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04 08:50 热度:

  摘要:本文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各自特点,通过实例比较,进而阐明了中西方园林的不同,以便我们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体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影响;差异
  
  源于黄河、长江两河流域的东方文明和源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两大体系的发源地。就是我们习惯说的“东方”和“西方”,是用它代表两种文化的概念。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中国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追求自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园林设计起源于布置园圃,同时受到建筑思维的影响,它的整齐、规则、中轴对称、几何布局成为主要的造园手法,植物多表现为“刺绣花坛”之类的趣味图案,道路笔直,以此表现人工美。其中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堪称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
  1、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各自风格
  1.1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表现下形成的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中国位于北半球,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西边,有喜马拉雅山;东边和南边,有太平洋;只有在北边,没有天然的疆界来抵御历史上有名的入侵。三条大河,从西到东,几乎贯穿了中国大陆:即黄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北部有广阔干燥的黄土高原,中部有湖泊、溪流和洪水冲积而成的农田,南部有延伸入亚热带地区的人迹罕至的山脉”[1]。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1.2依托自然条件和人为影响下形成的西方传统几何式园林。“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将欧洲大陆分为两个气候地区,地中海气候区和大西洋气候区。通过水路与陆路的相互渗透,恶劣的气候才得以避免,从而也鼓励了航海的发展”[1]。
  西方园林,是以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造园艺术思潮为基础,于十七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形成的。这种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阴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成一定造型的绿篱)、壮丽的建筑物等,通过这些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这种古典主义的园林,曾得到当时社会的推崇,其中更多的是诗人、画家们的赞许和歌颂,也就赋有了在当时社会上风行的“诗情画意”和特有的“意境”。而只有揭示“诗情画意”和“意境”所特有的内容,才能真正地揭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的特点”[2]。
  2、中西方古典园林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
  2.1中国园林的社会发展状况。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沿着黄河流域,产生并形成了中国文明,而且事实上,生生不息,已延续发展了将近5000年。在公元前6世纪,同时和希腊达到了哲学思想的顶峰,并且在公元前221年,由先前的诸侯小国,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在中国,国家稳定的基础是氏族单元,以及一个主要由小业主和小商人组成的社会,没有世袭贵族,皇帝凌驾一切之上。而且中国对所有的外国统治者来说,都充满着诱惑,为她所吸引。
  2.2西方园林的社会发展状况。做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基督教于公元323年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国教。首都移到拜占庭,但是内部的纠纷引起了解题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希腊正教会从拜占庭向被扩展,于11世纪到达基辅。在西部,来自莱茵河东部森林的法兰克人,最终将罗马人从高尔地区驱逐了出去,这些法兰克人自身信奉的事基督教。由此,欧洲慢慢形成了,法国和英国成为相互竞争的君主制国家。
  3、中西方园林艺术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3.1中国传统宗教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3.1.1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中国园林设计起源于创造一个自然中的生活环境的理想场所。但园林首先是一个工程,园林艺术要立足于工程技术的可实现性。中国传统上的造园和造房子技艺一样,大多是师徒代代相授,而工匠们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有关造园上技术技艺的记载更加有限,明代末年的《园冶》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它的园林艺术,以其严谨而巧妙的布局,精湛而高超的技术,山明水秀的风景,鸟语花香的境界,诗情画意的精髓,形成了自然写意主义风景式——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
  在造园的技术工艺上,南北朝的园林中已经出现了比较精致而结构复杂的假山,北魏司农张伦在洛阳的宅园内“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嵌鉴相属;深溪涧壑迤逦连接——崎岖石路似崎而通,峥嵘间道盘行复直”[5]。通过对假山的塑造,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遐想,使人仿佛置身大自然的群山中,艺术地再现了美妙的大自然。
  3.1.2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相对于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采取的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推崇‘学而优则仕’,主张以礼制来维系社会”[6]。儒家思想在皇家园林中较之私家园林等其他类型园林有更充分的体现,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庭园平面布局中很少有中轴线的存在,但它却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北京和南京城的空间秩序)、房屋设计(北京四合院)、甚至室内设计(紫禁城的室内设计)、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在这些设计中常采用中轴对称、数进院落布局,以此体现皇权独尊和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3.1.3佛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佛家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不仅在于形成了一个园林类型——寺庙园林,而禅宗精神促成了在造园风格上‘意境’这一概念的形成”[3]。
  中唐以后尤其是宋代的中国艺术,重内在情感的表现而不重物象的再现,重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互滲,即重意境的表现。于是,就有了宋代文人写意园的产生和兴盛。这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造园风格产生了又一大转变——注重完整“意境”的营造。
  3.2西方宗教对园林艺术的影响。7世纪,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横跨亚非欧,中心在叙利亚。中古时期,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文化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园林。西欧(欧洲西部)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发展了修道院园林与城堡式园林。中部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发展了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以及印度伊斯兰园林。欧洲的封建社会有强大、统一的教权,而政权分散独立,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不同。
  结语
  可以说,陶冶人与自然相亲和的关系,园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国园林尊重自然、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以造福人类的哲理,尤其是体现在中国园林体系当中的经验与理论”[5]。与之相反,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杨鸿勋.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理念: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风景园林[J],2006
  NO.6:14--17.
  [3]金荷仙.寺庙园林艺术表现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洛阳伽蓝记》
  [6]宗白华,陈从周,刘天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文章标题:浅谈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1189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