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以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为补充和促进。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新医改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强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而要更好地促进医德教育的落实,一定意义上是离不开人文课程的补充和促进的。在人文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构建符合医学生需要的人文课程体系,确保人文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医学、卫生保健的需要相结合,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的社会人文内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进而让医学人文教育以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帮助、促进医德目的的完满实现,使医德修养的内化之路更加迅速、深入和稳固。
关键词:医德教育基本原则,医德教育建设
要在所有专业教育,特别是临床专业教学中,强化医德渗透意识,充分挖掘医学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进而提高其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医学行为选择的决策能力,树立起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学会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及保护患者利益,为他们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铺垫。
重视医德教育的实践转化环节
医德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更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在实践中把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转化成高尚的医德品质和医德行为。1.加强见习和实习期间的医德培养。医德反映在临床医学上就是尊重和爱护患者,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接触社会、服务患者、参与临床医德实践的开始和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带教实践中,应尽量选择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和教学责任心强的优秀医师担任带教任务,强化临床带教老师职业伦理精神的示范作用,使实习生从带教老师的工作中学会作为医生特有的严谨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决策与处理临床医学道德悖论的能力。2.积极贯穿社会实践活动。新医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农村为重点,适应这一特点,新医改视域下的医德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以同情怜悯为主体的职业道德情感,推动医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早实践、多实践,结合本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访贫问苦、送医送药,进行社会医疗实践;赴敬老院、福利院做义工,参加义诊、义务献血等社会卫生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等。让医学生正确认识和体验国情、社情、民情,了解基层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亲身体会患者尤其是贫者、弱者被疾病折磨时的痛苦和心理,真正理解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保证有病能就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重要条件,并学会在今后的诊治过程中,牢固树立“服务本位”的价值观,自觉增进对穷人和农民权益的保护,从伦理、费用、患者需要和最终利益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各种诊疗技术的合理使用,做到既要治好病,又要费用、效果最优化,满足患者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治病救人的道德责任。
加强校园医德教育隐性课程建设
大力开展医德教育,还要重视多节点、多层次、多角度的隐性课程的建设,不断优化医德教育的环境,使之有利于医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其医德境界。1.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服务氛围。“以人为本”思想对医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重要性,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把其与医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管理、服务结合起来。首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理解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在人格上应是独立的、平等的,进而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互动中得到彼此充分的尊重,并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其次是管理者应把关心、尊重学生作为实施管理的出发点,不再把自己看作是教导主体、规约主体,凌驾于学生之上、决定其命运的“家长”,而是要关注医学生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尊重医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平等的态度与医学生产生教育互动,为其成长、成才及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医学生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体验被人关怀的温暖和关怀别人的重要性,进而使外在的社会伦理秩序转化为医学生的内在的新型秩序,使医学生养成“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思维方式,学会关注病人的生活世界,尊重病人的个体差异,关注病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医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融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必须不断创新医德教育载体。首先主动依靠第二课堂。通过举办主题教育活动、讲座、报告、沙龙、职业生涯设计、素质拓展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弘扬医学道德精神,同时借助校报、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媒介,向学生宣传优秀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营造精术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教育氛围。其次加强网上校园文化建设。当代医学生基本上是被称为“鼠标一代”的“90后”,要积极拓展医德教育工作的空间,用他们喜欢的时尚流行方式开展工作,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医德教育网站或网页,从而提升其吸引力、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3.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医学院校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应围绕医学教育的特点进行规划和布局,认真雕琢体现医学教育、医德素质培育特点的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提升其德育价值和医学韵味,让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隐含其中的道德精神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操。总之,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系统工程,它应该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以适应当前新医改和社会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