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1-12-20 10:15 热度:

  摘要: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中国园林的美。的确,在我国传统园林的发展中,园林艺术和它的左右近邻——山水画和田园诗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这种特殊的关系使我国园林艺术的风景美中常常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中国论文,古典园林论文,景观设计论文,应用
  前言:
  园林在中国产生甚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只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了崇尚自然。中国的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主旨,布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1.古典园林的意义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2.古典园林中造园艺术的手法
  园林令人舒心,这也正是造园的目的之所在。但园林能有这种情趣,还要有具体手法才能实现。在众多的造园手法中,园林的布局(手法)是第一重要的。园林布局,犹如总体设计,所以先须理清园林内的基本形态和大小,园林的出入口在何处,园林四周的情况又如何。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在造园家看来,外在景物只不过是生情的媒介,而特别注意到景物的象征性和处理的含蓄性。因唯有象征性,物体以有限的形象而求无穷无尽的意义。唯其含蓄性,人的想象才能得以自由驰骋而获不尽的气韵。这时景物已不再是纯粹的线条,色彩,质感等的组合,而是在传统体验下给予人们以心理的暗示,造园时多以象征的手法,不论景物的名称、形状或布置均别有深意,以扩大人们的艺术联想力。于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有“一池水可为汪洋千项。一堆石乃表祟山九初”之说,从而以少胜多,产生无穷无尽的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词匾联是达到启示,象征和意境的重要手法,早已与园林空间艺术融为一体。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取唐代诗人韩愈“晚年将秋至,长风送月来”之句而得名,由于亭所建的位置最宜秋夜赏月,有“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的情趣;而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取宋代诗人苏轼“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找”之句而得名,借与清风明月同坐表达封建士大夫的清高,从而以一简单的扇面亭空间赋予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北方的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皇家宫苑,在广阔山水之间的楼台殿阁,还是留园、拙政园、寄畅园、网师园、沧浪亭等苏州古典园林,那种文人园林潇洒的疏窗竹影,造园者都注重发掘自然之美,顺乎自然又给以艺术加工,使自然美与人工美达到和谐统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国的江南园林尤其精巧典雅,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誉,深受世人瞩目。徜徉其间真是心旷神怡,意趣无穷。即使是文学作品中描写得如真似幻的大观园,究其根本莫不如此。它是中国人把自然人化和把人自然化的艺术方式,也就是中国园林最基本的文化内涵。都会让它们的观赏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博大思想的浸润。
  中国园林设计的传承至今为止,仍然可以在现代园林当中捕捉到道家的思想,最早的设计风格。园林的设计基本上是按步骤来进行的,首先我们会有风水的考虑,以后我们会按照风水的想法来选址,一旦选址设定好,我们会在上面做一些规划,哪些地方建筑高楼,哪些地方是作为园林的绿植。中国的园林基本上都是有围墙的。我们也大量采用了假山假水的装饰在不同的地方来点缀园林。北方皇家宫苑的园林设计尤其是大的园林里表现的是人物对自然的统治欲,整个建筑设计都是向这方面靠拢的。设计中的轴线完全是人工所制造的,通过一些树林或者其他的人工的植物来做的。在自然界当中我们是找不到的。而江南园林有自己的策划,相对来说,分开的区域就更多一些,点就撒得更细一些,把每个园林归在一定的范围当中,所以说不同的局部都在做相同的或者是已经布局好的园林设计,非常追求诗情画意。
  
  3.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建山的佳作。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因此,园林一定要凿池引水。古代园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种。掩就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园治》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破是在水面很小时,(如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却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风致。我公司在09年设计的“运达•鱼藻池”,充分利用了水系,水道作为小区的主体,既增加了景观情趣又起到了私密围和的作用。
  
  
  植物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了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也很严格。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讲色美,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色的玉兰,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园中自然之色,不衰不减;三讲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过浓,有娇柔之嫌;也不可过淡,有意犹难尽之妨。四讲境界,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的衬托作用,往往和园主的精神境界有关。如竹子象征人品清逸,松柏象征坚强和长寿,莲花象征洁净无暇,兰花象征幽居隐士,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紫薇象征高官厚禄等。在“运达•鱼藻池”的景观设计中选用了各种不同的植物,用以试用不同的空间造景。水岸边,庭院内,高低错落的植物勾落出不同的空间形态。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青竹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运达•鱼藻池”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融入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元素符号,庭院、回廊、透空围墙,等元素勾落出许多有趣的景观空间。
  
  
  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沧浪园等,他们都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透过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园林的魅力,也能发掘出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层意义。作为一名中国的景观设计师,我们也有责任学习和沿承这些古典园林的精髓并得当的运用在当今的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彭一刚,198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1:1-6;3:10-12
  [2]疏友斌.浅谈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J].工程与建设,2006,(2).

文章标题:美学论文: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meixue/10902.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