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

所属栏目:精神医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0-10-07 17:05 热度:

  [摘要]本文回顾了东汉、隋唐及明清时期对眩晕的认识及治疗演变,讨论了眩晕的病因病机,从中医角度论述了发作期及缓解期的不同治疗方法。
  [关键词]眩晕;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等。
  1历代治法回顾
  祖国医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做了大量的描述:《内经》认为眩晕的发生与肝有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提出的“上虚则眩”,“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等发病学说,为本病从虚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主要从痰饮论治,创制了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后人阐发张仲景痰饮致眩论为“饮阻清阳不升”,异于《内经》“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因虚致眩论,从而出现了因实上虚与因虚上虚两大类别。
  隋唐时代,医家们进一步提出因虚致风论,如《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头眩候》云:“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眩故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虽然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论点,但以风作为主要病因,故在治疗上偏重于祛风,如《备急千金要方》与《外台秘要》收载治眩晕方剂数十首,其中以疏散风邪为最常见。
  金元学术争鸣促进了本病治法理论的发展。刘河间认为“火本动也,火得风自然旋转”,注重熄风降火。张子和倡导实痰致眩论。李东垣从脾胃气虚,痰浊上泛立论,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风痰眩晕,为治眩晕悉宗之法。朱丹溪从痰火立论,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著名论断,将痰的产生归于气虚或火动,主张治痰兼用补气药或降火药,并提出据形体胖瘦用药。虞抟发挥丹溪说:“人肥白而做眩者,治宜消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可见隋唐至金元对眩晕的治疗基本从风、痰、火着手,很少涉及本虚。
  明清时期,医家们在完善风、痰、火治法的同时,将治疗的角度重点转向从虚论治,并注重虚实标本的治疗。如刘宗厚认为“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提出气虚清气不升,当升阳补气;血虚阳无所附,当益阴补血(《玉机微义•卷之三十五•头眩门》)。张景岳着重强调“无虚不作眩”,发挥《内经》“上虚则眩”论,认为“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不涉于下”,“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景岳全书•杂证谟•眩运》)。清•陈修园引发《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论,指出“其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医学从众录•眩晕》),从而纠正了隋唐从外风治眩晕的临床思维偏端。华岫云阐发叶天士治法,提出“肝胆风阳上冒”的论点,认为“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之不同,治有“治胆、治胃、治肝之分”,尤其提出的“中虚则兼用补气”,“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对中虚、下虚眩晕的治疗很有指导意义。
  2辨治思路
   2.1肝肾气血亏虚为本,风火痰瘀阻络为标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肾虚精亏,阴阳失调;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肝阳化火,风火相煽,夹痰带瘀,阻滞脑络,发为本病。气血同源于水谷之精气,后天之本渐虚,化源不足,气血虚弱;谷不为精,聚为痰湿;气不运血,血瘀阻络,清阳不升发为本病。可见眩晕的发生总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阻络为标。
  2.2补肝肾兼熄风火,补气血重升清阳
  肝肾同源于下焦肾水,肾气赖肾水以化生,肝木赖肾水以滋荣,肝肾不足,实乃肾水阴精匮乏。肝肾亏虚,水不涵木,木枯风动,肝风化火,上扰癫顶发为本病。故滋补肝肾的同时,要配平肝熄风药,正如叶天士云“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滋阴熄风,诸症方解。”(《临证指南医案•肝风》)。
  脑为清灵之府,赖清阳以温煦,精血以濡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发清阳。眩晕发于气血亏虚者,病关乎脾,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发为本病。故治疗气血不足之眩晕,在补益气血的的同时,要注重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使清阳升发,营血上达,眩晕可止。
  2.3发作期风痰居多,熄风化痰收急功
  眩晕的发作,每因劳累过度,或情志波动而诱发,致萌动之肝阳亢奋,化为风阳,卷痰上犯;或内聚之痰湿逆动,引动肝风,风痰上扰而急发眩晕。不论是病发于厥阴风阳内动,还是病发于太阴痰湿内动,皆因风痰作崇。故发作期的治疗,当以熄风化痰为主。
  2.4缓解期虚瘀并存,补虚化瘀贯始终
  眩晕缓解期以肝肾不足或气血虚弱为主,但久病致虚,因虚致瘀,故必有瘀血的存在,虚瘀并存。故缓解期的治疗,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补虚化瘀贯始终。
  3证治方药
   3.1风火上扰证
  证候:眩晕,头痛,头胀,每因劳累、恼怒而诱发并加重,伴面红目赤,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0g、钩藤15g、白蒺藜15g、石决明30g、白芍15g、夏枯草10g、菊花10g、黄芩10g、栀子10g、丹参30g、牛膝15g、坤草30g
  风火上扰多见于眩晕发作期,平素肝肾不足,时有眩晕,每因情志、劳累等因素诱发并加重。中医治病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此证风火上扰,其标为急,治当平肝潜阳,熄风降火为先,方中天麻、钩藤、白蒺藜平肝熄风;石决明重镇潜阳;白芍柔肝敛阴,平抑肝阳;夏枯草、菊花、黄芩、栀子清肝泻火;丹参、牛膝、坤草凉血化瘀;牛膝兼能引火下行,坤草兼能活血利尿。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熄风泻火,活血利尿之功。临床发现,对于顽固性高血压,适当配伍活血、利尿剂,可促使血压下降。
  3.2 风痰上扰证
  证候: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胸脘满闷、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淡苔白腻,或滑润,脉濡缓或滑。
  治法:补气健脾,化痰熄风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清夏10g、白术10g、天麻10g、陈皮10g、茯苓20g、苡仁15g、苍术10g、竹茹10g、葛根30g、泽泻15g
  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气亏虚,健运失职,聚湿生痰,痰湿内阻,使脾阳不升,浊气不降,土壅木滞,肝失条达,肝郁化风,风痰上扰,发为眩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白术健脾化痰,天麻平肝熄风,三者配伍,健脾化痰熄风为主功;陈皮理气化痰,茯苓、苡仁、苍术健脾渗湿,竹茹祛痰热、降逆气,葛根、泽泻相配,升清降浊。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化痰熄风之功。
  3.3肾精不足证
  证候:眩晕,日久不愈,伴神疲健忘,腰酸膝软,耳鸣目涩,潮热盗汗,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熟地30g、山萸肉15g、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云苓10g、枸杞10g、菊花10g、葛根15g、川芎15g、丹参30g
  肾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脑海失养,发为本病。因久病多虚多瘀,故该证往往虚瘀并存。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养肾、肝、脾之精血,为“三补”;泽泻、丹皮、云苓为“三泻”,以防滋补太过;枸杞、菊花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葛根升发清阳;川芎、丹参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补肝肾,益精血,兼以活血,眩晕得除。
  3.4气血亏虚证
  证候:眩晕,劳累加重,伴少气懒言,面色恍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纳呆腹胀,舌淡体胖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升阳化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0g、当归15g、白芍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葛根30g、川芎10g、丹参15g、甘草10g
  眩晕之气血亏虚者,源于脾气亏虚,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海失养,发为本病。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发清阳;党参、白术补气健脾;当归、白芍补血;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葛根升发清阳;因虚久必瘀,故配川芎、丹参祛瘀生新。诸药合用,益气养血,升阳化瘀。
  总之,本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瘀、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虚,风、火、痰、瘀为标实。在眩晕的急性发作期常以风火、风痰上扰为主,标实突出,在疾病的缓解期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二者常兼有血瘀而虚瘀并存。发作期以治标为急,缓解期以固本为要。但临床常有不同证候并现,或证候转化现象,故处方用药需灵活掌握。

文章标题: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yixue/jingshen/445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