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悬挑脚手架型钢梁受力验算、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型钢悬挑脚手架验算连墙件事故预防
前言
现阶段工程中脚手架应用非常普遍,各式类型均有,包括:钢管落地脚手架、门式落地脚手架、竹脚手架、木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其中以钢管落地脚手架、门式落地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数量最多。但在项目部现场检查及脚手架方案查阅时,发现架体布置或脚手架方案基本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环节,如型钢梁的布置的位置、荷载的计算与取值、架体的受力分析、连墙件的设置、安全验算、施工过程中架体搭设和拆除等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做法,对架体的正常使用及安全,乃至对主体结构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1悬挑脚手架型钢梁受力验算
1.1型钢梁受力形式
悬挑脚手架的型钢梁受力计算,一般是按照型钢梁脚手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最大搭设高度进行受力分析。实际施工中,架体的受力情况不尽如此。首先搭设第一道基本层,随着楼层施工的增高再往上继续接高脚手架。随着架体的增高,支撑架体的型钢梁受力情况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且由于竖向结构的施工要占用一定时间,未拉接卸载钢丝绳时的受力状态与计算的受力分析是不一致的,这是两种不同的受力形式。未拉接卸载钢丝绳时,型钢梁纯弯受力,随着架体的增高,型钢梁所受弯矩逐渐增长;拉接卸载钢丝绳后,型钢梁则为压弯受力。
1.2悬挑脚手架的基层施工方法
搭设型钢梁脚手架时,结构梁板梁刚刚浇筑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还较低,固定型钢梁的锚环可以说还不能正常工作,但是外防护架体必须接高。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下一层的立杆临时搭设一个平台,再搭设上一步防护架体。当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让型钢梁受力(同时解除上下两步型钢梁脚手架立杆的联系),就是说在型钢梁没有拉接卸载钢丝绳前,该层的所有荷载通过下层架体传递到下层型钢梁或受力基础之上。
2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
有的施工方案对连墙件的设置仅仅说明是按几步几跨布置,没有考虑实际施工时,按设计需要布置连墙件的地方往往存在不能布置的情况,并且没有预先提供处理方法。
2.1脚手架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连墙件的设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6.4.2条规定,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通常情况下,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的位置是在地面以上1.8m附近,这个位置除靠近墙柱处可埋设铁件外,很难找到其它的固定点。有一种方法是搭设抛撑,通过它来保证脚手架稳定性,但它有一个缺点,比较占用施工场地。实际施工中,可通过将底层架体单立杆改为双立杆,通过增大立杆受力截面,增强立杆局部稳定性来解决该处不能设置连墙件的问题。
2.2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位置与建筑物层高错位过多时连墙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脚手架纵距一般取1500mm左右,步距则参照楼层的层高来分配。但楼层的层高与步距的倍数往往不匹配,存在连墙件设计位置远离楼面边梁的情况。根据规范,连墙件的布置宜靠近脚手架主节点位置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因此设置连墙件可能会存在困难。参照规范要求,解决的方法通常是以下二种方法:
2.2.1采用与楼层相匹配的步距,保证连墙件位置刚好在楼层边梁附近。例如层高为3600mm,则步距采用1800mm。这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可当层高为3200mm左右,匹配的步距为1600mm左右时,脚手架使用的便利性差,不利人员通行,不是最好选择。
2.2.2对步距在1.8m以下的架体,在连墙件无良好固定点位置时,可在对连墙件连接立杆局部采取加强措施(设双立杆)的情况下在非主节点处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架体横向变形。这样设置连墙件的缺点是可能会增加钢管及扣件,经济性会差一些,但架体与建筑结体的连接清晰、方便,适宜操作人员行走,有利于解决连墙件设置不规范的问题。
3安全事故预防
3.1搭设时要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架体的稳定性。
特别一些特殊架体,例如屋面的装饰框架。一般来说,装饰框架比较小,而且只有梁柱,没有楼板。这时梁体模板的支撑架要相互连接,避免单独搭设。因为这种架子窄窄的,却很高,架体容易稳定。还有是层高很高的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架子。作为模板支撑支模架事故现在楼面普遍现浇,模板支撑变得很重要,特别是首层架空层或转换层等等荷载大楼板厚,浇筑混凝土时对下面的模板支撑的要求高。如果钢管或木头等支撑强度不足,特别是考虑失稳的水平连杆或斜向支撑不够,稳定性计算达不到要求,就可能出事故。
3.2脚手架与墙体的支撑数量要按规定设置。
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工地主体结构施工时,连墙件的数量能满足要求。但一到装修阶段连墙件就拆去了许多。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脚手架随时可能倒塌。在倒塌后的处理上,钢管架子比毛竹架子更困难一些,毛竹可以用刀砍用锯锯,开出一条路,把压在里面的人救出来,钢管处理就困难得多,特别是大面积的模板支撑架倒塌,基本很难救援。所以钢管架子要特别注意受力计算,注意与墙体的支撑足够,防止发生倒塌事故。
3.3钢管等材料吊运安全。
脚手架钢管吊运和装卸时,材料要捆扎牢固,起吊时防止被挂拉住,吊运中注意碰撞,吊到位放下时特别注意下方有没有人,如塔吊臂长不够送不到位时不允许下方人员以推拉送到位等等。
3.4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架子工应注意的其它事故预防,如不能酒后作业,不能穿拖鞋上工地,有心脏病等的不能从事搭设架子工作人严禁作业。进工地要带安全帽,搭设架子要系安全带,架子工要带工具袋,搭拆架子时不能向下抛钢管等物件。
4脚手架拆除的几个安全技术
4.1架子拆除前划出作业区,周围和交通要道竖立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进行监护、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4.2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方可上架作业,系好安全带、扎好裹腿、穿软底鞋方允许上架作业。
4.3拆除外架前,班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统一指挥,操作指挥,操作过程中精力要集中,不得东张西望或开玩笑,工具不用时放入工具袋内。
4.4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拆除作业中有需要加固的部位,应先加固再拆除,防止架体倒塌。
4.5在拆除前,对拆除部位全面检查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楼面障碍物。
4.6严格遵守拆除顺序,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一步一清,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7拆除立杆要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拆端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顺杆子,不得往下乱扔,小横杆和扣件转入楼层,通过施工电梯转运至地面。
4.8在拆脚手架时要有专人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4.9拆除过程中不得随意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
4.10拆除过程中不要中断,如确需中断应将拆除部分处理清楚告一段落,并检查是否倒塌,确认安全后方可停歇。
4.11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12当脚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横杆。
4.13拆除时如附近有供电线路,要采取隔离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4.14脚手架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5结语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要求等选择合理的脚手架受力体系。建议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悬挑脚手架工程采用主、次梁形式,设置型钢梁时避开暗柱或剪力墙端部,做到合理留置型钢梁预留孔洞保证结构安全。根据规范要求,连墙件的布置宜靠近脚手架主节点位置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可采取对连墙件连接立杆局部采取加强措施(设双立杆)的情况下在非主节点处设置连墙件,有利于解决连墙件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架体的搭设要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避免出现架体失稳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BJ130-200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