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与交融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9-17 09:18 热度:

  摘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新思考与定位,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命题。中国传统的建筑和文化究竟是什么?从近代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建筑在与西方文化经历的三次碰撞。
  关键词:民族,传统,儒家学说,道家学说,释家学说,交融碰撞,信仰危机,体与用,西方价值观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越叫越响。究其原因,这反映了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重新思考与定位。也就是说,在全球趋同的背景下突显个性就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走向。那么,在这个西方价值观深刻影响的世纪,中国的建筑将何去何从?中国的建筑最终将会走上一条怎样的道路?传统在建筑中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又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下去?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代以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的背景,也就是说我们先来搞清以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
  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北深入亚洲大陆,从经纬度上看,我国位于北纬4°至北纬53°31′,东经73°40′至东经135°5′之间。是个环境相对封闭的国家,但在它广阔的疆域内部却有相当的开放。因此它成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从愚昧混沌的原始社会到残酷血腥的奴隶社会,再到相对稳定繁荣得封建社会,华夏文明在一片相对封闭的国土上悄无声息的发展与蔓延。
  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数千年,在其整个的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影响最为深刻,其中又以儒学为最。儒家学说的教化和行为准则,被历代王朝借助来维系对中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民族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的统治。①而儒家学说在建筑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秩序观念的建立。儒家讲究秩序,长幼尊卑有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天理伦常……总之,一切讲究秩序,在建筑中则表现为对中轴线的强调和以中为尊的布局原则。中国的故宫则是这些原则的最佳例证。
  其次是等级观念的建立。儒家对等级的强调是很严格的。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等等。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方方面面,建筑从平面大小到建筑的层数再到建筑的色彩、建筑的装饰等各方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任何建筑不得超越这个界限。
  再次是尚祖制的影响。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几乎是痴迷的,简直达到了几乎与对神的崇拜相同的境地。这些观念直接产生了坛庙、陵墓等一系列建筑。
  似乎儒学的观念是整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是道家和释家学说的影响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释家即佛学讲究因果循环,认为世道处于轮回之中,生生不息。因此就导致了中国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活在当下。这就与埃及人追求永恒的观念及其的不同。“变通”的观念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建筑多采用木材且轻便灵活,易于变迁,甚至连庞大的宫殿建筑都可以整个拆掉移到别处重建。生生不息,使中国人始终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在看问题。这与埃及追求永恒、坚固和千年不倒的沉重的建筑风格是有明显区别的。
  而道家的影响主要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法无定法,法本无法”。这些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上。这就造成了中国建筑一方面在一些建筑类型上(宫殿、坛庙、陵墓)强调轴线、气势和秩序,另一方面幼在园林等建筑中强调自然、强调随机,追求一种“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的效果。
  总之,这片国土和文明在各种地理环境和思想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自成体系,怡然自得的延续了数千三年。但无奈历史风云变幻,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代,西方殖民者用他们的大炮无情的叩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也就揭开了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交融、碰撞的序幕。
  1842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五处作为通商口岸。从城市发展是来看,这些通商口岸成为中国现代城市的起源,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从此传播开来。中西方建筑的第一次碰撞开始了。②1860-1890年,中国引发了以“自强”为己任的洋务运动,“自强”一词取自≤易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儒家思想的行为准则,即努力学习强”之说后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这是一种体用两元论调。“体”指身体、实质、或基础即内在结构,“用”则指使用、应用或功能即外在的形式。③
  后来在“体用”思想的指导下,当时中国的一批建筑师,尤其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其中比较知名的用杨廷宝、梁思成等人。他们带回了欧美的现代主义,带回了新的建筑教育体制。那时他们或者从事建筑实践或者从考古的角度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总之,第一批近代的建筑大师们就在积极的探讨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把传统和现代融合。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第二次碰撞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和特殊的国情,中国学习借鉴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的成功经验,因此建筑风格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苏联建筑和政治波普的影响。这是的建筑除了满足某些政治要求外主要是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建筑活动基本停滞。那时建筑上的主要成果是对考古与历史的研究。许多唐宋的木构建筑被发现,掀起了研究中国古建历史的热潮。
  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第三次碰撞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主动打开国门。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激活了这片沉睡了百年的大地。西方的新的建筑思潮随着西方的企业、资金、技术一起涌入。在最初的市场秩序没有建立以前,建筑实践一片混乱,造成了很多粗制滥造的建筑。而后现代、解构、高级派等等思潮的涌入也使建筑理论界应接不暇。
  如今,在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之后,中国也已从当初的忙乱中清醒了,许多人开始冷静的思考我们的位置和处境。在当今世界文化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经济交往和国际联系不断升级的条件下,现代建筑就像英语一样,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语言,因为这样的建筑模式可以以一种直接的和熟悉的实用的方式满足国际社会各种交往对空间的要求。因此,现代主义的很多方面证明我们虽然不必仿效别人,但为了能真实的满足上述要求,留给我们的其他途径相对已经很有限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得出看起来没什麽差别的事物。如果不是某些特定方面——往往是经济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水平,那麽全球的人群和地点总是呈现出类似的感觉。④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积极的在其他方面保持其各自的特异性,包括他们的民族和国家意识。那么,非主流文化在当今世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从历史上说,西方世界生成了现代性的基本概念和初始的发展动力以及近来迅速变革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人们可以理解许多西方人对此仍有强烈的占有感。对许多人来说,不论他倾向古典还是现代,亚洲或者说非主流文化的建筑都显得过于装饰化而华而不实,其陌生的设计原理和美学规则只能使他们被方便的排斥在正统的建筑论述之外。G.B纳班托格鲁,一名土耳其学者写道:“再不平等的殖民者与被统治者的遭遇中,我们不得不回到维特鲁威的传统,这种西方建筑理论控制了识别建筑的所有界限。”⑤在当今的是世界,这就是现实!中国文化作为非主流文化之一,中国建筑应该走向哪里?是趋同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还是固守传统,或是对过去进行阐释并运用多元化的手法把他们纳入现代,使他们成为能丰富我们生活的活生生的传统?
  其实建筑中的传统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传统基础之上的。然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体系被打破之后,一种新的、成熟的价值体系却并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来,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信仰!!中国古代建筑是建立在一整套为全社会承认的思想价值体系之上的,它们在当时的社会是合理的、有生命力的。那麽现在呢?传统的力量似乎越来越薄弱,许多东西在慢慢的消逝,新的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我们的建筑由该往哪里建筑,又能往哪里建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任凭我们现在再怎麽努力探索传统和中国特色,我们得到的也只是空洞的形式,没有生命力。
  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建筑的将来就很悲观,恰恰相反,我认为全社会的价值体系重新建立的那天,就是真正的属于中国的建筑产生的那天,这一点毫无疑问!当全社会的价值体系重新确立,当文化传统将不再被视为与现代化相抵触的外来物,属于中国的建筑形式就会真正成为有生命力的建筑形式!但愿那一天不会太远!
  
  注释:①②③摘自《承传与交融——探讨近代中国建筑的本质与形式》彼得.罗关晟著
  ④⑤摘自《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东南亚与大洋洲卷》之序言林少伟编著

文章标题:承传与交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shehui/133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