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建筑作为祖先留下的丰厚物质及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认识前人成就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在经历了风雨侵蚀、阳光照射、空气干湿变化、洪水、雷电、地震以及鸟兽、虫蚁、细菌的损伤等自然破坏和拆毁、改造、敲砸、污染、失火烧毁等人为破坏之后,文物古迹、古建筑大多数已经千疮百孔,所存不多。因此,保护古建筑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对古建筑的修缮保护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
为了使古建筑的维修工程能够真正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设计施工人员要充分理解保存古建筑的价值之外,还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原则和规章制度,如:保存现状与恢复原状(文物的原真性)。这是古建筑修缮(包括一切文物)的一个重要原则。某一建筑最初建成时的面貌,就是它的原状。文物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只有它的原状才最能说明问题,才最有价值。
修缮古建筑不是对古建筑残损的部位进行简单的材料的替换,使其外表看起来焕然一新,而是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继续损毁,延长其寿命,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当的古建筑修缮,比起上述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破坏更具有危害性。在修缮工程中如何才能保存其原有价值,如何才使修缮不会对建筑造成更大的危害?下面以景山公园“集祥阁”修缮工程为例,谈谈几点体会。
1.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和结构
古建筑的形制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各个时代、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正因如此,它们才能成为历史及多民族文化的物证,如果改变了原状,这个古建筑的价值就损失了。古建筑的结构主要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时期和各种建筑物的结构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如果在修缮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结构,这一建筑的科学价值就会遭到破坏。以“集祥阁”为例,“集祥阁”和“兴庆阁”为两座建筑样式、结构、色彩完全相同的建筑,在靠近景山北墙的东西侧门里,位于“寿皇殿”建筑群的东西两侧。西侧建筑为“兴庆阁”,东侧建筑为“集祥阁”。修缮前,从外面看“集祥阁”是上下两层的建筑,但是从里面看却是上下贯通的,上下层之间没有楼板,人们如果登上二层,只能沿着围廊行走,站在阁楼的围廊往里面看,就是一个上下贯通的方形空间。如果走进南侧的券门,从里面看,“集祥阁”四面内墙上身都是浅黄色的抹灰一通到顶,既没有楼板阻挡视线,也没有上下的楼梯(如图),
集祥阁现状地面及上下通透的墙体(图1)
外侧有围栏封闭,且“集祥阁”和“兴庆阁”南门外都是一片面积很大的空地,很明显,“集祥阁”二层平台应该是可以走人并观景的,但室内外均无楼梯痕迹,难道每次上楼都是使用临时木梯?景山公园金代建园,自元代起就已经成为皇城宫苑,延续至明清两代的大规模建设,使景山成为华夏史上少有的皇家园林,而“集祥阁”,如果使用临时木梯上下,如此宏伟的楼阁搭配如此简陋的设施,不得不让人疑惑。《析津志》中记载:“松林之东北,柳巷御道之南(今景山公园少年宫球场及景山东温室处)有熟地八顷,内有田,上自小殿三所,每岁,上亲率近侍躬耕,半箭许,若籍田例……”文章中说元代皇帝亲耕处是景山的北侧,这里讲的是元代的时候,景山后面西北空地作为皇帝亲亲耕场所的具体情况。由此一些文章就推测“在古代,如果是一般的阁楼,上下层之间都有楼板,楼上的阁楼里可以放置家具,供人休息,四周的围廊可以供人眺望赏景。但兴庆阁和集祥阁只能供人在外眺赏,中间位置却是万万无法涉足的,这是因为在古代‘兴庆阁’和‘集祥阁’都是储存粮食的仓库,粮食是从二楼的围廊往下面倾倒,所以上下层之间不必设楼板,这种建筑形式于农村的粮食囤子十分相似。”但是,我们在对“集祥阁”的金柱残损的现状勘察中发现,低于现状二层地面230mm处,所有金柱柱腰处都有榫口,金柱之间有木枋连接,除了东北角缺失木枋三根之外,其余所以木枋上均有搭接的榫口痕迹。进一步勘察中发现,现状二层地面往下600mm高度的墙体从材质和做法与原墙体存在明显的差别,如图所示,
集祥阁二层地面处金柱柱腰榫口处木梁缺失(图2)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集祥阁”二层金柱柱腰处,四个方向均有木梁连接,木枋与木梁直接有楞木搭接,楞木上为木楼板,原墙体高度比现状低600mm,并不是上下贯通的方形空间。室内有楼梯可以上到二层,二层中间有木楼板,阁楼里可以摆放家具,供人休息,四周围廊可以供人远眺观景。后代再修缮的时候,不但没有按原制恢复二层木结构,而且还在二层原地面上加砌城砖与地面砖,将原地面及原木结构榫口掩埋,墙面重新抹灰,造成上下贯通的一个方形空间,从而导致“集祥阁”有上文“粮仓”的推测。后人不规范的修缮,改变了建筑物的原状和结构,让观景的阁楼变成了储物的粮仓,对建筑物的价值改变不言而喻。
2.必须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
古建筑中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它们都是根据不同建筑结构需要而选择使用的,什么样的建筑物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材料产生什么样的结构与艺术形式,都是要合乎科学原理的。以“集祥阁”修缮工程为例,“集祥阁”的屋面为四角攒尖顶,绿剪边黄琉璃瓦屋面,屋顶最高处现状以木头包镶在一起作为宝顶。宝顶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构件之一,它屹立在亭、殿、楼、阁等建筑物的最高处。常见的宝顶为彩色琉璃,束腰呈圆形、方形和宝塔形等,四周还有"龙凤"、"牡丹"等浮雕图案。宝顶不仅是建筑物最高处的一种装饰,而且起着加固房顶的作用。攒尖顶的建筑物,其木构架逐渐向上收缩,最后聚集在房顶的一根垂直木柱上。房顶最容易遭受雷击,所以古人还给这根木柱起了个美名叫做“雷公柱”,希望它免于雷电闪击。这根木柱起着平衡整个房顶的作用。它好像一把阳伞的伞柄。倘若伞柄不牢固,伞骨便会松散。中国古人为了加固攒尖顶建筑物,用琉璃材料来加固和保护房顶的木柱,以免遭受日晒和风雨的侵蚀。中国古代很多攒尖顶建筑物,之所以长久保存,甚至还经受了地震的考验,宝顶功不可没。而现状所示宝顶是用木块拼攒而成,外箍铁箍,经证实为后代修缮所为。用木块拼攒作为宝顶,是非常不合理的,古建筑中木构件应尽量避免遭受日晒和风雨的侵蚀,木构件表面做油饰,也是这个目的,而之前的“集祥阁”修缮中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木质作为宝顶的材料来保护雷公柱,即使外表面做油饰(现状木宝顶无油饰痕迹),长期受到日晒和风雨的侵蚀,油饰必然会龟裂、脱落,露出木芯,雨水就会沿着木块的缝隙侵入内层,使雷公柱因雨水的侵蚀而受到损害。长此以往,雷公柱就会糟朽,从而导致木构架的整体偏移、外闪,木构架拔榫等多种不利后果的产生。从现状勘察情况来看,木宝顶糟朽约70%,雷公柱糟朽50%,由此导致雨水下渗,雷公柱位置望板糟朽,漆皮脱落。这些都是不当修缮,改变了原来的材料导致的严重后果(如下图)。
雷公柱糟朽(图3)
集祥阁的垂脊的斜当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斜当沟用于垂脊最下面一层,用以覆盖筒板瓦陇脊根部位露明部分的防水构件,形状如一伸出的牛舌。筒瓦和板瓦必须伸入斜当沟内部,斜当沟和瓦件如齿轮般咬合,才能雨水顺着板瓦往外流,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保护下层的望板和角梁。
现状勘察发现,“集祥阁”的四条垂脊当沟的位置,使用筒瓦代替斜当沟,和四坡的筒瓦和板瓦无搭接,交接处用灰浆勾抹。
如此修缮起不到防水的作用,雨水会从交接处的缝隙渗入下层,导致角梁和望板因雨水的侵蚀而糟朽,如图,
筒瓦代替斜当沟后雨水渗漏导致角梁糟朽(图4)
屋面挑顶后发现,“集祥阁”四角的角梁及由戗都有糟朽,糟朽深度超过1/2的约50%。角梁糟朽后,因为承载力不足,引起檐头下沉,脊中部拱起,瓦件错位,从而加速雨水的渗入,也加速了破坏,使形成恶性循环。用筒瓦代替斜当沟,表面上看,外形跟原来相差不大,但是功能上却相差甚远,对建筑物本身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当修缮完成时,其实破坏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使破坏更隐蔽,当人们发现屋面瓦件有损坏需要修缮时,内部木构件已经残损相当严重了。
古建筑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文物保护法》早已明确规定:古建筑维修“必须严格遵守恢复现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力求符合当初建造时的格局、结构和形式,保持相应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任何修改原状和材料的做法,都有损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同时都是对文物“保护性的破坏”。
鉴于以上的错误现象,为吸取教训,本人认为在修缮古建筑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做好勘察工作,一定要把该修缮的古建筑的残损情况勘察清楚,在定制维修方案以前就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建筑物的瓦顶梁柱、桁枋以及所有的构件作彻底检查,摸清残损或者缺失的构件数量、范围及残损程度等,有条件恢复的按原制恢复,目前尚无条件恢复的残损,则应该把现状加固或保护起来,待有条件时按原制恢复,而不应该改变其原状。
第二,要尽量利用原构件,可不换的构件坚持不换,更不能用不同材质和功能的构件替换。因为每一座古建筑都是由砖、瓦、木、石等成千上万个构件组成的,这成千上万的构件形成了它的特有的功能和价值。我们珍惜每一个原有的构件,不是它的经济价值,主要是珍惜这些构件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更换原构件,这也是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劳动的尊重和敬仰。
因此,对古建筑的修缮,要根据不同建筑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切实贯彻“不改变古建筑原状”为原则,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让中国古代灿烂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