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站103例9周—17周妊娠,经查体,B超检查,无禁忌症的健康孕妇,自愿服药流产者,观察其流产效果、排胎时间、阴道流血等。结果完全流产91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96.12%,平均排胎时间5.66小时,出血不多,无严重并以发症。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安全、简便、效果好。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9—17周妊娠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9—17周内妊娠的方法在我国早已被广泛采用,其效果被充分肯定。根据几年来的临床观察与实践,将我站2001年1月—2004年10月,对103例妊娠9—17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自愿服药流产者,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经体检,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无药物流
产禁忌症,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9—17周的正常健康妇女。其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48岁,初产妇41例,占39.81%,经产妇62例,占60.19%,妊娠9—12周的58例,妊娠13—16周的43例,妊娠17周的2例。
2、使用方法:药物选用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的米非司
酮及米索前列醇。第一天晨服米非司酮100mg,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水,服药后1小时呕吐者,补服原剂量药物。第二天服法同第一天。第三天晨排空膀胱,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后,于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片600ug,平卧1小时,阴道内置药1小时内药物脱落者,补放脱出药物的剂量,阴道较干燥的对象可在阴道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天寒时可在阴道内注入温热生理盐水,以利药物吸收。上米索前列醇期间留站严密观察,上药4小时后宫缩无规律者,6小时后重复使用米索前列醇600ug,总量不超过1200ug,第二次上药2小时后胎儿未娩出者静滴催产素,根据宫缩情况增减滴数,直到胎儿排出,少部分受术者给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适当给予对症处理。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10—20u,对12周内药引失败者行钳刮术。对完全流产和不完全流产者均常规行清宫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缩宫、对症处理。
二、结果
1、服米非司酮后98%的服药者无腹痛及阴道流血,仅有2%的服药者出现轻微腹部胀痛及少量阴道流血,第三天阴道置药米索前列醇600ug后出现轻微下腹胀痛和少量阴道流血。
表1103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各孕周组排出胎儿与时间关系
孕周观察4小时排出6小时排出8小时排出失败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
9-12582746.552950610.3411.7213-1745715.561942.221124.4436.67
合计:10334334846.61716.548.89
3、表2孕周与引产效果的比较
孕周观察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失败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
9—12585391.3746.911.72
13—17453884.4448.8936.67
合计:1039188.3587.7743.89
3、在成功娩出胎儿者中完全流产即胎儿、胎盘完全排出占91例,占88.34%,不完全流产即胎儿排出,但胎盘、胎膜部份或完全残留行清宫术8例,占7.77%,失败4例,占3.89%。术后随访95%以上。受术者自诉阴道流血1周,无不规则阴道流血现象,1月后恢复正常月经。
三、讨论
1、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类药物,它的抗孕酮活性使蜕膜变形坏死,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促进宫颈软化扩张,并通过孕酮作用,使子宫处于兴奋状态,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必增强。米索前列醇可使子宫纤维组织软化,胶原降解,宫颈软化,宫颈管松驰。因此,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地起到流产作用。
2、妊娠9—10周可行人工流产钳刮术,但又妊娠11—17周之间,此时行人工流产(钳刮术),手术难度大,强行钳刮易发生损伤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医生和受术者均不愿接受,又不利行羊膜腔内穿刺利凡若引产,此时羊水少,穿刺困难,即便穿刺成功,效果差,通常需待孕周增加而行引产,孕妇往往精神负担较重。加之,我县地处高原,交通不便,边远农牧民来站引产,因月分小,不能行羊膜腔引产而返回。利凡若羊膜腔引产,相对住院时间长,宫缩时间久,受术者较为痛苦,费用相对高等,针对传统方法的这些弊端,经长期临床观察和实践,我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9—17周妊娠,此法大大缩短了宫缩时间,明显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医疗负担,方便了群众,较大限度的降低了手术风险率,操作起来即方便又安全,而且效果又快又好。即使常规清宫,手术亦远较钳刮术简便安全。临床实践证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是可行的,给医生及受术者带来很大方便,是目前中期妊娠引产同类手术中值得推广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桂兰李燕含珠停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临床观察中华当代医学2004122831—32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