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政府机构设置上的因应之策初探

所属栏目:新闻论文 发布日期:2013-02-21 09:41 热度:

  摘要:科学无止境,新媒体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在对传统媒体不断创新、融合的基础上,新媒体正以空前的发展速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个新媒体来临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执政党建设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执政平台。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跟这个新的时代特征、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这是摆在我们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为此,本文拟就新媒体时代,我们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如何因应,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机构,网事局

  一、新媒体的特征

  1、 新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新技术并不仅仅指互联网终端的高速发展,即互联网向手机、PC和 电视终端的普及和融合等"硬"技术,还包括搜索技术、Web2.0潮流等带动信息组织和分发方式的变革。

  2、海量信息是新媒体具有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在今天,一个小网站每天更新的信息量可能超过一张都市大报。

  3、充分互动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包括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统媒体与线上社区之间的互动。

  4、新媒体的组织动员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那些常常容易被忽视的“小人物”、非主流人群,开始被发动、组织起来。

  二、新媒体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达到3.3亿人,占网民人数六成以上。

  手机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的3.86亿人,网络用户和手机用户数量的迅速扩张,几乎波及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各个角落,全面融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所有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其受众规模大有超越电视观众之势,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却同时也给我们国家、我们党带来一定的政治风险和执政危机。

  1、新媒体对党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信仰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使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像自由市场一样泛滥,在世界范围内恣意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道德遭到各种质疑。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迷惘、道德失范、封建迷信乘虚而入等种种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

  各种政治势力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社区”,找到了自己的阵地,他们常常以评论公共事务来造势,来吸引公众眼球。例如,达赖集团、世维会、法轮功等组织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总是在网上不断地诬陷、捏造、抹黑我们国家,宣扬他们的分裂主张和邪教主张。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思潮的发展,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观点的争论、争吵、争辩将会长期存在,并日趋激烈。

  2、新媒体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挑战——信任危机

  信任是社会的基石。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也荡然无存,社会大厦就会坍塌。网络时代,个别官员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的迟钝、无知、蛮横等,都会在网上被无情渲染;少数官员的腐败、无能、低效等,都会在网上被迅速放大。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个别人、个别现象的一只骨牌被推倒,将即刻影响到整个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传输快捷,很多问题也是真假难辨。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浮躁之风,为了宣泄和释放个人情绪,一些人无风也要掀起三尺浪,哗众取宠。一些群众宁可相信谣言和小道消息,也不相信政府的公开声明;宁可相信负面新闻,也不相信权威人士和正面报道。

  3、新媒体对党的新闻宣传的挑战——舆论引导危机

  每一个网络热词,都是一个社会热点。躲猫猫、欺实马(70码)、俯卧撑等等……,网上一直就这么热闹。这个社会怎么了?一点小事,都可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瞬间传遍全国!

  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和少数党政干部如应对失措,很容易造成危机。

  网络时代,受众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网民可以自己设置新闻议题。新媒体的新闻源头不可控,传播速度不可控,内容真假分散不可控,舆论容易放大也不可控。

  新媒体对党和政府提出新的要求 ,这也是党在新媒体时代这个新的执政条件下的新的机遇。如果处置得当,那就会更好地发动群众(即网民,下同)、组织群众,得到群众更好的理解和支持,从群众中吸取无穷的智慧,更好地塑造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增强党在群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对我们的伟大事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只能使党的形象受到扭曲,使群众对我们党逐渐丧失信心,从而损害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

  三、政府机构设置上的因应之策

  目前,功能比较单一的政府网站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了。在公安部门有专门对付网上刑事犯罪的网络警察,在军队有专门对付网上敌对势力的网军,为什么唯独政府没有一个相应的机构?为此,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专职机构(权且称为“网事局”),是因应新媒体挑战的当务之急。

  那么“网事局”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呢?

  1、信息的传播和收集功能

  应该说目前各级县以上政府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但是政府网站的功能很不齐全,有些地方政府网站内容更是很不全面,很不及时更新。所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我们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切实加强主动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在政府网站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尤其要做好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同时,凡可公开的不涉密文件,都要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重要政策出台后,要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政府在网上传出不正确的信息、作出不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之前,应抢先一步将真实的信息发布出去,以此引导舆论。这是政府网站的最重要功能,也是网事局的首要功能。

  政府网站基本上只是负责信息的发布,包括本地政府的各项政策的发布和通知,对本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的宣传上,还没有及时地上升到web2.0状态上,亦即缺乏互动交流,网民大多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不能把自己的一些建议想法要求向政府部门反映,这样政府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这样如何更好地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群众的智慧呢?如何更好地做到取信于民,还政于民,问政于民,并进而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呢?因此将来的网事局应该包含原有的政府网站的功能,并进一步利用web2.0技术,不断扩大完善与网民的互动功能,包括:在线交流,建言献策,政策咨询,我对市长(或者省长、县长)说,政府首脑网上接待日等。

  2、公文的发送和交换功能

  在电脑网络还不是非常发达的时代,政府部门设置了一个公文交换站,主要负责上下级之间、部门、单位之间文件及公务材料的交换工作。在那里每个基层单位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文信箱,由一名相对固定的公文交换人员定期领取。可以说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先进的做法,省却了不少的邮寄费或者专门的人员投送。但是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这种方式已经变得相对落后了。传统的纸质公文文件传输时间长、成本高。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电子公文”以其传输速度快、易于存档等特点,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未来网事局,可以设立专门的网上公文交换系统,主要用于各单位间的电子公文传输。这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可以非常方便的查阅公文是否被接收单位接收。

  3、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功能

  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处于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公平等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容易动摇的关键时期。中国处于这样的历史阶段,同时还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努力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享,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利益集团和得益人群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加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分裂和污蔑、抹黑等事件不断涌现。近几年,不仅一般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而且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长。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突发事件高度关注,有关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并且将成立专门的机构了解、调查、研究和引导这一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3小时内网上就会出现文字或视频;8小时左右就可能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左右网上跟帖就会达到高潮,形成热点。被称为“三八二十四小时现象”对此,有些地方政府反映非常迟钝,有的网上跟帖都已经到了高潮了,它还毫无察觉,等事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又采取一些消极的或者过激的手段,诸如“躲”“堵”“拖”“抓”等手段,这只能激化网民的情绪,破坏党的公信力。因此,设立网事局,就是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建立网上危机处理机制,由专门的机构专职人员随时密切注视网上的一切有关本地区的事态动向,并及时处置、或及时上报,力求在第一时间把真相告知网民,以免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 辟谣的功能

  2012年4月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了正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因此,有专家称,中国不少网民患上了所谓的“坏消息综合征”。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因此,治理网络谣言,要着力消除谣言产生的土壤。而这正是未来的网事局的一个重要功能。

  5、网民的问政参政议政功能

  如何充分发扬网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党政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网上问政是一个日益被接受的执政新方式。有些领导干部大张旗鼓、前呼后拥式的下基层调查研究,其所得到的调研结果的真实性,有时候可能还不如通过网上所做的问卷调查或者在线交流所得到的结果的真实性。

  利用新媒体问政于民,还政于民,必将成为各级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关注民生、取信于民的重要方式。而这也将成为未来网事局的一个重要功能,有极大的施政空间。

  6、反腐功能

  在反腐败问题上,胡锦涛同志在各种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对广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而在监督的各种形式中,人民群众的监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网民的监督正日趋成为腐败官员十分忌惮的一种监督,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网上监督的成本大大降低,危险性也大大降低,比以往任何时候亲自前往有关单位向有关领导举报、或者写举报信都要便捷得多,快速得多。腐败官员以前那种对举报者的压制封堵,对现在的网上举报好像慢慢不起作用了。现在我国网民有5亿多,对执政党来说,这些数字意味着:有10亿多只眼睛像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在时刻地盯着你、监督着你。09年的躲猫猫事件、浙江出国费用清单事件、深圳林嘉祥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和2011年的天价茅台事件等等,就是网民曝光,揭露腐败失职的有力的证明。

  因此未来的网事局就被赋予了这个反腐的功能,可以设置专门的举报信箱,或者在线交流,或者首长接待日,或者通过网民的发帖跟帖不断地发现、揭露腐败官员,让腐败官员躲无可躲,防不胜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网络中的未知世界远大于已经世界,随着将来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的形成,未来的网事局功能将越来越多,有待开发,其设立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就目前而言,设立这样一个局,为的是使党和政府在信息的发布、传播、收集、过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公文的收发、辟谣、问政于民,反腐败等工作上形成专业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民本化,更加凸显我们党执政的群众性、合理性、合法性,从而使我们国家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更加科学,执法更加民主,国力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文章标题:新媒体时代,政府机构设置上的因应之策初探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xinwen/1623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