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园林植物造景,是体现园林景观意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它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练性”的艺术特征,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关键词
植物造景,园林景观,意境
植物是构成园林美的主要角色,园林植物是指栽植或保留于庭园、公园、林间、路旁、水滨、岩际、地面、盆中,以增加景色供人们观赏的植物。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协调、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是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所以顺其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一)统一性
在植物造景中,运用统一的原理主要体现在配置的植物在树形、体量、色彩、线条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凡是同一树种成片栽植,最易形成统一的气氛。在一个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多样,加上不同的植物形态各异,为植物造景提供了非常富于变化的客观条件。所以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的形态变化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创造形态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植物景观,植物枝、叶、花、果的质感,是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对象,如枝干的光滑与粗糙、叶片的蜡质与绒毛、单叶及复叶等,给人的视觉效果均有差异。在利用植物造景时都应考虑,同样也应注意季相变化以及与环境的整体统一。
(二)协调性
植物界中的树木本身存在的许多大小比例关系是非常协调的,如树冠长与树高比例、树叶长宽比很接近人类所推崇的黄金分割率。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比例协调的美学原则,使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之间,以及植物不同种类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比例关系,给人们创造柔和、舒适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当植物与建筑配在一起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
(三)均衡性
地面上的孤植树,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聚焦点,而地面上两个相似的植物同样吸引人的注意力,产生平衡的效果#这就是均衡的作用。均衡就是平衡和稳定,对称是最简单的均衡。影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植物体量的轻与重、质地的厚与薄、色彩的浓与淡等因素。
(四)韵律性
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一种乔木及一种花灌木相问排列称为“交替韵律”。随着植物种类增多或更多一些交替排列,韵律感会逐渐丰富。人工修剪的绿篱可以剪成水平状,方形起伏的成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从而形成一种“形状韵律”。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是选择植物的首要原则。以宏观方面看,植物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园林美的素材;从局部看,城市中各类型的绿地都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植物景观中植物的选择,必须符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应该适应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大气和水份循环起调节作用,进而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植物要起到这种作用,必须自身生长良好,抗污染,抗干早,抗病虫害,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园林植物配置中。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新特点
现代园林由于其历史时期、造园者、服务对象等不同于古典园林,因此形成了极其鲜明的特点。
A.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植物造景中遵循自然群落组成、结构进行植物的组合。
B.注意科学配置耐荫植物现代园林作为人们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为主,绿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时要做到适地适树。
C.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植物材料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建筑物周围种植、假山上种植,发展到行道树、绿篱、广场遮荫、空间分割等;从传统的花台发展到花坛、花境、室内花园、屋顶花园、温室等造景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和功能。
D.现代园林重写实现代园林作为大众的一种公共空间,与传统的诗情画意相比,开阔的疏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则更加合乎现代人的口味。
E.草坪、花卉大量应用现代园林中草坪、花卉的大量应用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而且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F.植物材料丰富多彩我国的种子植物超过2.5万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但是,真正用于造景的植物各地分布不均匀,许多植物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引种驯化,以丰富园林植物景观。
意境美的本质
意境是植物造景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作品的灵魂。意境的组成因素是生活中的景物和人的情感。它的产生是物对心的刺激和心对物的感受反映的结果。景和景点是由植物空间构成的艺术品,具有完整而生动的外形。观赏者通过对“景”的欣赏而产生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又转化为一种“意”。在作为意境载体的绿色植物空间中,设计者通过对客观形象的表现,以“意”这种“语言”告诉人们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品格和气质。好的植物造景既有美的形体,又有美的灵魂,具有“形”与“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美的意境给人以艺术享受,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意味无穷,并对人有所启示,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人们浮想联翩。充分挖掘植物意境美的本质,可为营造意境美提供积极的指导。
意境美的构成手法
对意境美的本质进行探讨的过程,可以说是植物造景的第一个步骤,是“立意”阶段。经过充分而细致的“立意”过程后,就需要进入下一步的“表达”阶段,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园林景观的意境之美。
A.模仿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植物造景就大量采用了模仿的手法来体现意境。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三五成林”等手法,都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模仿。到
了现代社会,人们爱好自然、欣赏自然,并有意将自然引入生活环境中。
B.抽象
抽象的手法是对事物特征的精华部分经过提炼、加工,并通过植物景观表达出来的
艺术形式。它可以使较为深奥、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被人们理解。在城
市“点”空间中,可以看到一些运用植物的平面构图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符号”或“片
断”,它们都是将植物材料经过抽象处理后,用于表达不同的主题意境。
C.隐喻
隐喻的设计手法是为了体现自然理想或基地场所的历史与环境,在设计中通过具有
认知、感知的植物空间来创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植物景观。用隐喻手法设计的植物空间大多在视觉上带有文化或地方特色的印迹,具有表述性,易于理解。
D.象征
象征的手法是利用艺术手段布局植物景观,通过人们的联想意识来表现比实际整体形象更广泛、更复杂的内容。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大都伴随着一定的主题目的而成为整个景点空间的核心。在古代,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植物造景多以寓意历史典故、宗教和神话传说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现代象征寓意的植物造景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一切植物景观的核心“意境”所在。
总之,植物造景要以艺术美原则为指导,合理运用优良的园林树种,充分展示园林植物的形态美、群体美,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提倡以植物造景体现园林景观意境之美的主流,已不是新的话题。也是现代植物造景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徐德嘉,周武忠.植物景观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赊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王亚娟.园林绿地中的植物造景[J].防护林科技.2004,
[5]彭敬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