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成果为何实现难

所属栏目: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7-09 08:54 热度:

  目前,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对于物质领域的铺摊子,搞重复建设,人们早已对这种现象及其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对于社科成果不被人们认识、理解、内化而造成的精神产品的浪费,人们的认识还有待深化。本文对社科成果如何实现有效转化略陈管见。
  社科成果主要以著作、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社科成果目前的积压情况已相当严重,其过剩表现出诸多特点,这些特点与社科成果的不能有效利用有着直接的联系。
  1、课题成果多。近几年来,社科研究系统(一般包括高校党校科研机构、专业的研究院、政府科研机构、军队系统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已习惯和倡导组织集体攻关,在经费确定的前提下,通过招标竞标的方法确定课题组的主干人员,然后在一定期限内拿出课题成果。课题研究中所需要的资料、调研、印刷、出版等费用从列项中标的课题经费中凭有关凭证报销。课题研究有如下特点:一是课题本身研究的内容不同凡响,一般都是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这些问题和党和政府的关注点经常是契合的,有时是起直接论证作用的。三是研究队伍的实力比较强,课题组的召集人或带头人是高知名度、高职务、高职称的领导人物或领军人物。四是研究的经费一般比较充足,能出“大价钱”招兵买马,研究成果的出版一般也不成问题。目前,课题研究所以温度升高,除社会经济生活中对课题研究的需要外,课题研究在社科成果评奖中分量比较重应该说是直接原因。结题成果由于前述原因在单位内部以及社会公开的评奖中容易捷足先登。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规定,没有参加课题研究的副高职人员,不能取得正高职任职资格。由于课题列项形成的“供”和“求”常常是一对一的,课题的总报告由招标方结集出版,除课题组人员拥有一部分外,向社会上赠送和发行的数量极少。
  2、获奖成果多。目前,社会上种种形式的评奖活动可谓五花八门。一般包括单位和系统内部的评奖,政府系列的评奖以及自发性的社会评奖。这些评奖有的是公开的、定期的,有的是不公开的,偶发的;有的是受益型的,有的是交换牟利型的。在这些评奖活动中,应该说前两种是比较规范的,尽管在其中也有暗箱操作、权钱交换、缺乏回避等问题,但总的来说,获奖成果是有分量和说服力的。乱主要乱在社会性的评奖上,对自发性的社会评奖的组织者,其资质实在难以确认,他们往往拉大旗作虎皮,评奖的由头也大得惊人,往往还采取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即将论文等形式的研究成果收录成书,然后再评奖发证书,还可以配发作者小传、近照和科研的业绩,看样子作者是名利双收,实际上是这些不明底细的出版机构通过“洗文”来谋利。所为“洗文”,因为这些有需求作者的论文或是没有发表,或是在内刊上发表过,或是自认为不够档次,对职务的晋升或职称的评审分量不足,想通过一定的途径变成公开出版的东西。这些自发性的评奖者正是看中的这一点,他们以许诺将原文收入公开刊、书号的杂志、论文集为诱饵,向作者收取价格一般在500至1000元左右的征订费,以及几十元到上百元的所谓“精美”的获奖证书费。有的作者,一篇作品,竟收到这样的受录通知达近百份。这种评奖活动,严重地影响了学术成果的声誉,扰乱了出版市场,最根本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科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高校、科研机构对“洗文”的费用在正常的科研经费中予以报销,由此形成了写论文-内刊发表-缴费“洗文”-成果确认的“产业链”,形成了不少质量低劣乃至抄袭、拼凑的科研成果,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泡沫”。
  由于不少低劣论文的存在,读者难识真假,对社科成果的兴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学术研究的封闭性增强,作者认为作品被发表即被社会承认,考核中计入了考绩就算发挥了作用,晋升职务或评聘职称时派上了用场就体现了其价值,而偶然的读者只能徒呼上当。
  3、长篇大论多。对社科成果的分量,不少“圈子”里的人有一种近乎公认的概念,就是以篇幅的长短来评价其价值,几百字或上千字文章被称为“豆腐块”,这常常是令人不屑一顾的。从作者的角度看,他们认为一、两千字的文章仅是开了一个头,三、五千字也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只有写了上万字才算是重磅武器。从报刊编辑的正常眼光看,他们希望看到作者的观点有创新、有求异思维,至于文章的篇幅,一般不太看重,很多编辑部的征稿启事中都明确说明,文章以三、五千字为宜,一般不要超过五千字,有的编辑部还对短小精悍的小论文情有独钟,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奖励小论文。主要的问题是,在各级各类比较正规的评奖中和职务晋升、职称的评聘中,小短文是很不起眼的。在社科评奖中,小论文即使再有观点,发表的报刊档次再高,也不可能获奖。有的高校在统计科研成果的时候,明确规定一篇文章必须超过几千字才算科研成果,这样就诱导人们做长篇大论,问题、原因、对策这样的三段论结构成了大多数社科论文的标准范式,每一段中又开“中药铺”,大一、二、三,带括号的一、二、三,不带括号的1、2、3,有的还中西结合,借助英文的小写字母标明层次,这样的文章多数文字是在罗列现象和问题,有的是在叙述和评论已有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结论,原因归结也难以找到病因,对策研究也是老生常谈,鲜有实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让很多人,包括社科界人士静静地坐下来,花较长时间去研读长篇大论,应该说是一种奢求。要吸引人们的“眼球”,文章必须首先在“短”字上下功夫,力求将文章的中心、结构、材料、文字以至题目反复提炼,不能无病呻吟,要有感而发,这样才能激发读者对社科成果的兴趣。
  4、重复研究多。重复研究多首要原因是重复列项。一个社科热点问题,大家都去列项研究。2000年前后,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就非常热,但大多数研究成果的内容都似曾相识,无非是讲“入世”后的利弊分析,而对策的研究大多数是移花接木。还有一种是完全顺应政治气氛与需要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有时可谓是铺天盖地,绝大多数是造势的需要,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当然是绝对必要和正常的,但如何不做表面文章,如何研究得好、研究得深则是大有考究的,搞形式主义,是不能取得应有效果的。重复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信息的闭塞造成的,社科成果不为人知,甚至“圈子”里的人也不知道,有时,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又被拉出来重新研究,有的还自诩得出了新论点,出了洋相,贻笑大方。应该说,这样的情况还不是极个别的,而是比较普遍的,因为社科研究的主要形式仍为单枪匹马,而个人掌握的信息量是极其有限的,重复研究的现象在所难免,要将重复研究变成反复研究,中继性研究,在已有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
  重复研究多,使读者产生了乏味乃至厌倦的感觉。现在人们对创新要求越来越强烈,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在过去习惯提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后面又加上了“尊重创造”,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创新问题。社科成果的创新,是社科成果不竭动力的源泉,是社科事业永葆青春的法宝,我们切不可主动或被动地因循守旧,要站在社科研究的前沿,通过种种手段,尽可能多地占有信息,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社科成果怎样才算发挥了作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人们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科研成果被公开刊物发表了,包括被党、政、群和科研机构的内部出版物发表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在他们眼里,只要编辑慧眼识“珠”,作者就是成功了。社科评奖、晋升职务和评聘职称以发表的论文为准,也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一看法。而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被摘录,被权威书报资料中心复印则作为论文发挥作用的“反响”而被作者作常规性、功利性的引用。还有一种说法是,文章的观点被领导重视,领导在作者的文章上作出了批示或建议转发,并最终影响了领导的决策行为这才是文章真正发挥了作用。很多社科研究者殚精竭虑,迎合领导的“兴奋点”。笔者看来,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有很大的片面性。社科成果作为精神产品,不可能象物质产品的消费一样产生某种直接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科成果为人知晓、了解,二是被人们理解,这种层次的要求较高,就是有人知道你究竟说了些什么,第三是内化,这是最高层次的,就是人们把的观点变成了某种定论,形成了某种意识、理念,形成了一种精神力量。本人认为,有些社科成果只能达到第一、二层次或达到第一、二层次就可以说已经发挥了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报酬。”用纯功利的观念去理解社科成果的作用问题,取阅编辑,迎合领导,这涉及科研作品的品位和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社科成果实现难的主要原因是:
  1、各自为政的科研机制。在社科研究领域,画地为牢,自成体系,封闭运行,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社科研究至少有五大体系。一是高校、党校系统,二是社科院、所系统,三是党、政、群系统,四是军队系统,还有企业系统。在人才的使用上,一般都是系统所有,不仅要为我所用,为我所管,而且要为我所有。社会化的使用只是一种局部和暂时的现象,部门和单位所有制仍是社研人才使用的主要形式。在经费的划拨和使用上,也主要是以部门为基础,分单位定向、定额使用。经费一旦落实,又大多数是独立使用,社会化的使用比例极小。在社科成果的评价上,部门内、单位内的评价是主要形式,即使“对外开放”,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本部门和本单位倾斜仍是难以改变的事实。这样的封闭体系是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的经济体制极不相称的,这也是社科成果不为人知,不为人懂,不为人用的主要原因。
  2、急功近利的评价体制。社科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本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是为了通过各门社会学科研究社会现象,并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致力于改造社会,造福于社会。但目前的状况是,社科工作者中的不少人的目的非常功利,他们不是要献身社科事业,而是要从社科事业中获利。问题是现在的评价体制就是看你在一年中发表了多少论文,文字是多少,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成果多的,质量高的,就给你定个“杰出”档,与奖金、名誉直接相连,破格、提前晋升职务、职称也是自然水到渠成。因此,一些学术泡沫自然泛滥。就政策制定者而言,也有其难言的苦衷,因为,社科成果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奖勤罚懒,鼓励科研,确实需要一些硬性的指标,但考评模式一旦违背社科研究的规律,就会引起一些负作用。所以,上海的某著名高校评定了60多位终身教授,淡化短期考核,鼓励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3、缺位乏力的综合工作。对社科成果进行研究,即对研究成果的再研究、分析、提炼,社科界人士都认为这是一项十分必要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由谁来系统地完成,却很难定位。社科联这样的人民团体,只负有对重大社科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以及社科知识的普及等职能,对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实在有些免为其难,而且这一机构也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全国没有,县里一般也没有,只有省市两级有,可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如果这项工作由这一机构完成,中间热,两头冷,效果可能不会太好。社科成果的综合工作是缺位的,是由社科联这样的人民团体来具体承担,还是由社科院研究机构来具体负责,还是由政府机构或其他机构来直接负责,需要有明确的规定。
  对科研成果的综合工作,也不是不在做,而是这一工作处于自发状态,如有的报刊每年第一期刊登上年文章的总目录,但仅能起到索引的作用,文章的具体内容有的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去作一些推测,有的却很难知道。有的报刊每期都刊登社科论文的观点集锦。但奇怪的是,现在在社科期刊中较难看到就某一问题而作的综述性文章了,这说明“圈子”的人对他人的社研成果的关注程度有所降低。笔者认为,科研成果的散落,使一般化的社科工作者以至专业的研究者阅读困难,找资料麻烦,难以对科研成果作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4、停留口头的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网上政府等悄然兴起,电子社科也成了社科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将社科成果登录于网,实现资源共享,是一项既有利于社科成果转化,又节省社会劳动好举措。实现各科研机构的电脑联网,首先要解决的是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真正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学习型社会的眼光去认识这一问题,充分认识社科知识共享的“双赢”和“多赢”的结果。第二是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如信息的标准化问题,这不是一个难题,如一篇文章,可采取题目、作者单位、作者、关键词、内容提要、发表刊物的名称、页码等信息,使读者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框架,并可按图索骥。再如保密问题,这常常成为资源不能共享的借口,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密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保密已不可同日而语。还有比如知识产权问题,如作者没有特别的授权,应该不成什么问题。目前,资源共享工作做得很不好,小小的一个中等城市,由于网络不联网,又加上互不通气,加上作者的一稿多投,常常一篇文章同时或陆续刊登在几家刊物上,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信息的共享性差,使读者经常产生似曾相识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在社科界有影响的人物的文章常常被多家使用,各家编辑的眼光又有差别,读者搞不懂哪一家的观点更准确、更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本意。有的社科期刊质量十分低劣,不仅错误百出,而且作者的文章常常被为了追求版面的完整而被削足适履。读者难以享受到原汁原味,自然就降低了关心的兴趣。
  对于社科成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本人认为可从以下方面作一些矫治。
  1、常疏理。可由社科联或社科院成立社科成果研究室,对社科成果进行再研究,在较全面收集社科成果的基础上,可进行社科成果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能通过疏理的结果较方便地进行资料索引。可编辑社科成果年鉴,主要包括该年有影响的社科事件、社科人物和社科成果,社科成果应是主要内容,每一辞条的文字以50至100字为宜,可以完全吸收已发表论文的内容提要,也可重新进行编辑,应该清楚地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发表刊物的名称、期号和页码。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作社科宣传,如象“新闻日历”那样制作“社科日历”或“社科周历”“社科月历”,扼要简明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社科成果,并明确说明出处。
  2、精列项。列项一定要避免重复,各种科研力量要发挥合力,搞集体攻关,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当前,重复列项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机构的各自为政以及由此而来的科研经费的分割使用,有些系统的科研经费比较充足,有的系统的经费少得可怜,甚至只列项,不给经费。特别要防止为了使用经费而列项的研究。社科研究中要强化协作意识,克服“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观念,搞强强联合,防止铺摊子,多出精品。各种科研究力量之间要多沟通,多协调,努力精列项,列精项。
  3、慎评奖。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社科成果的严重积压问题,有人提出了与其多列项,不如多评奖的主张。其实,现在的社科评奖也是很多很滥了,社科评奖目不暇接,特别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性评奖,以评奖为名捞取利益的非法出版物要加以取缔。对各种比较正规的有组织的评奖也要把好事办好。当前,要特别做好社科成果筛选工作以及评审过程中的透明性和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切实实行评委的回避制度,有科研成果参评者绝不能当评委,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请一些外地的评委。可实行成果作者和评委的双向匿名制度,以切实提高社科评奖的权威性和客观性。
  4、重“营销”。社科成果不能曲高和寡,不为人知。社科成果的“营销”有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特殊规律,关键是有一批人去做这一有意义的事。现在散失的科研成果太多,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为人知,要有一批人有沉下去的精神,克服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还要有一定的配套经费,可以搞几份专门以社科知识推介为宗旨的刊物,刊登最新的社科研究成果索引,而不是以发表大部头的文章为主。有些杂志和书报资料中心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以复印为主,对社科成果的具体推介还不够,推介的东西一般以书评为主,而书评中又有相当部分是和作者相识的人“吹捧”为主。对社科成果首先要提炼、提纯,而后是介绍。互联网在这方面可大有作为,要建立以社科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网站,这样的压缩品应该能对社科成果的普及与应用起到较好的效果。

文章标题:社科成果为何实现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zhexue/1255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