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性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10-24 17:29 热度:

  后循环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该病具有突然发作、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耳鸣、肢体麻木、肢体无力、视觉障碍、短暂性的意识障碍、行走不稳或者跌倒等[1]。为了进一步探究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方法,笔者对2013年我院收治的78 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给予了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摘 要】 目的:分析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桂哌齐特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脑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87.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脑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能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且能更好地扩张患者的脑血管,增加脑血流的速度,改善后循环的供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医学论文,川芎嗪,桂哌齐特,后循环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男性44例,女性34例;年龄 40~82岁,平均年龄(58.1±6.7)岁。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7.4±6.2)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肢体麻木、头面部麻木、步态或者肢体不协调、吞咽障碍、跌倒、声嘶等,且均符合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以及MRI检查,排除脑出血以及其他颅内病变的情况,同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在给予患者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前,先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的聚集,调控血糖、血压、血脂,保护心脏功能,保持充足的血流量,维持水、电解质的酸碱平衡,降纤等。桂哌齐特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310mg的桂哌齐特注射液加入0.9%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其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将120mg的川芎嗪注射液加入0.9%25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2] 痊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但却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无效:治疗后,眩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现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1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的比较(cm/s)

  3 讨 论

  后循环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该病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基础上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有引起急性脑血管发生的风险[3]。若不对其及时进行治疗,则该病将会持续或者反复发作,不但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可能演变为小脑、脑干以及枕叶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内科治疗仍然以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栓的形成等为主。而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或者消除晕眩症状,但对其并发症却很难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脑动脉硬化等状况,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的一个难点。桂哌齐特属于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不仅能够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的数量增加,使病变局部的浓度升高,降低氧气的消耗,还能阻止ca2+以跨膜的方式进入平滑肌细胞内,以使血管的平滑肌变得松弛,脑血管、外周血管以及冠状血管扩张,从而减轻血管的痉挛,降低血管的阻力,提高血流量[4]。川芎嗪对于中枢神经具有镇静的作用,对于延脑的血管中枢以及脊髓具有兴奋的作用。川芎嗪还对各个缺血缺氧的组织有行气活血、清除自由基、扩张血管、溶解血栓、阻断钙通道、保护神经等作用。

  本次临床治疗显示,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能够有效地治疗后循环缺血,且较快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有效控制眩晕的急性发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寇嘉靓,张灼.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77-278.

  [2] 孙艳霞,张芳,陈莉.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64-165.

  [3] 姚乐义.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56-57.

  [4] 李勤,李秉芝,刘宏.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9,l5(9):1402-1405.

文章标题:医学论文川芎嗪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有效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yaoxue/2334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