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6—12月份我院门诊处方6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126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1%,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药物配伍不当,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正确等。结论 大部分处方开具的比较合理、规范,但也有部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及药师应重视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品种在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药源性疾病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药品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抽查、分析了我院2008年6—12月份门诊处方,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1—12月份我院门诊处方6000张,以《新编药物学》(第15版)[1]、药品说明书和《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评价标准,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查的6000张门诊处方合格率97.9%,不合理用药处方126张,占2.1%,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86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8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5%,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方面,不合理用药分析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
不合理用药分类 |
处方数(占不合理处方数%) |
重复用药 |
52(41.3) |
联合用药不合理 |
6(4.8) |
用法用量不合理 |
21(16.7) |
配伍不合理 |
21(16.7) |
溶媒不合理 |
18(14.2) |
其他 |
8(6.3) |
合计 |
126(100%) |
3 分析
3.1重复用药 同类药物或化学名相同而商品名不同的药物联用,因作用基本相似,易造成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如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与贝那普利(商品名:洛丁新),两药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并用药会加重头晕、咳嗽等不良反应;复方感冒灵与氨加黄敏胶囊,这两种制剂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易造成肝脏损害,甚至引起肝昏迷,不易联用。
3.2不合理联合用药 速效抑菌剂与速效杀菌剂联用,如琥乙红霉素与阿莫西林的合用为不合理。一般认为前者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致细菌处于禁止状态,这样使后者的杀菌作用减弱,因此不建议二者联用[2]。杀菌剂裕活菌剂联用,如阿莫西林与双歧杆菌活菌剂联用,前者为杀菌剂,后者为活菌剂,两者联用疗效降低。
3.3用法用量不合理 如B—内酰胺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给药。因该类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液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抗生素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增加用药次数,宜将一日用量分次给与方能维持所需的杀菌浓度。
3.4 配伍不合理 药物合理配伍可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反之不合理的配伍可导致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如奥美拉唑胶囊与多潘立酮片合用,奥美拉唑是质子泵H+的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其疗效与胃内滞留时间密切相关,而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使奥美拉唑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而降低生物利用度。如西咪替丁片与硫糖铝片合用,硫糖铝需要在酸性条件下与胃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西咪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两者合用可减少西咪替丁的吸收20%~30%[3]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在输液中发现配伍禁忌,如胰岛素与维生素C合用,维生素C可导致胰岛素失活,不能配伍使用;维生素C与维生素K1合用,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与维生素K1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失去疗效。
3.5 溶媒不合理 中药制剂如丹参、茵栀黄、脉络宁等一般应用葡萄糖做溶媒,而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以上中药制剂偏酸性,用生理盐水做溶媒,可因盐析作用而生成不溶性微粒,溶液稳定性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又如青霉素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青霉素钠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葡萄糖中不稳定,且糖的浓度越高分解愈快,故青霉素钠应与生理盐水配伍快速静脉滴注。
4 结语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用药合理性在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因此,医院应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用药重要性的认识,药学人员则应转变服务模式,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划价、调配转移到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上来。加强医生、药师的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39
[2]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等. 适用抗菌药物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8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