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建筑遗留的学术著作以及15世纪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少,给中国古建筑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从流传下来的大量优秀文学、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中探索收集有关建筑的科学技术信息,也是一条研究中国古建筑不可或缺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文学艺术与建筑学;建筑人文学
建筑学是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但是中国的学术传统并没有把建筑看成一门独立的学问,特别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君子不器的影响,不愿意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所以留下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著作非常之少。而以木材作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又很难长期保留,15世纪之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缺,因此研究中国古建筑非常困难。很多专家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角度出发,除了从方方面面的文献、典籍著作中寻找建筑信息之外,也从流传下来的大量优秀文学、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中去探索收集有关建筑的科学技术信息。这也是一条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正确途径,毕竟建筑学和文学艺术是互为一体又相互补充的。
美学家宗白华在论述不同民族的美学特点时说过,“古希腊人对于庙宇四周的自然风景似乎还没有发现,他们多半把建筑本身孤立起来欣赏。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是通过建筑物,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这样的诗句多得很,像‘凿翠开户牖’(杜甫),‘山川俯绣户,明月近雕梁’(杜甫),‘檐落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山翠万里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许浑)。都是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1]毫无疑问,这些诗句给宗白华先生提供了丰富的建筑学信息,这些诗句之于建筑学的意义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中国古建筑的空间设计(也包括现代建筑)强调室内外环境的互相渗透和延伸;第二个层面是中国古建筑(尤其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设计运用景物移借的手法,窗(牖)、门(户)其实都是景物移借的视窗画面。下面就以宗白华先生提到的杜甫为例来探讨一下杜诗的建筑思想。
说到杜甫,我们知道的都是作为诗圣的杜甫,而作为建筑学家的杜甫就鲜为人知了。之所以被称为建筑学家,必须具备两种资质,一是有正确的建筑主张和观点,二是有丰富的建筑实践经验。杜甫的建筑思想和主张是非常先进的,而且具有丰富的建筑实践经验。就在他的浣花溪草堂被肆虐的秋风吹破之后,他悲壮地对天呼号,向世人宣布了他的建筑主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
杜甫提出的建筑政策是居者有其屋,充满人道主义精神,这和1996年伊斯坦布尔世界城市高峰会议发布的人居宣言中提出的“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的目标是一致的,而杜甫的主张的提出却早了1300年。杜甫对建筑——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这件大事比任何一个人都耿耿于怀,分析原因,与杜甫的艰苦的人生经历有关,更主要的一点是与他的爱国爱民的仁者之心有关。由此联想到当今中国的房地产大亨们,尽管他们只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当于西方资本家用100多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资本积累而成为亿万富翁时,房价仍然在节节攀升,天下寒士何时得欢颜?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无定,从二十一岁离家漫游,到三十五岁才在长安谋一小官,得以安居十年。四十五岁又逢安史之乱,再次携妻将雏,四海飘零,有一年他竟然搬四次家,“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四十八岁(公元758年)流落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选择离成都5里左右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处草堂,杜甫全家养鸡种菜,栽树种果,摆摊卖药,历尽人间辛苦。据郭沫若考证,杜甫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地经营草堂70余处,都是亲自选址,亲自设计,亲自筹备材料,亲自施工,而今留下来的成为文化旅游胜地的只有成都浣花溪草堂。该草堂于公元760年建成,其间杜甫曾外出探访朋友顺便采购药品,于764年返回草堂,因为有了暂时得以安身立命的居所,心情不错,所以挥笔写了《绝句》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浣花溪草堂位置背对成都城郭,坐西南而面东南,浣花溪汇合其他数条小河,注入长江,西南方向正是常年积雪的岷山,站在门前抬眼望去,可以想象:长江东下,千帆竞发,直达东吴的壮观景象。这首优美的绝句,提供了如下的建筑信息:一是和谐生动的生态环境,青天、白鹭、黄鹂、翠柳,色彩鲜明,生物多样;二是建筑空间开阔,视野辽远。由于门窗的借景而使空间的内外远近互相融合为一体,形成令人心旷神怡而又幽静的居住场所。杜甫建屋,特别注重选址,他说“平生性放诞,卜居必林泉”,卜居者对住地选土相地也,非有林有泉处不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自来自去堂前燕,相近相亲水中鸥”,“万里桥西一草堂,白花潭水即沧浪”,杜甫追求的是恬适、宁静、鲜活生动的生态环境。杜甫建房还有一个特点是就地取材,顺其自然,对自然材料不滥加砍伐,施工时听不到斧砍刀剁声“洗然顺所适,此是代加餐,寂无斤斧响,庶遂憩息欢”(杜甫《营屋》)。杜甫的建筑思想和现代一种建筑思潮——有机建筑论非常吻合。有机建筑理论把建筑看成有生命的个体,人和自然能够相互融合,此种理论的创始者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建筑师富兰克林•赖特(1867~1959),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是匹兹堡附近山上的考夫曼住宅,也叫“流水别墅”,该建筑位置在一个背山临水处,赖特不忍心破坏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而在溪水中设计四根很粗的立柱,在柱顶搭建一块很宽大的钢筋混凝土板,在板上依山势再建房子,尽量利用就地材料。盖好之后,在客厅壁炉旁仍保留一块自然巨石。流水别墅的成功之处在于“得其所而遂其形”,成为有机建筑的代表作。其实这种所谓有机建筑,杜甫在1300年前就亲身实践过。
成都浣花溪草堂临水而建,浣花溪有时涌高浪大,因此杜甫在草堂前建有伸入水中的水榭。水榭前还有一段栈桥并安装木栏杆,可以走到水中间俯临观水,又可凭栏远眺,不幸的是栈桥被一次突发的大水冲毁(见杜甫:《水槛遗心二首》)。浣花溪草堂和流水别墅在巧妙利用自然环境方向并无区别,只不过现代建筑用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而已。
不幸的是浣花溪草堂被一次特大秋风摧毁,杜甫非常伤心,但他关心的则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寒士。伟哉杜甫,千古仁者也。杜甫具有的儒家的仁爱之心,成就了一个千古诗圣和世界文化名人的杜甫。除了儒家思想之外,杜甫在贫困潦倒的境遇中仍然保持恬淡、宁静、平和的心境。“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杜甫《赠卫八处士》),在荒山贫屋中能完善人格的自我修炼,追求一种超脱自我的精神层面,充分说明杜甫的哲学信仰中又有道家思想情愫。他对建筑的规划设计原则就是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体现。无独有偶,赖特也非常崇拜中国道家思想,据说他的书房中经常放着老子的《道德经》,随时阅读,赖特曾对杨廷宝先生①说,“你回国之后,如能遇到辜鸿铭先生译的《老子》给我寄一本”。赖特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清末时来过中国,会见过当时的“文坛怪杰”辜鸿鸣教授②,他的有机建筑思想可以被认为是中国道家哲学在他思想中的折射。[3]
中国以农业立国,木材属农产品,被当作传统建筑材料是顺理成章的事。木材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甚至缺点多于优点。对震灾(当然榫卯结构也有较强的抵御地震的能力)、风灾、火灾、腐蚀的抵抗性能差,所以中国古代建筑长期保留下来是很困难的,再加上历史上封建王朝改朝换代都要对前朝的宗庙社稷及认为不吉利的遗物一律付之一炬,如项羽对秦始皇的阿房宫以至咸阳的宫殿,金兵对北宋的大内和艮岳(宋朝建的内宫和园林)都一把火焚之。当然也有例外,如隋唐和明清,它们对前朝的都城和宫殿不那么憎恨,不仅保存下来而且加以维修和扩建。历代封建王朝虽然都提拔一些能工巧匠来担任负责都城皇宫建设的官员,但这些人政治地位不高,仍然是匠人、梓人,也很难名垂青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上或学术领域里,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问,所以关于建筑技术的著述当然少的可怜。所以现代人研究中国古建筑依靠考古或从其他非专业的史料、文献典籍寻找资料,也包括从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的文学和绘画中寻找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也需要更多人关注并投身其中。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
[2]《唐诗三百首(彩图版)》[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96.
[3]张家骥.《中国造圆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33.
[4]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3.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5.
[6]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8-49.
[7]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8.
[8]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