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报道中出现了“娱乐化”的趋势、“浮萍式”报道和“主观化”叙事的倾向,民生新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就要坚持平民化视角和公正客观的立场,走出这几个误区。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视角,立场
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肇始于2003年江苏电视台创办的《南京零距离》栏目。该节目以“零距离”接触受众为核心理念而名声大振。随后,北京台《第七日》、江苏台《1860新闻眼》、湖北台《经视直播》、安徽台《第一时间》、杭州台《阿六头说新闻》、陕西台《都市快报》、西安台《西安零距离》等相继开播,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些甚至创造了当地的收视“奇迹”。由于民生新闻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出现“井喷”,导致各台收视率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在同一城市、同一时段出现多档民生新闻类节目,“同室操戈”愈演愈烈。诚然,民生新闻开播伊始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但是,从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催我们深思,教我们警醒。譬如:无序的同质化,过于粗俗化、市井化,题材狭窄琐碎,越位审判,过分强调娱乐功能,一味追求负面报道等等。毋庸质疑,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视新闻持续发展的瓶颈,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带来了负面影响。传媒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受众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失去受众,谈何发展。因此,民生新闻要获得良性发展,电视媒体应突破樊篱,坚守“受众本位”的理念,以平民视角,倾听平民声音,关注平民生活。
民生新闻的生活化、娱乐化与细节化等表现特征决定着新闻的的和制作等特点。因此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也就难免充斥不少琐碎、无聊甚至低俗的内容,既影响受众的新闻审美需求,也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发展。目前,民生新闻在表现过程中出现了“娱乐化”趋势、“浮萍式”报道、“主观化”叙述的现象,只有把握好民生新闻的视角和立场,才能使民生新闻走出报道误区。
一、 要警惕民生新闻“泛娱乐化”的趋势
依照麦克卢汉的划分方法,人类传媒手段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评议阶段、文字阶段、印刷阶段和电子传媒阶段。当下的中国电视新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诸多因素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文明的共同冲撞与共荣下,体现了与传统新闻不同的特征与表现:电视新闻的消费性、娱乐性、可复制性、快餐性等日益凸现,于是,消费本位主义也就日渐占据了意识主流的地位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实用主义与技术至上的观念蔚然成风,电视新闻的娱乐消遣性随之被放置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民生新闻要保持以前的发展态势,就要加大力度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大众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对感官愉悦的渴望超越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整个大环境中,大众的感官享受的最大倾向、拜物倾向、文化泡沫倾向也在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变得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在逐渐变成一个巨大的“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上的特种。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作为电视民生新闻,不但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更要起到对广大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是,蜂拥而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多注重的是“注意力”经济。为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电视媒体不惜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大搞“星”“腥”“性”新闻,偏好于凶杀、婚外恋、一夜情、同性恋等题材的报道;再者就是大量报道无足轻重的停水停电、垃圾堵路、噪声扰民、邻里纠纷等无足轻重的百姓琐事。这些过分庸俗、琐碎、娱乐化的新闻和负面报道已经大大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和宣传的主旋律,一方面削弱了电视媒体的公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使受众降低甚至丧失了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能力。
一些民生新闻在执意追求怪偏奇效果中,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众形象,也日益严重偏离新闻正常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信息流通体已吞噬了个体空间。我们各种最隐秘的事情通过媒介技术向举行仪式一般被公之于众。不再存在涉及禁忌的主题,每一件事情都被曝光,而且每一件事情被议论,不论这些事情是多么的琐碎。
二、 克服民生新闻的“浮萍式”报道
提升新闻品质和品位。除了“泛娱乐化”趋势外,一些民生新闻“浮萍式”报道的缺点十分明显。某些新闻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效果,节目内容琐碎,多为“浮萍式”报道,仅仅流于表面,只浅显的报道事件而已,有些单纯的还原事实,甚至有时是片面的还原事实,只反浮在面上的东西残缺不全地呈现在荧屏上,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阐释和挖掘,缺乏理性思辨和批判的力度,缺乏对类型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剖析。这种对事件报道的不足导致民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使受众缺乏对事件的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的了解。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采、编、播人员为的电视新闻理念多束缚,只关注既发新闻事实,而不去关注新闻来龙去脉、时间背景、意义、社会反响、受众的反馈意见等等,使本来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被浪费,弱化了传播效果和文化价值。我们的很多新闻报道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作追根寻源的“原因解释”,要有“小题大做”的本领,分秒之间能够交待清楚社会现象的事实和根源,那才是新闻“牛耳”的真功夫。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民生新闻都应当进行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报道事件的真正原因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甚至应当在可能的范围内作客观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想法。在此,媒体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媒体作为公众舆论传播工具的职责,对社会和民众都应当有这份担当。同时,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的度,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关注新闻传播的教育和服务功能。民生新闻不仅要在改进报道理念、强化群组开发、经营信息环境方面下足功夫,还要依托科学的市场调查,找准看点、卖点和兴奋点,对重点新闻进行精心解读,对个性化信息进行贴身式服务,努力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和编排水平,要有培养栏目对象的“约会”意识,以实现品牌栏目综合价值的最大化。要坚持“以小见大,折射多彩生活”的理念,特别是对热点社会问题报道要注意另辟蹊径,着眼于引导,帮助人们解惑释疑。总之,民生新闻不是“市侩新闻”,也不是“花边新闻”,不能为追求眼前“收视率”的轰动效应,丧失新闻应有的品质和品位。
以平民化视角报道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既要求采访主体要进行多方面的换位思考,除了要接受电视新闻的收看需求,还要从社会道德和传统理论的角度为新闻事件主体考虑,既要充分尊重事件当事人的各种利益,还要注意采访报道要符合于引导受众舆论心理,避免猎奇、冷漠、渲染等倾向。应当注意的是,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标尺,而是一个整体上以人为本、细节上充满人情味的报道。这就说明人文关怀不仅决定了新闻记者的态度,还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和品质。
普通的民众对于许多事件缺乏深刻了解的渠道,摄像机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受众的“眼睛”替他们探询、记录新闻事件,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民众对事件进行深层次的的了解和挖掘,为民众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架起民众了解、参与社会的桥梁。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生新闻应着重处理好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浮萍式”的报道很难唤醒民众的认知,民生新闻只有作深度报道,才能加强民众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所坚持的平民化视角和立场得以继续下去,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新闻公正、客观公允的立场才能够得到有力的维持。
三、 坚持客观的原则和立场
实际上,新闻本质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是促使“电视民生新闻”火爆的三大法宝。新闻本质规定“民生新闻”的任务是告知、代言而不是劝服,它要代百姓说事儿,说百姓想知欲知的事儿,说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儿;论监督是衡量一个媒体公信力的试金石,“民生新闻”可以充分发挥大众的“群言”威力,匡扶正义,疏导民情;人文关怀是“民生新闻”的终极目标,它既真诚地赋予百姓以话语权,又时时处处体现对弱视群体的关心、体贴和爱护。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所谓舆论即“利益关系相近的的人们对所关注的问题所持的共同意见。”新闻媒介是不可以以自身的视角代替广大民众的视角,同样不要移易自身的立场代替民众的立场。民生新闻是从属于新闻范畴的,因此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电视新闻传播和其他大众传播活动一样,它不仅以信息的视听符号化传播文化的载体,同时也通过多信息所承载的文化传递,影响和改变着现有的社会文化格局。”
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它具有直观性、现场性、及时性等特点,它就具备了对社会现实较高的干预性和参与度,随着电视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介也就较之其他媒介产生对社会的形态、社会心理都具有更直接更深远的影响,对社会、民众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电视新闻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工具,行使着对公众的引导职责。因为新闻媒体承载着舆论引导民众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所以,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坚守自身的文化品格、操守、立场,力求保持新闻客观公允的立场。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新闻采用了主观化的叙述视角,夸大事件,极尽渲染,描述超过了展现事件本身,因此丧失了新闻应有的客观立场。除此之外,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方式存在着的模式化趋向和节目设置雷同化比较严重。
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对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来说,做好节目只是第一步。只有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规模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新闻节目有着良好的收视表现和市场前景,它的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视台应对竞争的长久动力。首先,要根据节目定位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在频道不同时段插播节目形象片和宣传片,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新闻节目。其次,要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策划实施一系列公关活动,改善媒介与公众的关系,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创造条件。最后,建立识别系统,强化节目形象。识别系统有适应、调适功能,统整功能,更新、重建企业文化功能。通过识别系统的建立和推行,节目特色更加明显、理念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