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已逐渐不再局限于西医救人的狭隘思维,而是充分意识到我国中医学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推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中医学是一门融合感性认识与理性实践的学科,是在我国5千年文明的长久实践中积累而成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中医学逐渐被运用到临床试验中去,临证思维方式便是利用中医学的方法进行内科疾病的诊治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我国医学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就中医内科临证思维的方法以及其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增加临床治疗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医论文投稿,中医内科,临证思维,方法分析
前言;
1什么是中医辨证思维
中医临证思维是通过中医学的方法进行望闻问切,通过观察患者的五行等分析其身体状况,是进行内科诊断、治疗中的有效方法。
临证思维是一种具有哲学思维的方法,其源于《内径》中的阴阳学说以及五行学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的结构以及物质过程、人体气、人体之神等,因此是一种全身系统的诊治方法。临证思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其贯彻于四诊收集、辨证分析、确定治法以及建立处方等四个方面,成为内科临床治疗的主要实践方法。
2临证思维方法
临证思维应用到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科学性意义,其是处方开出的主要依据,对我国中医学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的贡献。
2.1常规法:四诊八纲的辩证法是中医学中治疗的主要辨证方法。其中八钢代表的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在内科临床治疗中,所依据的原则便是“四诊合参”。通过对患者症候资料的研究,从而进行合理的分析诊断。其中八纲辨证法便被运用到诊断过程中来,其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病变部位、证候特征以及病情的好坏。然后再按照八纲辨证方法分析的病情结论开出处方,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这种方法咋临证思维中应用最为普遍,因此属于临证思维中的常规方法。
2.2抓主证法:在哲学辨证法中有主要问题主要分析的理论,从《扁鹊见蔡桓公》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中有一种方法叫做对症下药,因此抓主证成为中医学进行诊断的有效方法。在内科临床治疗中,主证顾名思义占主导地位的征候。因此通过发现患者病情中的主要征候进行分析判断,便能够迅速分析出病情,并作出结论。例如当患者出现多汗、恶风以及发热的症状时,便可以判断其为太阳病中风,采用中药桂枝汤服食即可痊愈。
2.3试诊法:试诊法实为探病之法,其出自于明代的《景岳全书》,研究的是中医学的八纲中虚、实、阳、明。其可与常规法结合进行治疗,通过已有的四诊资料进行诊断性治疗,从药物、食物等的反应分析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2.4演绎法:从临证思维来看,疾病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随着时间的不同,病人会因各种因素发生征候变化。通过演绎法从患者的脏腑经络入手进行辨证性的诊治,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防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方法是一种防治性方法,切断诱发患者并发症的病源。
2.5辨病论治:辨病论治法适用于中医学以及西医学,其是通过对临床治疗的哲学性分析发现患者病症中的主要矛盾,从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3如何强化临证思维方法
3.1增加解析性课程:临床实践是中医内科进行医学探索的重要方法。正如章炳麟先生所提倡的“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因此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试验中,要珍惜每一次的临床试验机会,通过案例的探讨总结临证思维的优势,使医务人员能够在临床试验中具有更多的经验,及时发现患者的病症因由。
3.2重视中医学书籍:书籍是中医内科医务人员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书籍中的方法介绍,以及立体化图解,可以让医务人员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书籍作为中医学的典范书籍,是医务人员必须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患者病情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良好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症结点。
3.3重视临床实践机会:临床实践是运用临证思维方法的场所,每一次的临床实践都是一种学习,因此作为医务人员来说,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增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能够很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应该对实习学员进行指导,并且倾听其看法观点,对其进行点睛。
3.4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确定应该满足治疗原则的要求,在中医内科中应用力争思维方法,首先需要明确其治疗方法,是仅用药物治疗,还是运用综合治疗法。在进行诊断时,通过患者的征候明确病标,通过所闻所见,进行病情的合理化诊治,从整体看局部发现问题,并通过局部看待整体,找出病因,确立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
4结语
从目前医学的发展前沿来看,中医学依然是医学界必不可少的断病学科,其充分改变了上个世纪西医学独占的格局,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试验中,临证思维方式利用中医学的方法进行内科疾病的诊治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成为内科临床治疗的主要实践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宁,王新月.中医内科临证思维方法解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98-99
[2]蔡玉颖,刘保延,刘志顺等.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J].中国针灸,2009,29(10):841-843
[3]王新月.中医内科临证思维方法解析[C].//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8:23-24
[4]刘平,胡义杨,倪力强等.从辨证论治的思维特征探索证候分类研究的比较参照体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5):4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