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对身痛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梳理,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张仲景关于治疗身痛的思想,明确身痛发病原因,对病理的异同点进行说明,系统的阐述身痛的治法。《伤寒杂病论》以身体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作为主线,将身痛依次相应到六经之中【1】。
【摘 要】:血气亏损、身体失和会导致脏腑中的虚实邪气入侵到身体经络中,会使身体肌肉出现痛楚不适的感觉,这也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症状。身痛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因此,身痛是医学界重点研究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了解对身痛的治疗进一步的加强。在中国古代医学中《伤寒杂病论》对身痛的记载最为详细,书中对身体疼痛肌肉酸软等的诊断,经过“理、法、方、药”四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医学论文格式范文,伤寒杂病,论身痛
出现身痛主要是由于身体伤寒表实、少阴寒化、风寒湿痹、中风营血亏虚以及霍乱五方面原因。采用益气养血的方式能够缓解痉痛,通过发汗将体内的寒气发散出去达到止痛的目的。祛风除湿温阳化湿祛寒都能够使身体的疼痛降低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书中张仲景创立麻黄汤以及大青龙汤等治疗身痛。后世的医学专家对治疗身痛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对传统的医学进行了辩证研究。在文献中寻找依据,利用临床进行验证【2】。通过相关的医学文献,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查明身痛的户主要发病原因,对病性进行分类。通过总结疾病的共性,用药特点等,能够明确身痛的治疗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身痛的论述,采用辩证式的方式对治疗理论开展创新,探讨现代医学对身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一、身痛定义与范围
1.身痛定义
血气亏损、身体失和会导致脏腑中的虚实邪气入侵到身体经络中,会使身体肌肉出现痛楚不适的感觉。在临床上主要的表现为周身不适,骨节疼痛。在《伤寒杂病论》中对身痛的介绍较为全面,身痛又被称为“身疼痛”、“身体痛”、“身体疼烦”等。
2.身痛范围
身痛范围内对骨节,外接皮肤,并且在发作的时候常会出现恶寒、四肢活动障碍、畏寒等症状。在《伤寒杂病论》的记载中对身痛的叙述一共有20条,身痛在临床中的表现主要有刺痛、冷痛等特点。
二、《伤寒杂病论》中对身痛的研究
在《伤寒杂病论》的记载中,张仲景根据六经的归属情况,以及病症的特点将身痛分成太阳身痛,太、少并病身痛,阳明身痛,太阴身痛,少阴身痛,厥阴身痛,霍乱身痛以及风寒湿瘦身痛。
1.身痛病因病机研究
1.1伤寒表实身痛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是典型的外感身痛。风寒侵入到体内,使阳气的运行受到遏制,腠理闭塞,气血受阻产生身痛,这种情况主要是表证。《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等都是对身痛的表实记录。头项、腰背是太阳经循行的地方,当身体受到寒邪的侵入就会使太阳经受到损害,身体骨节就会出现疼痛。对这种病情的治理主要采用解表散寒的方式,服用麻黄汤、大青龙汤等类解表药。在服药之后经脉就会浮紧,身痛感觉就会随着汗解而消失。
1.2中风营血亏虚身痛
中风营血亏虚身痛也是一种表证,同样是由寒邪侵蚀到表体,使营阴郁滞,并且患者的身体明显的营气不足。《伤寒杂病论》中记载采用桂枝加苟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能够治疗太阳中风兼营血虚身痛。太阳经发汗太过,就会使津耗气伤,气营不足。当身体出现经脉失养会使浑身的肌肉疼痛。“营血不足,血少故也”这也是身痛的主要原因。因此不能够只是单纯的采用发汗的方式缓解疼痛,可以采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重苟药用量以敛营养阴,更加参、姜以养血行血,兼宣通阳气。
1.3少阴寒化身痛身痛不能够只是看做表证,同时也会有少阴里证身痛。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身体的骨节疼痛由于肾阳虚衰,肌肤失温,阳虚寒盛水及,使水寒之气凝滞于肌肤骨节之间,经脉受阻,经气运行不利所致。除了受风寒湿邪侵体以外,肝肾之气不足,阴血阳气亏都是身痛的主要原因,并且这类病情的发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1.4风寒湿瘦身痛
湿邪内侵到身体会使骨节出现烦痛的感觉,在《伤寒杂病论》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的记载。风寒会伤及到肌腠,湿痛主要针对关节,湿邪入侵会使身体的阳气淤积,所以会使关节出现疼痛的感觉。当身体出现湿症的情况会使全身都会疼痛,并且出现发热的情况,身体的颜色会转变为熏黄。外感湿邪,使肌表之气不容易排出,湿气的排出受到阻碍,因此会导致身体出现疼痛的感觉。湿气经过长久的积压就会使身体发热,湿热不容易排出散发,因此身体会出现熏黄之色。夏天天气炎热,暑湿在肌肤与腠理之间淤积。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多是身重疼痛,在严重的时候会因为身痛无法自行翻身。
1.5霍乱身痛
霍乱身痛主要是由于外体受到邪气的入侵,出现头痛、身痛,并且身体出现发热恶寒等现象。身体内功能紊乱。在《伤寒杂病论》第383条、386条、387条中记载了关于霍乱具有的表证现象,主要的原因就是邪气入侵到经脉中,外体的邪气没有得到治疗,内外不能够调和,经脉在运行的时候不畅通会导致身痛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对身痛在“理、法、方、药”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后世治疗身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在临床的众多疾病中,身痛都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因此,临床治疗中要对身痛的发病原因进行辨别,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身痛的记载有29 条。在辩证治疗的方式上,主要以“六经”为主线。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身痛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具体部位、身体虚实进行分析。主要的方法有发汗散寒止痛、益气养血缓痉解痛、温阳化湿祛寒止痛以及祛风除湿止痛。选择的方药同样要依据发病的机理进行治疗。创立了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柴胡桂枝汤、附子汤、真武汤、四逆汤、五苓散、理中丸及一物瓜蒂汤等方。《伤寒杂病论》中对身痛的介绍比较的全面,为后世治疗身痛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田淑霄.田淑霄教授调补营卫治疗产后身痛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9(25):24.
[2]刘舟.从《伤寒论》中的“支节烦疼”进而探讨《内经》中的“少阳主骨”[J].光明中医,2012,3 (12):1-2.
[3]陈谦峰,齐南.试析柴胡桂枝汤的临证思路[J].甘肃中医学院院报,2010,5(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