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杂志核心期刊发表浅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所属栏目:临床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3-11-23 10:02 热度: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临床16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9例,位于空肠3例,位于回肠4例。术前得以确诊10例,确诊率为62.5%,内镜诊断十二指肠肿瘤阳性率高。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早期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认识,恰当的术前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大帮助,对高度疑似病例可放宽剖腹探查指征。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医学杂志核心期刊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早期也无明显症状体征,做到早期诊断较困难。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对不明原因的贫血,呕血,黑便,腹部隐痛不适及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特别是45岁以上出现上述症状,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小肠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本组45~60岁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5%。医学杂志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于1972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以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规范继续教育为特色(与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共同主办继续教育栏目,答题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分),为没有进修机会的医务工作者搭筑一个适宜自学提高的学习平台。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男女之比1.67∶1。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54.6岁,其中45~60岁占75%。所有16例小肠恶性肿瘤均经术前活检和(或)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腺癌9例,未分化癌3例,淋巴肉瘤2例,网状细胞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各1例。

  1.2 肿瘤部位与临床表现 本组16例肿瘤存在部位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见表1,其中位于十二指肠的肿瘤较多,位于空肠、回肠的差异不大。消化道梗阻和(或)腹部包块在半数以上病例中出现,与肿瘤多属晚期有关。十二指肠肿瘤所致的消化道梗阻率比空回肠高。表1 肿瘤部位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1.3 检查方法及阳性率 16例病例中有10例术前得以确诊,术前诊断率62.5%。其中十二指肠6例,空肠2例,回肠2例,其余6例为剖腹探查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存在的部位和检查方法阳性率关系见表2。其显示内镜诊断十二指肠肿瘤阳性率高,对位于空、回肠的肿瘤以小肠钡灌肠的造价最高,阳性率达80%以上,其他检查的阳性率都不高。 表2 肿瘤部位与检查阳性率的关系

  1.4 手术及随访情况 所有16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7例,其余9例行姑息性病灶切除、短路手术等。术后随访8例中,3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分别为姑息性病灶切除者1例和短路手术者2例。最长1例已存活达10年,为根治性切除病例。见表3。表3 术式与术后生存情况

  2 讨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其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2%,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待肿瘤生长较大时才出现一些其他消化道病变常见的症状,如消化道出血、梗阻、腹部包块、疼痛等,因而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混淆。加上本病发病率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水平不足,故术前常易误诊为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胰头癌、结肠癌、胃肠功能紊乱及其他盆腔疾病等。为了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以下几个方面应注意掌握。

  2.1 掌握并合理应用小肠病变的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小肠黏膜的病变,了解肿物生长情况,对可疑病变可以及时活检,明确诊断。纤维小肠镜普及率低,操作困难,不易成功,但对胃镜不能到达的部位如十二指肠升部肿瘤有极好的诊断价值。因此对疑有十二指肠、近端空肠病变者以纤维小肠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条件不具备的医院,应广泛应用胃镜检查,虽易漏诊,但对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的病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2)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全消化道钡餐常用作检查小肠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它远代替不了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的具体方法,Naglinter已有过具体描述,简单地说是将M-A管经鼻置入十二指肠与空肠交界附近,注入预备浓度的钡剂和气体在X线下逐段动态检查小肠各段。此法能有效地发现小肠黏膜变化,充盈及受压情况,对小肠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0%[3]。Maglinte等[4]还报道45例疑有小肠病变者行常规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未见异常,改用小肠插管钡剂灌肠造影后共发现48处小肠病变。本组材料也显示在空回肠病变的检查手段中,小肠插管钡灌肠阳性率在80%以上,而其他检查不超过50%。小肠插管钡灌肠的价值显而易见。我们提倡对可疑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病人应用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检查,强调此项检查对早期诊断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重要价值。(3)其他:超声、CT等检查仅对其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有一定意义,对小肠肿瘤本身检查的阳性率低,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有一定价值,但临床应用不广泛,不易推广。对经上述检查诊断仍不明确,症状显著者应放宽手术指征,尽早剖腹探查,及时手术是最有效,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2.2 及时剖腹探查 由于小肠肿瘤诊断较为困难,在除外胃,结肠病变基础上应放宽手术探查指征,特别是45岁以上怀疑小肠恶性肿瘤症状明显,多方检查而不能确诊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探查,探查应仔细全面,绝不能满足一个疾病的诊断,这样才能早期诊断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减少漏诊。

文章标题:医学杂志核心期刊发表浅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linchuang/1972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