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提出,恰恰意味着城市本性的回归。
城市首先是人的城市,必须首先满足城市居民居住的需要。“宜居城市”的提出使城市回归了它的本义。城市建设必须体现对人的关照,让城市回归自然。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基本共识。在这里,“宜居”显然不仅仅指的是一个城市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积累,只要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东西,都与“宜居”有关。所以,“宜居城市”不看重城市的形象工程和标志性的东西,城市不是政绩的城市,面子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城市建设与发展力求让每一位城市居民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建设“宜居城市”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二、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一)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中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的本质是什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对此有一段经典的论述,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一语道出城市的本来属性。我们建设城市、发展城市,不就是让群众安居乐业,快乐生活吗?联合国人居署在其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城市如何才能让人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这是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最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首先,城市的存在是为了人,城市的发展也是为了人。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的目的。城市是人居环境,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价值之一。也就是说,城市不仅是建筑、交通、生态等系统在空间上的构成形式,而且更主要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构成。城市的任何部分都离不开人,城市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不是单看它的GDP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人均GDP有多高,不是单看它有多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多少四通八达的高架桥或者高速路,而是当我们置身其中时,居者怡然,观者向往。要打造真正的“人的城市”,让城市更有生气,把人作为衡量城市的尺度,处处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思考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中综合考虑各种人群的需求。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转化,所以,人的发展始终是城市化最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当前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中,能否把人的发展、人的需求的满足放在首位,关系到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
因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能否突出“以人为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发展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质量和功能。功能完善,居民生活舒适,是城市的最高理想。
(二)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不仅要满足市民的物质需求,还应满足其精神需求。“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位”的城市,满足人的需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不仅有物质性价值需求,也有精神性价值需求,而精神需求的满足是更高层次上对人的关照,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的宜居之城不仅要在城市环境上令人赏心悦目,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上体现出舒适性,便捷性和安全性,还要在和谐社区关系的构建上,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信仰上下功夫。要关注城市的整体精神状态与情绪。城市应当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城市,注定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城市,只能是一个由冷冰冰砖石筑成的空壳。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一幢老房子、一件老古董,都是城市的记忆,浸染着风雨沧桑,承载着文化的积淀,见证着城市的昨天。只有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记忆”,并让市民了解它们,才能增强市民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城市的未来才不会丢失了自己的“灵魂”。城市应当有信仰。无论是古希腊的雅典娜神庙,还是古老北京的天坛、地坛,都能看到城邦或国家的信仰元素,有信仰的城市会获得无形的精神力量。城市应当有市民公共话语与公共文化空间,以便于人们发表意见,宣泄情感,享受和谐。
(三)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中尊重每一个人。宜居城市,就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居住在这里,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尽管他们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并不会感受到法律和政策的区别对待,也不会遭受到城市中其他群体的歧视。
所谓宜者,义也,也即公义,公道。所谓“宜居城市”,不单是环境的优美与整洁,不单是生活的舒适与便捷,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尽管他们有贫富差别,尽管他们有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不同,但所有人并不会感受到法律和政策的区别对待,也不会遭受到城市中其他群体的歧视。近年来,很多城市都把“宜居”列为城市建设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在具体实际中,却也存在很多偏差。比如政府普遍热衷于硬件建设,比如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增加城市绿化等等,而较少关注城市的软件,即城市的治理体系。然而,一个城市的硬件再完善,若每一位市民的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就很难感受到宜居。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民拥入城市,用辛勤的劳动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就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状况,以及城市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并没有合理地考虑这个人群的基本需求。在这里,他们没有家的感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者眼里,他们的存在,似乎无益于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于是,从政策上、从心态上,他们都被城市所疏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宜居城市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人带来伤害。
参考文献:
[1]赵勇.国内“宜居城市”概念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0.
[2]深圳特区报评论员.我们的城市要更宜居[EB/OL].深圳新闻网,2010-07-22.
[3]陈伟.缺乏内涵只是一堆钢筋混凝土[N].山西青年报,2011-0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