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已成为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微信自媒体化与社交分享平台相结合的强效传播机制驱动下,一场人际交往模式的变革正在逐渐展开。撇开微信的即时性、强关系连带、个人媒体化等自身固有优势外,微信发展的迅猛势头更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模式变革的深层原因。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渐趋消散,都市化的社会整合模式逐渐确立。社会转型要求人际交往模式进行重新整合,民众需要寻找新的集体归属。此时,带有强关系连接的微信交流平台的出现正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需求,从而在短时间内被广泛接受。但值得警醒的是,微信的半匿名性和去个性化等潜在特征.给社会转型时期,情感需求尚未找到适当归属的民众带来的人际交往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社科类期刊投稿,微信,传播机制,人际交往模式,变革
一、微信的传播机制
微信作为即时网络的代表性产品,融即时性、社交性于一体,自2011年1月21日问世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用户注册数超过3亿,创造了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全新记录。微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庞大的规模,与其自身的依托优势是分不开的。
第一,微信以强大的移动互联功能为支撑。微信的潜在用户是网民,而我国网民数量巨大,并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使移动互联功能深入日常生活。与传统PC相比,智能手机将移动通讯的便携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进行了最大限度融合。数量巨大的网民用户,覆盖广泛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为微信的生存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二,微信以具有较强黏贴性用户的社交网络为基础发展平台。微信是腾讯公司继QQ之后推出的又一强势网络应用。QQ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一款即时通讯聊天工具,目前其注册用户数超过10亿,活跃用户数超过6亿,已经构建了黏贴性很强的成型化关系网络。微信的主要目标用户是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就经常使用QQ,他们对于QQ熟悉程度很高,与QQ相比,微信在操作上更加简单快捷,加上腾讯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用户的认可并非难事。
与其他网络交际产品相比,微信的传播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信的传播主要以点对点的方式,传播范围主要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之间,传播的内容对陌生人是屏蔽的,也只有圈内好友能看见。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又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插件,比如可以接受腾讯新闻、腾讯微博推送的信息等等。但无论在发送信息数量上还是在推送频率上,微信仍然与微博的点对面式的大众传播功能存在很大差别。从传播功能上看,聊天功能与自媒体功能是微信网络应用的两个主要方面,而这两大功能又集中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好友之间互传、朋友圈内分享以及公共信息平台推送。
所谓好友之间互传,是指通过微信添加的好友之间点对点聊天的双向信息传播方式。好友的来源一般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通讯录、QQ好友以及通过扫一扫(扫二维码)、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查找到的相对陌生的用户。一般而言,好友数量可以多达几百人,所进行的点对点聊天方式与手机短信交流类似。
所谓朋友圈分享,最能体现微信的自媒体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传输终端查看好友的动态,也可将图片、照片和生活感悟发送的朋友圈同好友分享。微信在朋友动态下设置了“赞”和“评论”两项,而其中朋友动态的评论内容只有评论者与被评论者共同的好友才可见。只是其中任意一方的好友无法看到这一评论内容。微信不支持转发朋友动态,即使复制之后,粘贴在自身动态栏中也不显示“原创”用户的用户名,且使用范围也只限于发送给好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微博等等,传播范围始终很难超出微信好友的范围,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公众性传播。
所谓公共信息平台推送,是指微信用户作为信息接收终端,在安装有关插件的前提下,能够接收腾讯网站以广播方式推送的新闻和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相关信息以及腾讯微博的更新消息。用户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在好友圈内进行简单的讨论和点赞交流。
微信的自身设置的多重信息扩散壁垒,大大削弱了其作为公众平台的传播能力,决定了它无法像微博那样形成多级链条式的扩散传播方式。
二、微信引发的人际交往模式变化
1.人际交往时空概念发生变化
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给人际交往模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人际交往的时空变化。以往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以face-to-face来完成的。如交谈、书信、电脑、电话等。而网络媒体的运用使人们的即时交往活动不再受到现实世界的时间、空间限制,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对人际交往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加入了中转环节。对于微信而言,用户的基本交际模式演变成为:用户―手机――用户。数量庞大的微信用户如同一个个的综合信息收发点,分散在各地。这些一个又一个既可独立.又可串联的信息中转站,形成了巨大的社交网络。这个网络突破了国籍、种族、性别,使人们的交往不再局限于血缘、地缘、业缘等诸多现实交际条件的限制。在微信的交流环境中,物理空间开始变得无关紧要,时间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进行重新定义。
2.人际交往质量提升、信息量增大
传统的交际模式大多仅停留在二维空间之内,比如电话传递的是声音、书信传递的是文字等等。电脑视频聊天的兴起,将影像与声音结合起来,丰富了用户体验,是交际方式的巨大进步。但这种交际要求很高,交际双方需要同时拥有电脑和摄像头、双方必须在有网络信号覆盖的环境等等。微信的使用延续了电脑视频聊天的特点,同时兼有手机的便携优势。微信的视频和语言功能不仅可以在有WIFI信号的地方使用,而且支持手机移动互联功能,只要手机信号能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如此就基本上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即时视频通话的可能。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发送数字信号进行的微信交流,很可能是非同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交流的连贯性,用户除了可以即时通话之外,还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查看好友留言,在交流时间的选择上更加人性化。除此之外,微信交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人们交际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还可以发送图片、视频、网页的超链接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增加了用户交际的信息含量,使用户之间的交际更加畅达,提升了用户之间的交际质量。
3.人际交往圈更有凝聚力
在微信的这种传播机制之下,除了时间、空间变得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要之外,血缘、地缘、业缘等诸多交际要素也不再是人际交往间必不可少的,相反更具包容性的网缘逐渐成为社交网络中新的联系纽带。跨越了诸多现实因素的藩篱之后,相同兴趣、爱好,相似生活目标乃至人生感悟的人们逐渐聚集到了一起。这些意趣相投的微信用户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更加深入,更能满足交流者之间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的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人际交往圈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4.人际交往拓展变得容易
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人们对信息的占有变成了刚性需求。人们要尽可能广泛地收集、传播、处理信息,每个人作为一个综合信息收发点,要不断拓展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拓展社交范围成为必然要求。相对于微博点对面的不平等交流方式来说,微信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方式,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新的、有效的交际圈。从微信的传播机制可以看出,虽然它对消息在更大范围内扩散设置了一些壁垒。但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的传播路径设计既有效地维系了熟人社交的强关系,同时也支持了某些弱关系社交圈的拓展。扫一扫(扫二维码)、摇一摇、漂流瓶等结交陌生好友的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它们的趣味性仍然让众多微信用户乐于尝试。
人际交往的前提是了解和信任。在中国人情文化的背景下,网络交际很多情况下具有暂时胜。即使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再投契,短时间建立起来的交际关系,仍然是十分脆弱的,很难实现获取有效信息的目的。而与一般网络交友相比,微信的半匿名性就显得真实可信了许多。微信与QQ、微博、手机通讯录等多种与用户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微信好友之间互相了解提供了多种渠道,这是微信半匿名性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微信负效应的来源之一。但不管怎样,微信的这一特征在扩展有效信息来源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半匿名特征使得陌生用户在交流前,彼此之间就可能会有一些大致的了解,使得交际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更容易寻找到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更利于实现交际范围的有效拓展。
三、人际交往模式变革的深层原因
1.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生产力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生活空间。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得以极大提高,为人们拥有更多社交时间提供了可能。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便捷、快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满足了人们延伸活动范围的心理需求。马歇尔・麦克卢汉说,“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了人类的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态。……媒介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而中介正是媒介最基础的本质,这种中介处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现实之间,媒介和人体的器官、中枢连接起来,并向外扩展,形成对‘人的延伸’。……而人类自身器官的任何一种延伸,即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都会导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可否认,微信这种“媒介”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延伸”,这种变革是通过信息数字技术来实现的,然而,人们社交范围的拓展恰恰也正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克莱・舍基曾提出,“由于社会性的软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变得粘性,湿乎乎的存在。在湿的世界里,人们不再像机关、工厂那样永远地靠正式制度强制待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微信的传播机制紧密贴合了社会交往的这一粘性、湿化趋势。如果说对信息资源的大量占有是信息时代的刚性需求的话,那么微信能够迎合信息时代下人际关系需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性化。信息时代带来了社会性软件的不断升级,微信就是其中之一。E・卡茨说,“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那么微信的使用过程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融入的心理需求,随着微信用户群的不断壮大,微信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2.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关系重新定位
传统的交际网络中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利用亲属、亲族关系为标准来划分交际范围。这样形成的交际圈相对封闭和简单,人们基本生活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中。在都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这种熟人社会关系被打破,开放式的院落被封闭的公寓所取代,“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助式邻里关系被城市改造、拆迁等社会原因涤荡无存。个人的交际圈子不再是以亲缘、伦常为次序划分的亲疏远近:而是变得复杂而开放,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同学关系等等在一个人的社交范围内被划分成了许多不同圈子,这些圈子可能会部分重合,但更多的是互不干扰。人际交往的复杂化正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表现。微信的应用恰恰是将这些交际圈具体化的过程。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使一个用户可以设置多个朋友圈,也可以加入多个朋友圈。用户在朋友圈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分享,同时对不是好友的用户还做了适当的信息屏蔽,满足了现代人际交往圈复杂化和多个交际圈互不干扰的现实需求。
社会转型带来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适应性,但是在个人社会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现代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运作方式给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自我,认识他人的机会,使得个人社交圈实现更理性地拓展,使得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不断趋于完善。
3.社会整合方式的变化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对中国来说。从传统的乡村社会的社会整合模式向现代城市化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经历。乡村社会的整合方式除了社会上层多重而复杂的权力关系互相制衡之外,民间自有一套自下而上的文化整合方式,这种民间文化整合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它通过熟人社会关系中 “公序良俗”的群体共识,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调节和维系着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 然而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乡村社会整合模式被不断消解,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民间“公序良俗”和民俗活动逐渐失去了维系人际交往关系的作用。失去了熟人社会中原有的集体归属感,人们亟待寻求新的集体归属,微信的适时出现正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它打破了交际的时空界限,在交友模式上以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纽带。这对于民众而言,由社会整合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应,在微信交友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乡村社会整合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象征着村民群体的日趋消散,而这种消散却很可能在网络的朋友圈中得到别样的重生。
四、微信给人际交往带来的负效应及治理
1.过分依赖易导致相关心理疾病
“手机依赖症”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具体表现为若手机没带在身边就会心神不宁、情绪焦躁:做任何事情过程中,总是会时不时翻看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信息更新;甚至对自己手机铃声产生幻听等等。
上述“手机依赖症”的症状多发生在青年白领女性、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中年男性和学生这三类人身上,而这一人群恰恰正是微信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一部手机基本上可以囊括一个人的所有交际圈。人们热衷于用微信与外界保持随时联系,从而得到集体归属的心理满足,借助于团体交流来确认自己的定位,一旦手机不在身边,人的潜意识里就有产生一种不安,担心自己被团体所遗忘。因此,“手机依赖症”同手机的方便、快捷一起“捆绑销售”给了用户,而微信在手机应用上的诸多优势无疑加剧了“手机依赖症”的发生。
习惯使用微信的用户,通常会不时查看手机,或是被手机推送消息所提醒。为此,人们经常陷入一种持续的 “多任务”状态,思维不断被打断,注意力很难集中,思维难以深入。微信传递的咨讯一般比较简短,片段性强.很多手机用户放弃了阅读,而更乐于从手机里,以快餐的方式获得知识。由于阅读碎片化逐渐成为习惯,极易导致人们的阅读能力下降,对于逻辑思维缜密的信息材料会出现阅读困难、理解障碍等问题。此外,随着人们在线时间的不断加长,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律极易被打乱,导致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
2.大量的垃圾资讯充斥网络
微信发展的风生水起,让很多商家看到了微信背后的无限商机。一时间大量的产品广告、推销信息如同垃圾邮件、垃圾短信一样充斥着微信网络。然而这些只是垃圾资讯之中的一类。综合来看,微信中存在的垃圾资讯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骚扰性”,多为一些无聊的恶作剧和公共平台推送的非用户需要的产品广告:第二类是“欺诈型”,这类信息多是骗取用户钱财,如中奖信息、冒充熟人借钱、冒充房东骗取房租等等;第三类是非法广告,比如出售黑车、麻醉枪、售卖发票等等;第四类是误导用户安装不必要插件,订制不需要的公共平台推送信息等等:第五类是“诅咒型”,这类信息多是为了让更多用户转发,而以诅咒内容相威胁,使接收者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转发行为。
这些垃圾咨询严重污染了微信以人际沟通为宗旨的网络环境,部分心怀叵测的不法分子更以此为契机,进行网络欺诈、误导民众、制造混乱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关部门务必严加防范。那些以营销为目的的商家虽并未违法,但其推送的非用户所需的产品广告,同样让人们不胜其烦,如果不加以治理会导致微信用户体验满意度下降,活跃用户减少,导致微信走向日渐衰落的死循环。
3.半匿名性带来安全隐患
与其他网络社交平台相比,微信具有半匿名性的特点成就了它拓展社交圈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泄露、道德失范等安全隐患。
微信之所以被称为是半匿名性,是因为它与手机通讯录、QQ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微信中可以了解到用户的一些真实信息,比如本人的照片、QQ号码、网络信箱、行踪以及好友的姓名等等,如果用户对个人隐私失于防范,或者是盲目添加好友很可能为不法之徒提供可乘之机。
此外,网络社交普遍存在去个性化的特征。去个性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失范。微信交友也不例外,在虚拟网络中,个体不必小心谨慎地维护现实中的个人形象和身份地位。在没有明确的社交规则和秩序的制约之下,道德的自我弱化成为常态。不为失范的行为负责、不顾及他人感受和个人形象而为所欲为……微信成为部分崇尚“快餐式社交”的人填补心灵空虚、排解苦闷的一种途径,而这些人便成了伤害他人的“定时炸弹”。
4.社交圈的强连带与弱连带之间处理失当
现代人的社交圈是多元而复杂的,除了与身边人的强连带关系以外,还存在着辐射周边的弱连带关系。从连带关系的定义上看,强连带关系应该是团体内部交叉互动最为频繁。传递信息最为畅通的一种连带关系。现实社会中多体现为亲属关系。而弱连带关系则是团体与团体间的连带关系,如团体中的某一特定个体与另一团体中的个体具有连带关系,则讯息可藉由此一连带关系而来进行传递。在强连带中个体的关系型态属于比较亲密或是彼此互动频繁的:而在弱连带中的连带关系便显示为较为疏远且是互动性不强,甚至只是曾经认识或是曾经见过面而已。
然而由于微信的介入,现实生活中的强连带关系和弱连带在人际交往中时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状态。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家庭聚会的过程中,亲属之间交流不多,相反每个人都捧着手机不时收发讯息。类似的情况在同学聚会、同事聚餐中更为常见。很多人与身边强连带关系的群体近乎“零交流”,而与虚拟网络上相隔千里、甚至有的都未曾谋面的弱连带关系群体频繁互动,将社会交际的重心都放在了虚拟的网络之上。忽视了对身边人应付出的关爱,错过了享受亲情、友情的机会。久而久之,这样的个体在现实的社会交往中会变得越来越孤立和自我封闭。
5.影响青少年的交际沟通能力
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谢菲尔德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他所调查的青少年中,有7%的人说,自己曾因为手机丢了工作,或是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手机内容的包罗万象容易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但青少年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玩物丧志;同时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正式确立,在弱控制下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长期沉溺于微信网络社交的青少年,将无法适应现实社会中复杂的人际交往规则。微信简短、片段化的交流习惯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很难理解精确、复杂的表达内容,同时也很难用准确、恰切的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想法,在现实社会社交中的产生一种交流和沟通的障碍。
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问题产生,微信也是一样,如何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而限制其负效应,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实现。第一,要完善立法机制。当下单独针对微信的法律法规尚属空白。应建立完善的立法机制,对微信聊天内容是否可作为司法证据。微信知识产权维护等的问题予以明确规范。第二,政府要加强监管。平衡互联网企业与电信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微信营造绿色、健康的沟通环境.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问题应有必要的把控和强制管理。对于垃圾信息设置必要的过滤、内容分级和举报措施。第三,加强道德规范和自律机制。微信运营商应该严格控制微信营销的数量,保持微信的沟通本质。加大公众素质教育。提升网民的宏观理性。第四,进行积极的文化引导,摆脱手机依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宣传引导,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引导他们合理支配时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总之,我们要根据微信的特点,借鉴国际经验,加强网络自律,营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全面提高用户的道德文化素质,以多方合力共同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