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蔡智恒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至今,十余年间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一度达到了与传统纸质文学分庭抗礼的态势。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体现出了文学发展的新趋势,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值得我们注意的元素。中国的文学历史源远流长。就言情小说而言,从古代至当代,除唐朝时出现过“一男一女”的爱情模式,基本上都是“一男多女”的爱情模式。
摘要:在网络文学中言情小说这一类别里,男配角呈现类型化特征。这类形象是“厄勒克特拉情结”下的产物,在小说中作为男、女主角爱情的辅助元素促进女主角形象的成长、蜕变。这类形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原因。
关键词:文学期刊投稿,网络文学,男配角,精神分析
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言情小说,“一男一女”的爱情模式才重新渐渐成为主流。而在现今网络文学中的言情小说,爱情模式则主要表现为“一女两男”的三角恋结构。这种三角恋结构典型表现为:无论男女主角间的爱情是何种形态、如何变化,男配角都被塑造为“得不到女主角的回应而仍旧一往情深”的痴情形象。这种类型化的表现却在读者接受上有令人吃惊的受欢迎程度,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也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新文学形态的了解。笔者欲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探究这一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与背景。
一、形象本体特质与影响分析
这类男配角共同特点之一即专一。无论女主角是怎样的性格、做了怎样的事情、遭遇到
了怎样的变故、对待他是怎样的态度,他都不离不弃、无怨无悔地深深爱慕着女主。只要女主角的一句话,他们愿意赴汤蹈火。哪怕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和其他女子在一起,他们内心仍然会念念不忘、为女主角留下一席之地,甚至仍然等待着女主角的“回心转意”,更不必说拒绝女主角的任何请求了。这类男配角的特点之二即无私守护。他们爱慕着女主角,但是对女主角却并没有占有的欲望。一旦女主角明确表示或表现出对男主角的爱慕,他们就会退到一边默默地关怀、保护着女主角。在男女主角发生矛盾而冷战、分离时,他们也不会趁虚而入,只是守护着女主角直至男女主角重归于好。甚至为了“女主角的幸福”而努力帮助男女主角排除万难。为了不造成“女主角的困扰”,部分男配角甚至从未表达过自己的深情,放弃了为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
在容貌和才华上,这类男配角大多和男主角不相上下。不是一表人才,至少也是眉清目
秀;不是才华横溢也是能力出众。而在地位或家世上,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和男主角旗鼓相当;另一类是女主角的青梅竹马,虽然不是豪门大户,但也拥有一定的资产或者地位。他们基本上和女主角关系良好,超越了普通朋友,是女主可以信任、倾诉、甚至依赖(一
般来说是女主角不愿意)的对象。他们可能为女主角付出了很多,比如自己的财富、地位、名声、时间、甚至生命,但是他们的痴情付出除了成全男女主角的幸福和自己的黯然神伤之外,基本上得不到任何的其他回报。以至于网络上存在这样的评价:“男一号是给女一号爱的,男二号是给所有人爱的”、“男一号是用来发展剧情的,而男二号是用来疼爱的”。这类男配角形象可谓是广泛存在。就言情小说领域的“四小天后”的创作而言,如桐华代表作《大漠谣》中的角色孟西漠;寐语者作品《衣香鬓影》中的薛晋铭;匪我思存代表作《寂寞空庭春欲晚》中的纳兰容若等。就言情小说领域的“六小公主”的创作而言,如辛夷坞代表作《山月不知心底事》中的叶昀;李歆代表作《秀丽江山》中的将军冯异;顾漫代表作《何以笙箫默》中的应晖;金子代表作《梦回大清》中的四王爷……此外,这类男配角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相关的小说文本被大量地改编成电视剧,如《兰陵王》中的宇文邕,《美人心计》中的刘盈,《最美的时光》中的陆励成,《泡沫之夏》中的洛熙。
二、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现象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类男配角形象亦有其产生发展的土壤。专一、无私地保
护着女主角,希望女主角能获得幸福,这份感情长久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接近的即是父爱。父亲在对待自己的女儿时的感情无私、深厚,往往终其一生而始终如一。而普通异性间的好感则往往是荷尔蒙作用下的结果,短暂、易逝,且往往并不那么纯粹,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若运用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解释,即“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借“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一概念,指代女性与生俱来的、无意识地依恋父亲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社会规则等压制,没入了潜意识之中。“厄勒克特拉情结”发生于女性的童年早期,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结”会逐渐地被转移或是突破[1]。有学者这样表述: “童年时代与父母相处中发生的情感具有相当大的模拟力。这些印象中总有点什么东西永远伴随着我们”[2]。童年的女性处于柔弱、天真而被父亲保护、宠溺的状态,这些保护给了女童安全、被关注的感觉,奠定了她们健康成长的基石。许多恋父情结患者就是因为过度渴望这种状态而使自己陷入困境,比如某患者这样表述:“小时候每当我不高兴时,父亲总是抱着我摇呀,哄呀。那时,我的感觉是多么的好呀”[3]。而当女性成长以后,童年早期的记忆可能已然忘却,但儿时感受过的父爱的特质,仍存留于潜意识之中。遇到一定的情境或到达一定的阶段,这种潜在的记忆和向往便会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而这种对于父爱的向往,往往无关乎父亲的容貌个性,主要是对于这种情感类型的向往。
网络小说中言情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都是青年女性。女性成长至青年阶段,由于道德伦理、生命规律等多种原因,这种内心渴望则转移至年龄相近的异性身上,在小说中表现为“痴情男配角形象”或是“宠溺妹妹的兄长形象”,以一种近乎幻想的方式满足了心理潜在的意向和期待。在言情小说中获得理想的爱情即为成功的标志,这种幻想也满足了青年女性在“追寻成功”进程中的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等。安全需要可以“分为确定感、安全感和控制感三个层面”[4],这三个层面在言情小说中这两种形象的特质以及形象与女主角的关系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如若将言情小说中“痴情男配角形象”与“宠溺妹妹的兄长形象”加以比较,我们会发现诸多相似之处,但“痴情男配角形象”在言情小说作者创作时明显更受青睐,这是因为男配角的这般设定有许多独特的好处与效果。 我们不妨分析下这类“痴情男配角形象”在容貌、能力、地位上的设定,它有如下几个好处:从侧面印证女主角的价值,同时让女主角认识到自我的魅力和力量(男主角同样设定得很优秀,但由于言情小说常见的“灰姑娘故事模式”的影响,这种效果反而不如男配角的设定强烈);在言情小说常见 “灰姑娘故事模式”的情节中,对男女主角地位落差的平衡;从读者接受角度而言,增加男配角形象、付出和回报上的落差更能增强读者的情绪感受,让读者愤愤不平、感叹不已,也就增加了文本的张力、魅力以及人气。而这些人物形象、小说结构、读者接受等方面的效果,是“宠溺妹妹的兄长形象”所无法做到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男配角在言情小说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男主角的对手,而主要是男女主角爱情发展的辅助、促进元素。他的存在,让女主角在情感受伤、遭遇困境的时候有一份保障与支持,让女主角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努力,让女主角能汲取心理力量从而完成形象的成长、蜕变,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三、现象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这种男配角形象直至21世纪初的网络文学中才出现,这与21世纪的时代特质有着密切的联系。21世纪是个开放、广泛交流的时代。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和海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强。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女性作家来书写女性。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里,女性一直被视为是男性的附庸,她们的受教育权、话语权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婚姻更是不能自主。直至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才逐渐被打破。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女性的声音才真正逐渐响亮起来。她们开始关注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期待。在这种背景下,这种女性潜意识里隐秘的情感向往才有机会得以展现。众所周知,女性和男性的文学写作截然不同。这不仅仅是文字、情感的细腻与否,甚至在视角、观点上两者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在网络文学中,言情小说中的痴情男配角形象也基本上只在女性作者的笔下出现。第二,经济时代的压力缓解。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况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方面,人性真情遭遇困境,真正的爱情在娱乐时代的食色男女间变得扑朔迷离,青年女性们期待真正的爱情;另一方面,走出家庭处于工作或正走向工作的女性,在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躁、压抑、困惑等情绪,她们渴望改变现状,又受制于现状,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迫切需要合适的缓解压力的方式。第三,放下历史负担的一代。网络文学言情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是80后甚至是90后的女性,这是特殊的一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且父母多忙于工作,日常生活中相处时间有限。工作、竞争等外部压力在家庭内部得不到良好的缓解,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孤独感、缺乏安全感等心理,渴望交流、渴望有人陪伴;而另一方面,经济时代的现代文化,消解了传统文学的宏大叙事,也丢弃了沉重的历史负担。这使得她们在从事写作时,能摆脱传统女性写作难以摆脱的男权话语等阴影,真正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感。
诸如上述元素,这些触及了青年女性潜意识的情感向往,再加上网络时代中网络这种独特的媒介,为青年女性们提供了倾诉的平台和便捷的交流反馈方式;全球化的文化交流如国外电视剧尤其是韩国的青春偶像剧等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男配角形象在中国网络文学中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小章,郭本禹. 潜意识的诠释: 从弗洛伊德主义到后弗洛伊德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苏)斯皮瓦科夫斯卡娅.家庭情感的奥秘[M].王峰连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陈栋墀:恋父、恋母情结(个案). http://www.nlp.cn/2009-12-22/58213.html. [4]于世刚.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J].社会心理科学,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