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论文

所属栏目:药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11-08 09:11 热度:

  【摘要】目的:了解患儿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的产生。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来我院就诊的180位患儿的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7份,调查结果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对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正确认知率为71.1%,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351,P<0.05)。71.9%的家庭备有抗生素药物,54.5%的家长自主对子女使用过抗生素药物,18%的家长会给子女服用成人抗生素药物;自主用药行为主要与性别相关,以女性比例为高(R=0.232,P<0.05)。结论:家长在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均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开展有效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论文,儿童论文,认知行为论文,问卷调查论文
  随着细菌耐药和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的产生,特别是一些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1,2],人们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日益重视。虽然目前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仍不容乐观[3]。儿童是抗生素药物应用的主要人群之一,且就诊前多服用过抗生素药物[4],可见家长对于抗生素药物使用的认知行为与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因素分析,了解家长对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认知行为现状及特点,以便于更有效地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健康教育,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1调查对象与方法论文
  1.1调查对象论文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1日~10月27日来我院就诊的部分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每户家庭选择一位家长进行问卷填写。
  1.2调查方法论文
  
  通过查询文献和分析预调查(n=20)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两部分,后者涉及抗生素药物的购买、使用及不合理使用后果的认知和行为情况,题型分为判断题(1~8题)和多选题(9~11题)。经统一印刷的问卷进行随机发放,在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后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3统计方法
  
  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正确认知值(1~5题总得分)和自主用药行为值(7、8题总得分)为因变量,对家长性别、文化程度、与患儿关系、患儿年龄等因素用backward法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论文
  2.1基本情况论文
  
  共发放问卷180份,全部收回后剔除信息填写不全或错误的无效问卷13份,有效率92.8%。在有效问卷的167位被调查者中,男58人,占34.7%,女109人,占65.3%;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年龄分布为(31.6±5.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8人,占28.7%,高中、中专59人,占35.3%,大专、大学及以上62人,占37.1%;159人为患儿父母,4人为患儿祖父母或外祖父母,4人为患儿家庭其他人员。患儿年龄最小13d,最大15岁。
  2.2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认知情况的分析论文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对儿童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认知度呈正相关(R=0.35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回答正确率最低的是“是否认为静脉滴注效果比口服好”;在“细菌是否会产生耐药性”和“购买抗生素药物是否需要医生处方”这两个问题上,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回答正确率较高
  注:第1~3题以否定回答作为正确答案,第4~5题以肯定回答作为正确答案
  认为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的130位家长,在多项选择题(题号11)“减少细菌产生耐药主要靠什么部门”的答案中,选择医院的有102人(78.5%),选择国家政策的有32人(24.6%),选择服药患者的有27人(20.8%)。
  2.3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行为情况分析论文
  
  167户家庭中有120户(71.9%)都备有抗生素药物(题号6),且各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91位(54.5%)家长对子女有过抗生素药物的自我药疗行为,其中30位(33.0%)家长会把成人的抗生素药物给小孩服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的自主用药行为主要受性别因素的影响,而以女性比例为高(R=0.232,P<0.05)。家长性别对各题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参见表2。
  表2家长性别与自主给子女使用抗生素药物行为的关系(略)
  *在167位有效问卷的被调查者中占18%
  91位曾自主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家长对多项选择题(题号9)“出现哪些症状时会自己给小孩服用抗生素药物”和(题号10)“自己给药时按什么剂量给药”的回答显示:自主给子女使用抗生素药物中66人(72.5%)用于咳嗽,64人(70.3%)用于发烧,32人(35.2%)用于流涕,18人(19.8%)用于外伤;在确定给药剂量中83人(91.2%)按说明书,14人(15.4%)打电话向医院咨询,8人(8.8%)按前一次的用法。
  3讨论
  
  调查显示抗生素药物的合理给药途径是最欠了解的问题,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都普遍认为静脉输液的效果好于口服给药。静脉给药是一种创伤性给药方式,虽然能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但也存在着潜在的感染危险和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给药方便易行,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也能达到静脉输液的效果[5]。张灵恩[6]认为对中、轻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采用口服给药可作为预防细菌耐药性的策略之一。同时由于应用最广的β内酰胺类药物多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药物,它们的血清清除半衰期较短,而它的抗菌效应取决于超过MIC(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现行的输液频率多以每日一次为主[7],在用药3~4h后90%已代谢,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所以应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
  
  对于细菌耐药性问题,家长并未引起重视。有22.2%的家长(特别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家长)存在错误认知或不清楚细菌耐药性的具体含义,回答正确的家长也基本认为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主要靠医院行为,而与服药患者关系不大。宗青等[8]的调查也显示,家长对细菌耐药性的知识排在所有抗生素药物相关知识需求的最末。对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认识不足容易导致家长的自主用药行为,而家长自行对子女使用抗生素药物又是产生抗生素药物耐药和不良反应的隐患之一。加强细菌耐药知识的宣传教育,控制家长的不
  合理自主用药,对预防细菌耐药将大有益处。
  
  调查发现多数患儿家中备有抗生素药物,这是家长对儿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础。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实验和患儿的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制定相应的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给药途径和疗程。家长自行用药时往往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用药,存在着联合用药和疗程过短的现象[9]。从家长自行给子女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疾病看,上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引起,服用抗生素药物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感染,只有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宜使用抗生素药物。有临床实践表明对无明确细菌感染依据及其他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情况者,采取优先不用或延迟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做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10]。除了不能掌握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指征外,家长在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上也是随机和盲目的,难以结合病因病情,有部分家长还把成人的抗生素药物减量后给小孩服用,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刘喜梅等[4]发现就诊前未有过自主用药行为的以小年龄患儿为主,但本次多元回归分析时并未发现两者呈显著相关,这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
  
  调查结果提示:多角度多途径的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抗生素药物耐药、减少不良反应产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特别是对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患儿家长。为了减少不安全的自主用药行为,除了要正面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外,还要宣传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巨大危害如耐药性问题和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任重而道远,为避免后抗生素药物时代的来临,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闵秀全,苟莉,向稚丹.儿科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4):513514.
  
  [2]胡锡池,严子禾,周晓明,等.高产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生素药物杂志,2008,33(4):252254.
  
  [3]汪循东.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处方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7,6(2):177178.
  
  [4]刘喜梅,周剑峰,柴建农,等.儿科门诊病儿就诊前用药情况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2002,8(3):61.
  
  [6]张彗芬,郦柏平,王珏,等.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大样本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l6):12681270.
  
  [7]张灵恩.儿科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3):145146.
  
  [8]宗青,陈正珊,钟淑玲,等.儿科患儿家长抗生素药物应用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08,15(7):1517.
  
  [9]李丽剑,汪培山.抗菌药自我药疗的现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6):374374.
  
  [10]洪防.呼吸道感染抗生素药物不用或延迟用73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6,10(6):423424

文章标题:家长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药物认知行为的调查分析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yaoxue/1059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