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生新闻的浪潮掀起了新闻栏目的新发展,但随着越来越多民生新闻的开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很多栏目面临着收视率低、没有新闻特色等问题。本文针对民生栏目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探讨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对策,从根本上寻求民生新闻的新出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困境,发展对策,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研究》创刊于1985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本刊是研究中国文学方面的学术刊物,主要由学术争鸣、文艺理论天地、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研究生论坛、新书评介七大版块的内容构成,适合专业研究人士和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
民生新闻的兴起,被专家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为传媒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使民生新闻在各大电视台栏目中占有巨大份额,就在各地电视台跟风效仿,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时,民生新闻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危机。
一、目前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
在新闻线索的采集过程中,多停留在城市居民的信息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被“边缘化”了,他们遗忘的正是最需要媒体关注和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是民生新闻的局限性,与政府倡导的“三贴近”原则有所背离,也使媒体倡导的“平民视角”、“人文关怀”等内容大打折扣。农民作为社会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权几乎得不到重视,他们的生存权利在社会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保护,媒体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项使命。
(二)节目过多过滥使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
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
陕西二套的《都市快报》和西安电视台的《西安零距离》,每天晚上的节目播出时间相差不过一小时,每天的新闻素材都是相同的,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节目的内容毫无差异,甚至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都如出一辙。某小区停水、暖气供应不热、车牌被盗,各媒体都会蜂拥而至。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叛我者生”。没有创新性,而盲目效仿成功的民生栏目,只会使自己走入低谷,造成受众的收视疲惫,长久下去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三)报道止于浅层表现,新闻琐碎化,新闻价值含量降低
很多民生新闻仅限于报道,没有深层次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源。例如《都市快报》某一天报道的清洁工福利得不到正常保障,记者仅仅对事件进行了报道,采访了清洁工王大妈,但并没有深度挖掘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由于相关部门中饱私囊,社会福利单位监管不力造成的,但栏目并没有深刻挖掘其产生的根源,这是作为传媒人工作的失职。
民生新闻近年来热衷于报道琐碎事件,如某人捡到一条小狗寻失主、餐馆停水、车牌被盗等新闻线索,这些新闻价值低,没有挖掘意义,观众收看新闻是希望能从中有所获益,而这些新闻不具有普遍效应,那些家长里短的报道可能短期之内会让受众感到新奇,但不具有长远效益。
民生新闻的实质是以贴近百姓的身边事作为突破口,将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奥的寓意传送给观众,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精神层面的修养水平。
二、对民生新闻现状与出路的思考
针对目前民生新闻的发展困境,我们应该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寻求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上,依托本地资源,实现新闻栏目的特色创新,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深入挖掘专题节目,开发有深层价值的研究报道对象
陕西卫视曾经做过一个专题节目《华山论剑》,是以华山为背景,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交流,依托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为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化搭建平台,从而提高大众对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的关注,是陕西电视台成功策划的典范之作。
而每年清明举行的“炎黄祭祖”活动,陕西电视台更是作为协办单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制作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和同期报道,收视效果良好,不仅在观众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形象,更是在众多的地方电视台中一枝独秀。因此,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专题栏目品牌,唤醒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是当下民生新闻应该关注的。
(二)重建农民话语
农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力量是不容小视的,因此他们的大事、难事、烦心事,才是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关注的。新闻媒体可以在各县乡镇一级建立新闻联络点,及时关注农民身边发生的事情,架起农民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可以设立农民新闻线索热线,使他们可以畅通无阻的反映民意。大家对农民新闻的关注必会提高广大农民对新闻的关注度,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能真正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
(三)用金牌主持人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
节目主持人实际上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主持人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节目甚至媒体的品位、可信度和权威性。新闻节目主持人强调间离效果,也就是说,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节目里事件和人物的感情所迷惑。但长期以来,国内的新闻主持人把这种间离效果做到了极致,甚至已经达到了隔离的程度。英国新闻学界把这类主持人称为“上摄像机的朗读人”。没有个性的主持人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节目,而没有个性的节目在现今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是没有竞争力的。
新闻主播(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特征,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对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陕西电视台出现过像韩冰、小民这类民生新闻的优秀主持人,其中韩冰获得过金话筒奖,这一象征着播音主持界最高荣誉的奖项证明了韩冰在民生新闻中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小民也正是凭借其快人快语、犀利幽默的语言在陕西二套民生新闻中占据重要席位。陕西二套的《都市快报》栏目由六位美女轮流担任主播,她们的形象青春靓丽,语言轻快清晰,逐渐形成了栏目的品牌特点。
因此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挖掘培养优秀主持人,打造“金字招牌”,是保持节目长久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三、结 语
民生新闻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其深远持久的魅力。民生栏目面临的困境是暂时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栏目被市场所淘汰,而我们所应该重视的正是在危机中寻求出路,针对栏目本身的特色和未来趋向,在传媒时代的大背景下能够乘风破浪,找到民生新闻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