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主要杂质的结构和产生的原因。方法和结果 用HPLC法分离该杂质,用波谱法推导其结构,再用合成制备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论 该杂质的结构为2一(3一羟基亚胺甲基4.异丁氧苯基).4一甲基噻唑_5一羧酸。
关键词:新中医杂志 非布司他;杂质;分离;合成;鉴定
非布司他(Febuxostat,1)化学名为2.(3-氰基4一异丁氧苯基)-4一甲基噻唑_5一羧酸,该药于2004年初在日本申请上市,随后分别在美国、欧洲上市,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抑制剂,其对XOR具有高度选择性,并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尿酸过高症(痛风)。
在对非布司他产品的液相色谱分析中,发现一个主要杂质峰,其保留时间t =4.8 min。用HPLC制备柱分离得到该杂质纯品,用MS分析该杂质,其准分子离子峰[M+H] 为335(m/z),比化合物I的相对分子质量多18,其二级质谱的主要碎片有m/z 318(M一17)、m/z 279(M-56)、m/z 262(M-56一l7),分别为分子脱羟基、脱异丁基和脱异丁基后再脱羟基的碎片离子峰。
为确证该杂质的结构,采用制备液相色谱富集该杂质,经IR、1 HNMR、”cnMR及DEPT谱分析,发现杂质与产品的红外图谱中明显的区别是杂质红外图谱中未出现氰基峰;杂质 H—NMR谱在低场除羧酸质子的宽峰外,多出一活泼质子的的锐锋(11.448 ppm),重水交换后此峰消失;而伯酰胺氮质子通常为很宽的共振峰(5~8.5 ppm),且积分面积应为两个H。由此判断,化学位移11.48 ppm应为肟的质子;杂质的”CNMR及DEPT谱可见,杂质含7个季碳,而仅有结构Ⅲ含7个季碳(结构II含8个季碳)。综合判断认为杂质结构与化合物Ⅲ基本相符,因而初步判断非布司他中的主要杂质为2一(3.羟基亚胺甲基4_异丁氧苯基)4-甲基_5-噻唑羧酸(Ⅲ)。
为进一步确证该杂质的结构,笔者尝试合成该杂质。由非布司他的合成路线分析得出,此杂质的产生是由于中间体A制备中间体B过程中,醛基被盐酸羟胺亲核加成生成了肟(A—B的中间态),肟再脱水生成B,可能由于脱水不完全,残留的肟在最后制备终产品非布司他水解时生成了杂质化合物Ⅲ,见图2。为此设计合成方法如下:分离中间体B粗品中残留的肟,经水解得到化合物Ⅲ。
1 仪器与试剂
Finnigan Surveyor—LCQ Advantage离子阱液质联用仪,并联PDA;Bruker Am-50OMHz超导核磁共振仪;中间体B(合肥医工医药有限公司)。
2 合成
2.1 肟的分离制备取中间体B用无水乙醇进行重结晶,重结晶过滤的母液浓缩至干,得淡黄色固体粉末,将粉末上柱分离,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2)洗脱,收集群=0.55(展开剂:
乙酸乙酯:石油醚3:10中间体BR,=0.63,肟R,=0.55)成分,浓缩至干得中间态肟。
2。2 杂质Ⅲ的合成取分离的肟1 g,二氧六环5 ml,8%氢氧化钠溶液2.5 ml,回流反应1 h,反应液浓缩至干,加少量水,用稀盐酸调pH到1,出现大量白色固体,过滤烘干,得杂质Ⅲ。FrIR(KBr)v:3258,2960,1675,1513,1458,1395,1370,1324,1264,1114,1022em~ ; HNMR(d -DMSO)6:1.005—1.021(6H,d,16、17-CH3),2.071—2.104(1H,t,15一CH),2.664 (3H,s,7-CH3),3.896—3.911(2H,d,14一CH2),7.186~ 7.208(1H,d,12一CH),7.932~7.954(1H,d,13-CH),8.275(1H,s,9一CH),8.331(1H,s,18-CH),11.448(1H,s,NOH),13(1H,w,一CO0H);”CNMR(d6-DMSO)8:17.54(C,),19.402(C。6 ),28.183(C15),74.935(C14),113.806(C12),122.232(C5),123.714(C9),125.424(C8),129.510(Cl3),142.948(Cl8),158.809(C4),159.969(Cl1),163.395(C6),168.334(C2);ESI-MS m/z:335[M+H] 。
3 讨论
将制备的杂质Ⅲ与非布司他产品进行HPLc分析,发现杂质Ⅲ与非布司他中的主要杂质的保留时间完全吻合,均在4.8 min,二者一致。而且合成的杂质Ⅲ与分离得到的杂质Ⅲ核磁共振氢谱相符,因此可以断定非布司他产品中的主要杂质即为化合物Ⅲ。
由于杂质Ⅲ与非布司他结构很相似,很难用精制方法去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制备中间体B的过程中肟未脱水完全所致,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中间体B中残留的肟,通过对B重结晶可以有效减少肟的残留,从而减少终产品中杂质Ⅲ的含量,制备得到质量优良的非布司他。
参考文献:
[1] 张照伟,傅继华.痛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安徽医药,201l,l5(4):408—410.
[2] 张玉秋.治疗高尿酸血症致慢性痛风的新药非布司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406—1407.
[3] 颜海燕,周兰兰.尿酸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7,11(9):769—771.
[4] 郑凡,钱珊,杨莉,等.非布索坦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0):726~728.
[5] 陈艳,罗宇,吕 伟.非布索坦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