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14 08:49 热度:

  摘要:通过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诠释和人文精神底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阐述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初步探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融入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发展,个性化,现代化,特色魅力

  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文明城市本着个性鲜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创造出赋予城市自身独特的魅力。如何将人文精神底蕴融入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来,值得我们探讨一番。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定义即为人类文化,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最显著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成就。人们的一切活动于此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因物的交易而设市,因文明的冲动而建城。而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又是文化产生、传播、繁荣的源泉,城市建设中融入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人文思想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人文精神“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动体现出来”,发掘人类文化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取向,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环境的协调和谐效应。人文精神是追求真、善、美的以人为本,以文为质、以和为度的境界作为目标与宗旨。

  2.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运用的历程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慢慢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

  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精神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人文精神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而苏杭则是中国江南私家园林人文气息浓郁些。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3.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体现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彰显人文精神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底蕴,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人文精神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人文精神,犹如一个人失去鲜明的个性。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由于每个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4.建筑是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表现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一行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还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建筑是时代的象征。希腊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群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是雅典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国家性的大型建筑,有些是专为荣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权。这个时期建造的卢浮宫东立面、旺道姆广场、凡尔赛宫及园林,都体现了路易十四“伟大的时代”的“伟大的风格”。建筑语言常常是民族的语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大楼,他以“中文的构思、英文的设计”,使这幢大楼渗透着深刻的人文含义:塔身,象征着雨后春笋;风格,体现了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楼的外表面,展示出宝石图案。有学者说 维也纳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师;德国的一批具有艺术特色建筑群和浓郁人文精神的城市,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学家、科学家、音乐家。城市的建筑具有强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个性和人文魅力建筑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广大居民,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素质,使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

  5.人文精神底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具体举措。

  物质形态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者、规划师和市民们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才能够对城市从人文生态价值取向上加以规划设计。城市领导要与时俱进,富而思文。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变化日益加快的要求,不断探求知识的本质内涵,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的精髓,融合传统多元文化,做到真正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熟悉城市的现在,把握好城市的未来。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现代化的城市必将接受历史的留给她的一切烙印继续前行。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早在公元前1300多年,商王盘庚迁都于安阳殷都区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之久,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出土问世了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评选中名居榜首。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经发生在这里。毛泽东曾亲临岳飞故里汤阴,并视察殷墟和安阳老城;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也先后视察过安阳。广泛汲取文学、艺术、哲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形成丰富的文化积累。

  以人文精神底蕴价值判断规划的发展方向。以城市物质空间为载体,融合人文精神。要立足实际,深度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从有形的城市传统布局,建筑形态、景观风貌、空间特色到无形的无形的民风民俗、人文典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合理采用以人为本的尺度,贴切环境的人文主题,匠心独运将抽象的人文精神具象化,通过创意、建境,赋予物质空间丰富的人文生命力。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各种非物质文化遗存博大精深。城市规划要不断挖掘整合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反思传统人文思想的优劣,重建城市人文精神的总体特征和现代人文伦理价值取向,使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又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增添历史和文化底蕴。

  不断发展创新城市人文精神,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引导公众去至善尽美,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注入新鲜活力。现代人文精神植根于城市人文传承的精髓,借鉴外来先进的人文思想创造适合本地特征的繁荣而富有生机的人文生态环境。以历史的、地方的、人性的、文化的集成眼光审视城市规划建设,更好的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有效地保护人文资源、传承人文精神、发展人文品质。使得城市规划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家园。

  打好“品位牌”,彰显文化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杜绝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6.结论

  总之,城市规划是科学严谨的,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课题,为将来留下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为人们的生活打造什么样的生活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做什么样的努力。关注城市规划,关注人文精神,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2. 卡米诺·希特.城市建设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仲德昆译.

  3. 郭强.城市建设管理中应注意人文精神.领导科学.2010年第7期

  4. 敖长堃.以“人文精神”看待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1期

文章标题:试论人文精神在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1550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