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歌王”潘之美与他的汉俳创作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20 10:07 热度:

  [摘要]潘之美是湖南优秀的民歌手。其创作业绩被大型辞书《湖南之最》收入,并被誉为“洞庭歌王”。他钟情民歌,热爱汉俳,其汉俳创作是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和对湖乡热爱的吟唱。
  [关键词]评论,潘之美,汉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潘之美(1937.1.12——),湖南南县人,出生于普通农家。1956年参加教育工作,现退休。他于劳动、工作之余,搜集、整理、创作民歌、汉俳50000余首。2002年12月,他的事迹被《湖南之最》大型辞书收入,并被湖南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洞庭歌王”称号。他的创作和作品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等近百家媒体介绍和刊载。2005年5月,他被文化部授予“中华骄子”的称号;同年6月,他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一、钟情民歌,为伊消得人憔悴
  潘之美热爱民歌,钟情民歌。从他的孩童时期开始,便学唱民歌。14岁时,便能吟唱出一首首像模像样的民歌。1954年,当他初中毕业时,就潜心收集洞庭湖区口语入诗。其创作,可用“疯狂”二字来概括。有人说他的创作,“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一天甚至能创作歌谣80
  余首”。[1]一天创作80余首歌谣,这在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难以做到的,但他做到了。
  潘之美先生在他的《我怎样创作民歌》时说:“写诗,无非是两件事:一个是发现,一个是表现。先有了发现,后才有表现。没有发现,表现什么呢?发现要有妙想、妙想联翩;表现,要有妙语、妙语连珠。”[2]出生和工作在洞庭湖畔的他,深深地扎根于湖乡这片热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讴歌生活。为诗歌,他已吟唱50个春秋,就是为了他刚初中毕业时在日记中所写的那句誓言:“不在文学上创造奇迹,誓不为人”。[3]一句誓言,激励他大半生。而今,他可以笑对后人,七部诗集公开出版,创作5万余首诗歌,这不是奇迹吗?
  民歌,源于生活,是生活原汁原味的体现。当年那个年幼的挤在大人们中站在最高土堆上的用心聆听传统民歌的稚童,而今用毕生心血铸就的桂冠——“洞庭歌王”,所创作的诗歌散发的艺术魅力是令人折服的。
  他虽出身农民,但家庭成份这个由父辈决定的因素给他的人生背上沉重的枷锁。他从事教育工作不久,便又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之中。春种、秋收、冬修,正如他自己所说,是药铺里的甘草——离不得,又好比是杨家将攻打天门阵——阵阵不离穆桂英。正因为如此,有失
  必有得。感谢生活,赋予了他创作的源泉。播种、插田、除草、割禾、挑土、开渠,体验实,感受深,沉重的劳作,虽然身体疲惫,但创作的收获却如珍珠般一串串跳跃在他的笔尖,带来心灵的喜悦。
  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提炼生活,是作家创作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跳跃与升华。当潘之美先生在有意无意,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咀嚼生活之时,艺术思维也就逐渐形成,他胸中巨大的创作欲望也便与日俱增,并得以火山般的爆发。俄国文学大师高尔基曾说过:“认识就是思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思维,是‘艺术’的思维。可以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4]当生活的乳汁流淌在作家的胸腔时,想象的肢膀便无拘无束翱翔在自由创作的天宇。瞧他在热火朝天的冬修工地写的一首民歌:
  “新修渠网布田园,
  条条渠道根根弦;
  金渠流水银渠响,
  弹出公社大丰年。”
  这是反映我国六十年代农村,特别是湖区农村开始田园化建设的场面。第一句实写,第二句用比的手法,形象而生动。第三句写未灌水的渠为干渠,谓为金渠;渠水流淌,浪花翻滚为银渠,喻得贴切。第四句一个“弹”字,就如诗情澎湃,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田园化、水利化的作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文学是主情的,这是它区别于其它文字形式的一个根本特点。英国文学理论家柯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文中曾说:“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作为优秀民歌手的潘之美先生,凭借其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将民歌这一体裁,玩转得如鱼得水,鸟翔天空一般得心应手。
  几十年来,哪怕是在工作岗位,还是退休在家,他都对民歌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痴情地追求。一辆单车,一个褪了色有些古董味的挎包,是他采风、吟唱时的必备,如狂的创作热情,使他这个已逾七十高龄的汉子,还如稚童迷恋一个心仪的玩具般入迷。
  二、迷上汉俳,衣带渐宽终不悔
  民歌是诗,汉俳也是诗。而且它们都是微型诗,“迷你诗”。[5]
  汉俳虽然问世时间不长,但迅速在民间蔓延,学做汉俳者渐多。作为民歌手的潘之美,在接触汉俳以后,也便扎进汉俳创作之中,以其创作民歌的丰厚功底,不遗余力地创作汉俳。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过,文学艺术要“推陈出新”。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歌,自古以来文人们就不断地汲取其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屈原的《九歌》,就和民歌有着扯不清的血缘关系,它上承《诗经》中“国风”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下启后代诸如曹植、李白等人浪漫主义的文风。如果说没有江汉汝水间民歌如《诗经》中的《汉广》、《江有汜》;《说苑》中的《子文歌》、《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以及沅湘一带民间祭神的歌曲巫音,那么也许今天人们会很难见到象《九歌》、《离骚》那么优秀的作品流传至今。
  民歌是诗歌的母体。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也有诸如“一首民歌足以败坏一万首”的谬论)。如果没有“风”、“骚”的薪火相传,就不能见到象乐府、古风、律诗、绝句、词、曲、自由诗等诗体的繁花绽放。可以说,我国辉煌诗史的繁荣是植根于民歌的土壤。
  汉俳作为一种新诗体,它以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间蔓延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它的短小,易于为人接受,加之,它不必苛求戴着平仄格律的镣铐跳舞,所以熟悉它的人便尝试着作了起来。作为民歌歌手的潘之美先生,在接触汉俳以后,便试着将民歌与汉俳比较,并大量地创作汉俳。他在《我是怎样创作汉俳》一文中,举了一些将民歌改写成汉俳的例子。如
  冬修(民歌)
  担堤踏雪追,
  挥汗笑语飞;
  “人意风领会,
  掀开衣服吹!”[6]
  将其改为汉俳,便成:
  担堤汗滴挥
  好在人意风领会
  掀开衣服吹[7]
  风雪中担土筑堤,你来我往,你追我赶。虽风雪漫天,寒冷彻骨,但劳作中雪花被汗水融化,且壮语豪言,充满幽默之语“人意风领会,掀开衣服吹”。风领人意,不用掀衣扇汗。民歌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全景式风雪担土筑堤画。而汉俳呢?截取了一个画面“担土挥汗风掀衣”,更精采,更典型,更凝炼,将民歌中所说幽默之语,化作浓墨彩绘之笔,更为具体、形象。又如:
  观排灌站烟囱有感(民歌)
  烟囱粗又圆,
  冲向白云间;
  送根大烟管,
  玉皇吃旱烟![8]
  将其改成汉俳后,便成:
  烟囱耸蓝天
  恭送一根大烟管
  玉皇吃旱烟[9]
  民歌用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夸张而又贴切,有点象赋一般,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汉俳则如叙说故事一样,诙谐而又带点自豪感。一个“耸”字,一个“恭”字,就将汉俳带入了一个新的意境,更有趣味而富有美感。
  他在创作民歌之时,不忘将汉俳与之对照比较而创作汉俳新作,推陈出新而另辟蹊径,可谓独树一帜。既有民歌味,又不失穿上汉俳的外衣而更鲜亮。
  潘之美先生接触汉俳时,他已退休。他对这一新诗体格外喜欢,除了将其与民歌比较创作外,对汉俳的创作,也达到了如痴境地。即使卧病在床,也不忘写作,常遭到夫人的嗔骂。讲归讲,“骂”归“骂”,我自独行,夫人拿他也没法。民歌味的汉俳在他笔下汩汩而出。
  其实,诗歌的创作,无论用何种诗体,它都扎根在民歌的土壤上而开花结果。这正如果林中的桃、李、梅、杏等果树不能离开大地;又如菜园中的茄、椒、豆、瓜也不能离开土地一样。丰富的营养,只能使果蔬更大更甜,更能品味丰收的美景。潘之美先生作为优秀民歌手,其汉俳的创作,也更得心应手,他创作汉俳时间虽然不长,然而数百首汉俳的成绩,也颇令人刮目相看而为人称道。
  三、内心的吐露与本土的吟唱是他的追求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诗从画中来。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潘之美先生,他的民歌与汉俳创作,就是对这块热土感受的吟唱。他的爱恨情仇,他的喜怒哀乐,他的苦辣酸甜,都与洞庭这一方水土息息相关。
  他1954年初中毕业以后,就在乡间泥土中劳作,即使后来他成为民办教师(快到退休之时,他才转为正式公办教师),他也与田野有着割不断的情丝。他自己曾说过:“是劳动的双手,蘸满汗水与激情,在膝盖上,田塍上写出来的”。[10]正由于他对农村的熟悉与热爱,所以他对农村的树木花草,人和物事倾注了无限的情愫并进行讴歌吟唱,从而寄托着一个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与乡土之恋。他曾写道:
  水绿山又青
  乐坏洞庭打渔人
  日夜捞金银[11]
  又云:
  诗笔可生花
  诗笔生花胜鲜花
  香遍我中华[12]
  如果没有对湖乡农村的热爱,又何来“诗笔生花“的激情创作?
  著名诗人于沙先生曾给潘之美《洞庭情歌》题词时说:“之美之美,美之美之!诗之美,人之美,生活之美,集中在你身上。”[13]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吕进先生在1987年10月12日评价潘之美的诗歌时说:“质量不错,他能引人产生美好的想象,给人以生活美、艺术美的享受。”[14]这些评价,虽然是溢美之辞,但也确实如此。潘之美先生自己曾说过:“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洞庭湖滨土生土长,我永远记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村一舍,我对这个土地太有情感了,我将永远以自己的笔去描绘这里的湖光水色,去歌唱那些善良、友好、勤劳的父老乡亲。”[15]就是这种情感,他象啼血杜鹃一样,用手中的笔,对哺育他成长的湖乡大地的人与物纵情歌唱。汉俳连作《荷塘》二十四首,就颇具代表性,它描写了水乡特色植物——荷的娇艳,以及莲姑的勤劳和丰收的喜悦:
  一
  十里绿荷塘
  香莲碧水清风凉
  莲姑心爽爽
  二
  碧叶托红莲
  蜻蜓乐得竞飞旋
  竖立荷包尖
  三
  清风过荷塘
  红莲白莲相躲藏
  国色又天香
  四
  藕花开心旺
  彩蝶飞落花芯上
  欢欣舞肢膀
  五
  碧水映蓝天
  采莲姐妹露笑脸
  更添数枝鲜
  六
  碧荷映蓝天
  笑声歌声汇一片
  红莲采红莲
  ……
  十八
  莲姑赏莲花
  莲花羞将头低下
  美丽不如她
  ……
  二十
  采莲碧塘中
  面如荷花歌带情
  惊起飞鸟鸣
  ……
  二十二
  鲜花满头戴
  蜜蜂嗡嗡飞下来
  把人作花采
  二十三
  采莲姐妹唱
  荷上蝴蝶舞翩翩
  荷下戏鸳鸯
  二十四
  小舟池中走
  姐妹采莲正忙碌
  欢乐采丰收[16]
  湖乡美,美如画;人儿美,美如仙。这是诗人蘸满对湖乡的情与爱,发自内心深处抒发对湖乡的赞美。如果没有对湖乡深深的情感和对身边事物细致的观察,是写不出如此好诗的。荷塘美,美在荷、莲、花,引得蜻蜓旋,蝶儿舞;人儿美,美在比荷丽,比莲艳,比花娇,因为蜜蜂误将人作花,荷花相比头低下。又如:
  稻谷遍地金
  太阳不肯下山林
  盖颗丰收印[17]
  作者对家乡的爱,对家乡的情,是浓郁的,对家乡丰收美景,更是不遗余力的赞叹。“盖颗丰收印”,既形象又生动。他浓墨歌唱家乡,是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对哺育他成长的这块热土,深深眷恋的缘故。故而他内心流露的是一腔赤子之心的真诚,对本土的吟唱也成为他区别于众人创作的一大特色。
  四、不加雕饰,素面迎人是他创作风格的所在
  潘之美是一个农民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就显得朴素而铅华洗尽,真正地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自己曾说,是劳动中风趣的场景、幽默的话语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难怪有人形容“他的民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洞庭湖畔的农村生活自己跳到纸上来的”。[18]
  农村的生活,缺少城市的喧嚣与豪华的点缀,那湖乡田园淡泊生活浸漫的诗歌,也就如洞庭之水般清澈。《美不美,潘之美,情歌唱得湖乡醉》,1999年1月15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以5分钟的时间介绍了潘之美的创作。2005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也播出了他在田间、地头、家里反映他创作的新闻。正是湖乡的沃土,使他创作的诗歌充满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机器耕种忙
  我是湖乡作田汉
  生活在天堂
  不事粉饰,难掩自己生活在湖乡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发表于《上海文学艺术报》的《梦君》十二首汉俳,更是体现了湖乡女子对爱情的追求与反思。
  见君即思君
  夜夜思君夜夜梦
  梦醒泪满襟
  
  君约梅花开
  茫茫长夜梦君归
  梦醒独徘徊
  
  当年识君后
  思君梦君为君忧
  问君羞出口
  ……
  当初两离分
  半是思君半恨君
  何不转回程
  湖乡女子对君的思恋,有如湖水的深邃与波澜狂起,难掩平静,但又朴实无华而丝藕相连,难忘那段爱,难断那份情。真实的情感,有如雨打荷叶,乒然有声,四溅而开。
  写情如此朴实,写劳作呢?请看《山头开田》:
  镐锄舞云间
  自古农民只种地
  如今“喜”种天
  又如《建闸姑娘》:
  风雪来献花
  姑娘笑将凌衣拍
  说穿“香羽纱”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难懂的字眼,质朴而浓烈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跳跃。形象、具体、幽默渗透在诗句里。通俗易懂而又含蓄韵味,从而表现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创造出一种淡远深邃、富有吸引力的艺术风格。宋人梅尧臣曾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易难”(《读邵之疑学士诗卷》)。王安石也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难章”(《题张司业集》)。将下山太阳喻为“盖颗丰收印”;将农民的幸福生活喻为人间“天堂”;将农民开山造田比为“喜种天”;将恶劣天气中劳作情景中的风雪视为“献花”。何等诙谐,平淡中见深意,含无尽之意于言外,真让人难以释卷!
  南县彭佑明先生曾评价潘之美先生的诗,“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方向,走搜集、提炼洞庭湖区口语、俗语,特别是歇后语、双关语入诗的途径,歌唱‘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同时,在享受这一丝乐趣中使人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激人向上”。[19]潘之美先生的创作,以平淡、含蓄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读者,赢得了赞誉。他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民歌手,无愧“洞庭歌王”的美誉,更是一个勤于耕耘,努力创作而又硕果累累的汉俳诗人。
  
  
  参考文献:
  [1]刘惠江沈帅情歌唱得湖乡醉[N]长沙湖南科技报2005.8.25
  [2]潘之美潘之美洞庭歌谣集•我是怎样创作民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3
  [3]潘之美潘之美洞庭歌谣集•后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3
  [4]高尔基论文学•谈谈我怎样学习创作[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5](香港)晓帆汉俳论[M]香港新天出版社1993.1
  [6][7][8][9]潘之美潘之美洞庭歌谣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3
  [10][13][14]潘之美洞庭情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2
  [11][12][16][17]潘之美潘之美洞庭歌谣集•下集[M]银河出版社2006.7
  [15]肖正民湖南民歌和湖南民歌手潘之美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1994年4月22日播出稿
  [18]刘惠江沈帅情歌唱得湖乡醉[N]益阳益阳日报2005.8.14第一版
  [19]彭佑明走进《湖南之最》的民歌作家[N]长沙湖南日报•双休周刊2005.10.21

文章标题:“洞庭歌王”潘之美与他的汉俳创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yinyue/132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