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念奴娇》中的苏轼之梦

所属栏目:文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9 09:33 热度:

  摘要:《念奴娇》一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作此词时词人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乌台诗案差点送了词人的性命,远贬黄州过着半官半囚的生活。词人目抚长江,把长江滚滚的波涛与历史的英雄串联一起。缅怀英雄,倾慕周郎。同时,词人自己也在寻梦,寻找自己理想与情感的寄托。词人低叹一声“人生如梦”,至今声犹在耳。本词既唤起一种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更重要的是自己寻梦,抒发了词人属于自己的深沉的情感。把梦和周郎与自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从此词中去感受更真实的词人苏轼。

  关键词:苏轼,词人,自己,念奴娇,人生如梦,长江,赤壁,历史,周郎,诸葛亮,情感,寻梦

  一千多年前,东坡居士在长江边豪情满怀,高吟<<念奴娇>>,风云变色。但尾处词人却低叹一声“人生如梦”,这一低沉的音符并没有消减全词的魅力,反而触发无数后人对东坡的梦之叹而感慨万千,一直以来,钟釜鸣响,不绝于耳。

  东坡居士究竟为何而梦,为何而叹?我们无法回到千年前,长江边询问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我个人认为东坡之梦包含下列内容。

  首梦周郎。词人以周郎作为自己的珠穆朗玛峰。曹丕的《典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中国古代文人骨子里的傲气一直游窜于中华文明史中,苏轼也不例外,他是北宋文坛第一人,开创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诗于黄庭坚的诗响彻那个时代,号称“苏黄”;他的书法与米芾齐名,并称“苏米”;他写的散文使他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并在音乐绘画禅宗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人有多高的才学就有多大的傲气。那么周郎怎能成为此等高人的人生目标呢?周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青年俊杰,他少年才显,声震东吴,执牛耳于一方,年仅24岁的周郎就当上了建威中郎将,节制东吴水陆大军。在三国争霸战争中,驰骋沙场,傲视群雄,赤壁之战更是把周郎的人生业绩推到了顶峰。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人都有热血洒疆场的情结,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诗云: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此句道出他们的心声。苏轼也不例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闲庭信步,挥扇之间,百万曹军无影无踪,周郎在烈火横飞的战场的英雄气概令词人倾慕不已。词人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亦云;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词人内在情感的显露,词人在赤壁和密州之间找到了情感的共名。除了周郎的才气和霸气吸引了苏轼外,周郎的情气也深深吸引了词人。周郎貌似潘安,人称“玉面周郎”,是史上少有的才貌俱佳的男子。《念奴娇》中又塑造了一段浪漫的英雄美女传奇。“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词人巧妙地把五彩爱情与缤纷的战火连在一起,组成一串震撼人心的奇观画面,充满了罗曼蒂克的色彩。美女把英雄映衬得阳光四射,这样又给周郎这个英雄披上了浪漫温情的色彩。“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情,爱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他不是一个纯政治鼓手,《三国演义》中流传着他的爱情故事。词人在这里把周郎打扮成轻摇羽扇,文雅的儒士,纵观<<三国演义>>和无数的影视资料,周郎何来这种装束?温柔多情、温文尔雅、顶天立地,这正是苏轼化的周郎。苏轼也多情,一曲《江城子》,悼念亡妻,把思念悲伤之情唱到了极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多情的周郎,心灵与苏轼若合一契。集合了多才、霸气、多情、俊朗、阳光如此之多的闪光点的周郎,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内心孤傲的词人的向往,是他心中的梦。

  那么,会有人问,赤壁之战,名气最大的是诸葛亮。苏轼为何却对周郎念念不忘?诸葛亮号称‘‘卧龙”,三国中的“智绝",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之工,隐居南阳,笑傲风月,三分天下,了然于胸,一青衫文士,他确是三国时的一面旗帜。但词人内心有一汪热血,不甘埋于案牍之中,徘徊于庭院之内。跃马横刀,沙场立功是隐埋于胸的梦想,在这方面,谦谦君子诸葛亮无法给于他心灵的安慰。另外,苏轼一介风流才子,俊朗多情,这些方面周郎也是三国中的典范。而诸葛亮是缺少这些的,词人不仅仅需要一具智慧的躯壳,伟大的功绩,更需要的是心灵相通。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在世,当如周郎。

  其次,词人为自己的人生而梦。天才在天才的时代并不一定有天才的地位,史上多的是痴心士子负心主。在政治上,词人是一个失意的人。父子三人同榜中士的震动,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苏轼生活在一个处于变革的宋朝,他既反对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的激进,又反对保守派的过分保守,终生辗转于两派的倾轧中。一贬再贬晚年甚至贬至南疆天涯,乌台诗案差点断送自己的性命,宦海浮沉,,岁月蹉跎,壮士空叹。词人作此词时远贬黄州,正是他人生最失意时期。此时矗立江边,词人以年逾四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已即将步入老年,缅怀英雄,映照自己的白发,感慨良多。正如词中所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徘徊江边,最终曲尽景散,空然惆怅,恍然若梦。

  学习苏词,如饮美酒。多想与东坡居士一起端坐亭中,品香茗,谈人生,吟“大江东去”,同寻其中之梦。这也许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文章标题:探寻《念奴娇》中的苏轼之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wenxue/1567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