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社会,无论是学校、家长、学生都重视学生的应试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美术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正常高中院校,每周开设一到两节美术课,或者是根本不开始美术课程。在课堂上,学生经常是做其它学科作业,或者是打瞌睡的情况。
摘要: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既能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从而提高审美情操。开设高中美术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中外的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老师的指导,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理解艺术家的创造初衷,体悟作品所包含的精神涵义,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扩大视野,从而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如今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大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
关键词:美术论文范文,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教学现状
1.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艺术课程虽然要求“必修”。但仍然被学校做为“调味课”。就以上美术教学的现状,做为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积极面对现实,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更要提高自身素养,转变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尽全力改变目前教学现状。
2.美术教师的现状
现在大多美术教师,在学生时期接受的学习基本都是专业技能,相比较美术史,美术教学理论课的学习比较少,与美术相关的学科了解更是非常少。因此在日常教学时,只能对照课本照本宣读,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吸引力。由于美术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对于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能够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教学单一化,单纯的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的技能和方法,不重视课程结果,造成学生对美术课缺乏正确的认识。
3.如何改善美术教学
3.1.提升教学理念,师生共同发展新课程强调,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的过程,更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放弃传统思想,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保持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在实践学习中,要不断的研究、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力争把教学做到不拘一格。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分成小组去讨论。其次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去讨论。再者,让学生分析自己在讨论中的感受和简介。老师要给出鼓励性的评价,及时的补充学生的不足之处。在日常中更是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享与欣赏。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的去表达出自己的感想。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考能力。但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对同一作品也就会产生不同理解。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限制,很多看法可能会比较片面。但这是学生真实的感想,老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尊重和认可。老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把自己作为一个组织者、参与者。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更要主动的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坦诚的传达给学生,勇敢的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的告诉发展,信息时代普及,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夸大了视野。
4.展示美术魅力,提高美术的实用性。
在教学的初期,老师应该给学生建立比较全面的范畴和功能,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美术与生活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力、心理等重要影响,从而激发学习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的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其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藏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的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4.提高教学艺术,增强美术魅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时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日本教育家斋滕喜博称提问为“教学的生命”。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好的艺术作品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亲身去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老师需要根据作品所展示的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利用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艺术手段。
结语
总之,要改变目前美术教学的不良现状,美术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挖掘美术中人文因素,努力探索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教学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