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析双管喉罩麻醉在妇科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收治的96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管喉罩,对照组采用标准型喉罩,比较两组的插入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患者肺通气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插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肺通气满意度分别为91.67%和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管喉罩麻醉应用于妇科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延长插入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国核心论文,妇科全身麻醉,双管喉罩,标准型喉罩,不良反应
标准型喉罩最早出现于1988年,随后逐渐在全身麻醉患者的正压通气或自主呼吸中被广泛应用[1],让医疗护理管理进入新的时代,但是其逐渐暴露出漏气、误吸及反流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医疗技术的进步下,双管喉罩出现并得到应用,其是对标准型喉罩的改进,因此性能更好,安全性和实用性均有所增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2]。本文选择本院妇科收治的96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双管喉罩麻醉在妇科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潜在通气障碍、存在增加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咽喉痛的情况。按照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7~61岁,平均为(54.4±5.0)岁,体重指数 13.5~27.3 kg/m2,平均为(22.5±3.1) kg/m2;对照组患者年龄45~60岁,平均为(54.1±4.7)岁,体重指数14~26 kg/m2,平均为(22.2±2.9) kg/m2。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需要禁食8 h,于术前0.5 h通过肌内注射方式注入3 mg咪达唑仑和0.5 mg阿托品,另以0.05 mg/kg的咪达唑仑、0.1 mg/kg的维库溴铵、3 μg/kg的芬太尼及2 mg/kg的丙泊酚进行诱导。根据患者体重情况确定喉罩大小,体重在30~50 kg使用3号喉罩,50~70 kg使用4号喉罩,>70 kg使用5号喉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双管喉罩:罩囊涂上润滑油后将石蜡注入食管引流管中,吸痰管作为探条也插入引流管中,顺利通过并露出20 cm。吸痰管由口盲试探着插入食管,插至咽底部直到出现阻力感。气囊压力调整至60 cm H2O,采用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呼吸频率设置为10 /min,潮气量设置为8 mg/kg,新鲜气流量为1.5 L/min。吸痰管吸出一定胃液后即可拔出。对照组采用标准型喉罩,只需省去插入探条的步骤,其余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的插入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患者肺通气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肺通气满意度的评价标准如下: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并且未出现漏气情况为良;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并出现轻微漏气情况为可;患者胸廓明显起伏并且漏气情况明显为差。满意=良+可。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患者的反流、胃胀气、咽痛、躁动及喉罩染血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插入时间、首次插入成功率及患者肺通气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插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肺通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插入时间、首次插入成功率及患者肺通气满意度的
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共6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例咽痛、1例躁动、2例胃胀气及2例喉罩染血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7,P<0.05)(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传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虽然可以提供完善的麻醉效果,但在使用喉镜窥视患者声门及气管内插管过程中的套囊充气、置入喉镜等操作可能会激活患者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肾上腺素能系统导致肾上腺髓质释放出更多的儿茶酚胺,引发心率增快及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从而增加耗氧量,具体表现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增高及心律失常。有临床研究证实,妇科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可能增加20%左右,需要使用更多的麻醉药物并维持较深的麻醉深度来减轻这一应激反应。传统喉罩的出现实现了通气模式的创新,其麻醉效果可靠,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标准型喉罩逐渐暴露出其缺点,无法适用于肥胖患者及肺部顺应性较差的患者,难以满足现今医疗水平对患者呼吸管理的要求[3]。双管喉罩是一种新型喉罩,通过双套囊设计增加了一根发挥胃肠道密闭及引流作用的引流管,对咽喉损伤更小[4-6]。已有研究表明,双管喉罩在减轻妇科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等更低,应用效果优于气管插管,说明在妇科患者的全身麻醉过程中,双管喉罩的应用更有利于维持苏醒期患者循环的稳定,在患者全身麻醉拔管苏醒期更加适用。喉罩置管通气是一种声门上气道通气技术,具有放置简便、刺激性更小、不需要进入气管和声门等特点,因此呛咳、喉头水肿、喉返神经麻痹及声带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更低,同时也降低了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因此减轻了心血管反应,对患者颅内压及眼内压的影响更轻,其在颈椎不稳定患者、对移动患者头部存在较大顾虑及非预见性气管插管困难等类型患者中的应用可更有效且安全地控制气道。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双管喉罩,结果显示,插入时间长于标准型喉罩组及首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标准型喉罩组,原因在于双管喉罩可以实现食道与气管的分离,经口胃管引流[7],所以即使患者胃内存在残留胃液,也可以利用正压通气让气体进入患者食管[8]。双管喉罩可以保证食道开口与喉罩食管引流口的准确对位[9],因此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更高。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共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原因可能在于双管喉罩与患者的口腔解剖结构更加匹配,喉罩与口咽结构的吻合度得到提高,有效增强了患者耐受能力,所以反流、胃胀气、咽痛、躁动及喉罩染血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10-11]。
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妇科中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体位的特殊及建立人工气腹等都会对患者的呼吸动力学造成影响,使妇科患者的腹压发生改变,膈肌上移导致功能残气量减少,进而引起气道阻力增加,改变通气血流。使用传统喉罩进行通气麻醉时,容易引发误吸、反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双管喉罩的双管设计可以经过引流管腔将胃管插入,将胃液及时吸引出来,可有效防止误吸、反流问题的出现,对患者气道起保护作用,确保手术视野的良好。另有研究证实,在正压通气过程中,若潮气量<8 ml/kg且气道峰压为20 cm H2O时,避免胃胀气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经过改进的喉罩气道密封性更高,可以更好地维持气道稳定,减少正压通气过程中气囊周围漏气的概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双管喉罩,反流、胃胀气、咽痛、躁动及喉罩染血迹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双管喉罩麻醉应用于妇科全身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延长插入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艳丽,谢芳,韩雪萍,等.双管喉罩与普通喉罩用于不同体质指数成人患者麻醉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7(5):231-232.
[2] 冯洁华,李朝阳,黄诗栋,等.双管喉罩与标准型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5(7):106-107.
[3] 张双菊,肖维,江春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期间双管喉罩与气管导管的应用比较[J].重庆医学,2010,39(20):39-40.
[4] 吴震,李峰.双管喉罩通气七氟醚吸人全麻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1,37(3):1103-1104.
[5] 赵彦君,黄龙,王花.双管喉罩全身麻醉通气在妇科麻醉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14(2):3085-3086.
[6] 吕良.双管喉罩对老年全麻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102-104.
[7] 杨琦琳,柴静,余大松.喉罩通气在腹腔镜下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上海医学,2014,2(8):116-120.
[8] 黄春苹.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3(10):29-32.
[9] 申乐,虞雪融,何凯,等.ProSeal、Supreme与i-gel等3种双管喉罩的临床应用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5(4):60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