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机关大院整体规划改造实例

所属栏目:新闻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03 09:04 热度:

  新华通讯社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0余年辉煌的历程。新华社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从设备简陋的“窑洞”通讯社,发展成为拥有比较先进的通讯技术装备的世界性通讯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社的社址也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从江西瑞金,历经瓦窑堡、保安城、延安、西戍、西柏坡,辗转迁移,于1949年9月26号,进驻现在的总社机关大院。新华社总社大院位于宣武门西北角,南临宣武门西大街,西临佟麟阁路,北临头发胡同,东侧是居民房及部分单位用房直至宣武门内大街。总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区仅占2.7万平方米,约为总用地的39%;从49年到现在,总社大院共进行过三次业务办公用房的建设,1956年翻建了工字楼,1967年建成了报刊楼,1990年新闻大厦竣工投入使用。此外,机关大院内也经历过六次较大的办公附属用房及住宅楼的建设,如1956年前后,建成了集体宿舍1、2、3、4、5、6、7、8号楼,1978年建设了大食堂,1985年建设了招待所,1988年建设了卫生所,1989年建设了三叉楼、二叉楼及新一楼,1998年建设了部级干部住宅楼,并于2001年维修改造了大礼堂并将院区的道路及地下管线进行了全面改造,院内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比较大的改观,但终因一直没有将整体规划作为主导,致使现大院呈现出零乱的状态,主要问题是:
  功能分区不明确:办公与业务占地面积偏小,与生活区的分区不明确,建筑布局散乱,缺乏空间感和层次感。
  交通流线不清晰:院内交通不通畅,生活区与工作区都存在车位数量不足,停车混乱的问题。
  内部环境不优美:绿化面积偏少,工作区与生活区都缺乏集中绿地,缺乏活动的空间和场所,院区内有效用地十分紧张。
  外部空间不开阔:外部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周边土地有被房地产商抢先开发的可能。
  目前新华社的业务用房已经明显不足,特别是通信技术用房十分紧张,已经束缚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业务用房的环境和布局也难以适应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
  新华社机关大院需要制定一个既符合时展又切实可行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蓝图,以适应新华社事业的长远发展。
  规划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新华社的建筑文脉;体现规划建筑对于城市建筑的尊重、与城市建筑的融合;体现生态化与人文化的理念;满足新华社近期及长远发展的需求,为新华社作为现代化的国际通讯社提供坚强的硬件保证。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华社总社机关大院规划纲要,作出规划方案,并请北京市的规划及建筑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评审,汇总各方专家意见和新华社各方面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化,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规划用地范围
  头发胡同以南、宣武门内大街以西、佟麟阁路以东、宣武门西大街以北所围成的区域,其中在紧邻摄影部业务楼东侧有一条15米宽的市政规划路抄手胡同,将此区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在东部区域的最南端,是北京市规划的地铁4号线出口广场,东部区域的其余部分又被抄手横街分为南北两部分。不包括地铁4号线出口广场的占地面积,新华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3200平方米。
  二、规划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1、拟拆除建筑:工字楼、口字楼、热力站、浴室、食堂及原集体宿舍3、4、5、6、7、8号楼;现招待所在规划方案全部实现后拆除。
  2、保留建筑:新闻大厦、报刊楼、图书馆、圆楼、礼堂及高层住宅楼。
  3、拟新建建筑:
  综合业务楼: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职工餐厅和室内活动场地,餐厅可满足3000人同时就餐,室内活动场地包括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健身等场地;地下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地下车库及热力站,可提供停车位1000个。综合楼位于西部地块的西北部。
  多媒体大厦:地上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为行政办公、网络、音像、多媒体数据库等业务技术用房,地下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设备用房、停车场及人防;多媒体大厦位于东部地块的东北部,是新华社总社又一标志性建筑,
  信息大厦: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位于东部地块的南部。
  招待所: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东部地块的北部。
  三、功能布局
  1、新华社大院由东向西,依次为城市开放型办公区、封闭管理办公区、职工居民公共活动区、居住区四大功能分区。其中,招待所与信息大厦位于宣内大街与抄手胡同之间,这两项功能较之其他建筑更为城市化、外向型,并与新华社大院的联系相对松散。
  2、封闭管理办公区位于大院的东段,包含现有新闻大厦、图书馆、报刊楼及新建的多媒体大厦。这类建筑安全性非常重要,在管理上要求与外界相对封闭。
  3、居住区位于大院的西端,该区朝向西侧佟麟阁路有两个独立的出入口,而且与东段工作区要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4、在封闭管理办公区和居住区之间创造一个公共活动区。该区以几个保留现状的建筑为主,包括礼堂、圆楼等,新建的综合楼置于该区的北端,此外还安排若干活动球场。该区因具有公共性而作为自然过渡区,巧妙的将办公区与生活区分开,使这两个区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同时,公共区在大院中位置居中,满足了东、西区能共同到达的服务半径。
  四、空间布局
  1、如何尊重和保护大院中历史文物建筑,一直贯穿在本规划设计之中。在未来单体设计中,立面风格和色彩可以寻求与老建筑的和谐,但在规划阶段,对于历史文脉的尊重重点反映在空间关系、尺度关系和比例关系上,通过新的空间整合,使新华社历史文化建筑更为突出,彰显出历史文化沉淀的魅力。
  2、本方案最为重要的设计特点——在空间序列上确定新华社两条垂直主轴线及两条辅轴线。主轴线以图书馆为轴心向东引发出多媒体大厦及信息大厦,并将内院广场与城市贯穿起来;从轴心向南,透过内院广场的柱廊空间,与新华社南入口广场空间贯穿为一体。一虚一实两条主轴将新华社主要工作区统一了起来。
  在两条辅轴线中,其中一条从新闻大厦向北,贯穿内院广场,将新闻大厦北入口、多媒体大厦西入口贯穿一体,使新闻大厦并未因新区的出现而被忽视,它依然高高占据着新华社主导的位置;另一条辅轴南北贯穿礼堂、圆楼的中心线,引发出北侧新建活动中心与食堂的建筑入口关系。四大轴线不仅整合了零乱的空间,而且从城市设计角度限定了新建筑的位置。
  3、院落布局的整合,既是建筑实体的整合,也是室外虚空间的整合,建筑体与其围合的室外空间共同形成“院落”。规划提出三大空间概念,即主入口广场空间、内院中心广场空间及城市广场空间。
  其中内院中心广场空间是三大空间的核心,其不仅是另外两大广场空间的交汇,又使新老建筑在此共融,为它们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舞台。
  4、多媒体大厦及未来信息大厦的出现,对于本地区城市空间有着巨大的影响。规划认为,在城市中,不能因为新建筑的出现,而影响新闻大厦的主楼地位,以及东侧教堂的历史地标地位。因此新建筑在外观上应以非常内敛、谦虚的特征面对历史,面对城市。
  五、道路系统规划
  1、将原有居住区两条东西向机动车路扩展为7米宽,向东打通,与多媒体大厦西侧路形成内院机动车交通环路;其中西南门的道路向东直通城市规划路抄手胡同,并增加大院东出口。整个系统简明、通畅,并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保证路面下的市政管网设施不被破坏。
  2、将院内原有两条南北向主路与头发胡同接通,增加两个北部出口;
  3、将圆楼与礼堂之间的东西向道路,改为步行路,使院内环路之内为纯步行系统,实现新华社大院核心部分的人车分流。
  六、机动车停车规划
  1、根据新华社大院的功能分区,考虑将职工及住户的私车与公务用车分别放置,即在居住区和办公区分别设置地下车库。
  2、充分考虑目前的车辆数及未来汽车拥有量增长的趋势,地下车库设计时预留机械停车的条件,近期内考虑自然停放,待自然停放不能满足需要时增加机械停车设备,解决停车问题。
  七、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工作区绿地广场采用人工化规整手法,在其中关键处点缀雕塑、水池、喷泉、树木,塑造新华社新区的现代化气质。
  2、居住区绿化采用自然手法,并划分出儿童活动、老人活动、社区活动等不同功能分区。塑造自由、质朴的生活氛围。
  3、中心绿地广场是整个大院的核心区,所有景观手法,起到既烘托图书馆建筑的作用,又成为多媒体大厦的入口广场空间,该场所几乎与所有的空间相沟通渗透,并一直流入至多媒体大厦室内空间,实现室内外景观的有机融合。
  目前,新华社建设的序幕已经开启,新华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绘制崭新的画卷,新华社在记录民族辉煌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辉煌。不久的将来,一个体现现代文化、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华社将矗立在世人面前。

文章标题:老机关大院整体规划改造实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xinwen/1188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