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全乐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方法将7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全乐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雾化吸入,对二组总有效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乐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有协同作用,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作为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主要药物。
[关键词]: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婴幼儿喘息
喘息性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疾病,喘息性疾病和哮喘占所有儿童急慢性疾病发病率的5%—10%,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我院于2003年2月—2004年12月对以喘息为特征的78例患儿,试用全乐宁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病房收治以喘息为特征的患儿(哮喘除外)78例,诊断标准均按实用儿科学[1]。随机分组,治疗组43例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个月—3岁,其中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1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喘支)25例。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个月—3岁,其中毛支13例,喘支22例。全部病例均在发病5天内入院,入院前均未用过激素,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疾病,二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二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如抗感染、平喘、必要时镇静、吸氧、退热及其他对证支持治疗。治疗组:全乐宁每次0.03ml/kg(0.5ml=2.5mg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每次1ml(含布地奈德0.5mg),两者共同加入生理盐水2—5ml,由德国百瑞公司PARIjuniorBOY038压缩泵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吸入约10—15min,疗程4—5天,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2—3mg、病毒唑每次0.2,所用雾化器、每日用法、疗程均同观察组。
1.3疗效评定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发热、喘憋、气促、肺部罗音)在5天内基本消失,肺部X线改变明显吸收。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在7天内基本消失,肺部X线改变基本吸收;无效:7天以上症状体征及X线未完全消失及吸收者。
1.4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恢复天数数据进行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疾病疗效,见表1。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864,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2.2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天数观测结果见表2。
3讨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和病理都有类似哮喘的表现,在喘息性疾病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及血中发现大量类似哮喘患儿所特有的炎性物质,而这些炎性物质可致平滑肌痉挛,舒张血管而致血浆渗出及水肿,促进气道腺体分泌,导致支气管堵塞[2]。婴幼儿支气管平滑肌发育不成熟,气道阻塞不单纯是平滑肌痉挛,很大程度上是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水表2两组疗效比较(d,±s)
肿而致气道的炎性反应。近年来随着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的应用,临床上喘息性疾病的病情得以很快的改善。皮质激素通过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及前列腺素合成;(2)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超化及活化;(3)抑制细胞因子合成;(4)减少微血管渗漏;(5)增加细胞膜上β2受体合成;(6)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混悬液,属第二代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抗炎效果是丙酸倍氯米松的2倍,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雾化吸入对缓解喘息、减少哮鸣音,提高肺功能及避免或减少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均有作用。而全乐宁是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吸入主要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阻止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细胞纤毛功能,缓解喘息症状。本文资料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全乐宁和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能迅速缓解喘息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使用两者混合吸入,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且全身副作用少,安全有效,设备投入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71—1204.
[2]JanLL,KimpenMD,UrsB,etal.Treatmentofrespiratorysycytialviausbronchiolitis:1995pollofmembersoftheEuropensocietyforpediatricinfectionsdiseases[J].PediatrinfectDis,1997,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