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自身抗血小板抗体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脾切除是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案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的治疗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所接受[2]。
【摘 要】 目的:比较观察腹腔镜脾切除术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6例,根据患者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治疗ITP,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脾切除,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相比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创伤更小、住院天数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腹腔镜,开腹,脾切除
我院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ITP,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选取我院2012年4 月~2014年4月经手术切除脾治疗的ITP患者56例,对比分析腹腔镜脾切除与开腹脾切除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ITP患者56例,均满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3]。男性14例,女性42例;年龄 29~58岁,平均年龄(41.5±4.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7.7±1.2)个月。按照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程、病情、体重指数(BMI)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3] 56例患者确诊慢性ITP后,内科治疗6个月无效;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有禁忌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疗效差,或需要用较大剂量维持者,激素副作用明显;血小板标记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主要潴留在脾脏;肝肾、心肺功能等机体状况评估能耐受此手术者。
1.3 方法 术前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者,术前1d输注30U的血小板悬浮液。观察组:采用左前侧腹壁手术路径,头侧抬高15°,右侧倾斜45~60°。采用四孔法,分别置于剑突下、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剑突和脐连线中下1/3处和左腋中线肋缘下。用超声刀断开脾结肠韧带和脾周围小血管后离断胃短血管,稍作止血后向脾上极分离,用腔内直线型切割吻合器离断脾蒂完成切脾。将脾装入标本袋,碎脾后取出,彻底止血后术毕。
对照组:选择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操作方法不作赘述。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镇痛药物应用率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记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 论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血小板抗体的存在,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结合自身抗体后被脾脏和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加速清除[5]。脾脏不仅是血小板清除的重要器官,也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故脾切除术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随着医疗微创技术的发展,选择腹腔镜下脾切除治疗ITP的患者越来越多,由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术后切口疼痛剧烈、瘢痕大、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不足[6],临床选择已经越来越少。本文为了深入地了解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以便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一定参考,对两种术式的一些临床指标进行了观察对比。
本研究显示,腹腔镜脾切除组相比开腹脾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疼痛程度更轻,术后恢复更快。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操作时间短,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7],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小,肠道功能恢复快,可以尽早排气,术后抗生素应用减少。而且腹腔镜下术野清晰,完全可以发现副脾的存在[8],能够保证脾脏切除的完全,保证治疗质量。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相比传统的开腹脾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药应用率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晓骥.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3):270-272.
[2] 张平,闫慧明,贾彬.脾切除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6(20):40-42.
[3] 黄琳,佟晓光,刘会荟.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1,32(8):6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