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于临床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和缓解病情,大大提高治愈率。然而,目前临床上也存在某些不合理的配伍现象,如果忽略了西药与中药间的配伍变化,非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降低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为中药多为植物药材,它们由多种化学成分所组成,在配伍上比单纯化学药品间的配伍更为复杂。故临床上不应将中西药随意叠加,而应在明确中药化学成分的前提下合理配伍,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总结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现象,大致表现为对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药物的吸收
糖类、蛋白质、生物酶、鞣酸、有机酸、树脂、挥发油、生物碱、无机盐等构成中草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无机盐(钙盐、镁盐等)可与某些药物形成不宜被人体吸收的络合物。蛋白质、生物酶能与重金属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鞣酸具有收敛、吸附作用,能与蛋白质、重金属、生物碱、抗生素、酶制剂等多数药物结合生成不宜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2.药物的体内分布
由于药物在人的体液中的溶解度、表面张力、黏度及其他理化性质的变化,药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其中某些特性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速率。有些药物如含有皂甙的中药、活血花瘀类中药、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心脏兴奋剂、升压药及其他心血管药物可以改变血液淋巴液的黏度、流速等,从而影响另一药物的体内分布。
3.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由于药物成分繁多、化学成分结构复杂,中西药联合应用难免出现各种化学变化,导致某些药物的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其体内的代谢。另外酶促剂如巴比妥类药物等镇静催眠药、酶抑制剂如激素类药物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加速或减慢药物的生物转化。
4.药物的排泄
根据药物的酸碱性,碱化尿液可促进有机酸等酸性成分排泄,而酸化尿液则可促进碱性药物如生物碱的排泄。丙磺舒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某些弱酸性药物的分泌,延长它们的作用时间。
讨论:
分析不合理配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1)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低,药理作用温和持久、不良反应少见等特点,往往忽视了其潜在的隐患,甚至误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很少将其与西药合用时的不良后果考虑在内;(2)医疗专业越分越细,学中医的有时忽略西医,学西医的对中医了解偏少;(3)药学人才配备不足,药学事业发展缓慢和停滞;(4)药学人才多数投入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药品价格、品种、数量的管理,药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使药学人才知识萎缩。
为防止中西药配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临床工作中首先要正确认识中西药的特性,然后根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避免盲目的联合用药。可采取的措施有:(1)深入研究和分析中成药的化学成分,及时总结不合理应用的经验教训,防止不合理配伍的重复出现。(2)进一步调整药学技术人员的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药学科研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3)尚不明确药物配伍后果时,尽量采用间隔给药方法,避免同时混合服用;(4)学习药学前沿知识,加快药学知识的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