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场所、梦想、情景等方面阐述了绍兴县小百花艺术中心扩建工程的设计构思和建筑的特点。设计不仅对建筑有形态的追求,更希望建筑有文化的表达。而这也是设计中所希冀的。
关键词:艺术中心,场所,梦想,情景
绍兴县小百花艺术中心扩建工程已于去年落成了,可我至今还是有一种冲动想把设计构思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是因为建筑地处绍兴县的瓜渚湖畔及明珠广场之间,也是因为建筑本身所寄予的文化内涵,因此设计不仅对建筑有形态的追求,更希望建筑有文化的表达。而这也是我在绍兴县小百花艺术中心扩建工程设计中所希冀的。
场所
绍兴县小百花艺术中心扩建工程位于绍兴县明珠广场西侧,南临新开河,东靠瓜渚湖,地块有交通之便利,又有环境之清幽。基地位于原小百花艺术中心的东侧,总用地约5086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约95米,沿辅道东西宽约65米,整个场地地形比较平整。扩建工程将涵盖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及食堂。总建筑面积7338平方米。扩建的小百花艺术中心将作为绍兴县培养传统戏剧表演后备人才,进一步弘扬绍兴地方戏曲艺术的基地。
业主对于设计时间的吝啬让我们感叹,但我们还是坚持用了几天的时间对场地现状及已有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实细致的调研分析,并形成了我们的最初的设计概念。环顾周边的建筑,我们不希望做简单的服从,也不能张狂自己的标新立异,而是通过强化建筑的公共特征,使建筑以恰当的方式介入环境、与环境对话并适度的将建筑的个性表达出来。基于对城市的认知,我们认为在既定的城市环境中完成一个既定的建筑设计,其决定性的因素在于项目内在特征的挖掘和建筑自身的梳理。因而我们力图通过小百花艺术中心的建筑实践,寻求建筑和城市的动态关系,使之成为城市场景中的诗意部分。在设计中,我们尝试结合广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从建筑自身的特征出发,强化并展示建筑所要表达的舞美文化特征,把建筑、环境与景观的塑造作为规划与设计的核心。小百花艺术中心扩建工程基地相对于甲方所需求的建筑功用而言略显得局促,因而在总体布局上我们把建筑设计成紧靠基地边界的“┑”形,期待以围合的状态与原艺术中心形成整合态势,共同围合成内庭院。围合成一个并不显宽敞的中心庭院以应对紧张的基地条件和对已有建筑的空间过渡。并把传统建筑“院落”等空间元素有机地组织在建筑视野中。开放的中庭和建筑灰空间的营造,使艺术中心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避免了教学楼的体量过于单一。中心庭院的客意营造也表达了对公共性的意向,它是整栋建筑的公共客厅,无论来访者是谁,这里都是完全开放的、可达的公共区域。
基地中的水体和区域的人文氛围构成了建筑的环境意象和视觉记忆,伴随着庭院内景观树木的季相变化,这个场所或许会有一种纯然的美。
梦想
小百花艺术中心将被打造成培养绍兴地方戏曲艺术人才的基地。艺术中心设有戏曲专业、舞蹈专业、曲艺专业、民族乐器专业,以提高戏曲艺术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档次,特别是为绍兴县建设文化强县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戏曲界几代人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一切美好的追求存在梦想里。小百花艺术中心是新人延续梦想的地方,也是名家寄托希望的地方。
几多辛劳,几多收获,演绎着几代人的舞台艺术人生。戏曲在几代人的演绎下已如生活般鲜活,而承载着戏曲的建筑又当如何营造情景,对我们而言是个不得不解的题,如何营造这个承载了太多希望和梦想的建筑空间,如何在这个具有自然景观和都市环境双重特征的基地中进行批判性实践。作为一座公共文化设施建筑,公共性将被作为一个核心价值予以重视。公共建筑的本质既是将特定行业领域的精神或人文内涵,展示给社会生活的其他人。我们试图用文化的眼光挖掘建筑和场所本身所蕴含的建筑及精神语素。希望将戏曲的表演艺术效果与建筑统一起来,不仅提供一种纯粹的,单纯的快乐效果,也在设计中寻求一种深层的感动,我们的建筑不愿意淹没在周边的传统面貌之中,而是通过特定的手法把他与环境的对话及个性表达出来。
建筑最重要的意图是满足功用。因此建筑要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用于不同的活动,而且要使这些空间中所表现的某一特定活动的感情内涵得以加强。生活的目的是获得和谐感受的过程,经历时间并感受到的一个个片段场景间的关系。这也就成为我们开展设计的主要线索。人们去亲身使用和体验建筑,不仅只是看看而已,它吸引我们深入,亲历其境,分享在其中活动的人的感受。深知我们不只是在创作一个静态的立面和体量,而是要创作一个潜在的引导性的感受空间,使艺术中心的活动得以戏剧性的拔高。
总之,我们调动各种设计手段,力求使设计在满足城市规划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环境空间,独特个性的文化建筑。这也是我们,一群以建筑师标榜的年轻人的梦想。
情景
生活是一连串感受的连续片段,每个动作或是每一个瞬间总是由前一个感受所引导,并将成为即将来临的感受的序幕。就如舞台上不同的情景串成一部完整的故事,舞台是如此,生活是如此,设计也是如此,建筑的形体、质感、色彩、构件犹如舞台的情景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百花艺术中心这个文化性极强的建筑,其形体与立面本身被高度重视。建筑造型应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对绍兴地方建筑造型的适度解析及运用,使整个设计体现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作为一个群体建筑的扩建部分,需要考虑与原建筑总体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建筑群落内部的丰富性,因而整体建筑选用浅灰色花岗岩面,而内部的塔楼和斜墙作为重点选用了红色面砖,他源于小百花艺术中心创作的舞台形象地对白,是对舞美布景的红色记忆,也张现了建筑的入口空间。薄薄的檐口,幽雅的柱列,轻佻的走廊,丰富的色彩,加上相宜的光影,这是对建筑的理解,外化为一种空间与形成的语言,在水乡绍兴的春风秋雨中编织着诗意空间的愿望。
小百花艺术中心在辅道一侧设置入口门厅,并辅以入口小广场,门厅内设置了休息、管理、楼电梯等,门厅两层通高,门厅东侧可远眺瓜渚湖,以便使办公对外形成十分便捷的功能关系。沿建筑北侧设置的教室有均匀的采光,专业教室布置在基地东侧连接南侧的食堂和宿舍,使办公、教室、宿舍三者形成一个最简洁、合理的功能关系,并围合成景观庭院,即作为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又满足人流集散和停车。建筑内侧设置宽廊为学员提供交往空间,并结合宽廊单独设出入口。会议室、图书档案室分别设置在各楼层。东侧设置专业教室及管理用房。宿舍设有餐厅、厨房、备餐、小包厢、盥洗、管理室、公共卫生间、盥洗室等。
紧凑合理的建筑布置为基地让出了更多的绿地,也为景观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放式庭院、临水平台、浅水池及水景墙既增加了户外的交流空间,又能为教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中心庭院强化了建筑的开放性,提升了户外交流空间的品质。而象触角般渗入各空间节点的绿,创造了空间气氛和环境标识性。
色彩是建筑语言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百花艺术中心建筑创作中色彩的语言表现为与原有建筑的空间对话,表现为小生与花旦的艺术对话,不浓烈、不张扬、不奢华。朴素宣扬着舞台艺术人生,就象是江南居民隽永的黑白对话,单纯中追求着一种超凡的境界。我期待着这个场地上能静静的屹立起一座凝聚的静谧的、空灵的建筑,因为他承载了太多的希冀。压力也是一种张力,我极力体会着舞台艺术的感受,是儒雅、是尊贵、是闲适、是空灵、是艰辛还或许有些哀怨。
结语
由于工作变更的原因,施工期间我少有机会去过问这个项目,去年底我终于去看了看落成的建筑,就象是去看望一位久违的朋友,最初的设想有实现的,但更多的构思却在实施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落成的建筑没有方案时生动,意境也弱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如此吧,大家都说建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莫非这又是一例鲜活的佐证。静心想想从最初方案时的热情,到后来与中介方对建筑构造的相峙,再到后来因工作变更后无奈的冷落,建筑师还是需要有更成熟的心态和职业操守来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每个建筑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源于熟悉它的人,对于这座建筑而言,我们所有的记述都将成为故事的一个片断,在故事中,我们感受遗憾的失落、品味经验的欣慰。建筑不仅有形态的追求,有文化的表达。更是建筑师心路历程的见证。意实相契的境地,是还需要加倍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