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如何发表论文之历史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29 16:48 热度:

  摘 要:本文对《三国演义》刘备在人际交往中的语言特点和外在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这包括具体事例历史环境的说明、对语言特征的描述,并结合语境分析其心理状态,有步骤地论证了“长厚似伪”这一观点。本文着重于对《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不同刘备形象的对比分析,质疑传统观念上刘备道德信义的化身,通过《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语言特点深入剖析其隐藏的“虚伪”本质,并证明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存在“长刘备之厚”的错误倾向,缺乏客观性。

  关键词:高中教师如何发表论文,《三国演义》,刘备,语言,长厚似伪

  一、引言

  《三国演义》评刘备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刘备的形象可以归纳为:宽仁待民、诚心待士、知人善用、士民归心。而在另一部史学巨著《三国志》中对刘备有这样的描述:“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瑁曰:“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其为人。”两部著作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本文对刘备形象的分析论证具有了实际的意义,而《三国演义》中存在的“长刘备之厚”的特点,也使得对刘备形象的辩证分析成为必要。

  二、刘备的语言表现

  刘备在《三国演义》被描绘为有长者之风、孚众望的仁君。但有时却写得有些虚伪,鲁迅先生早就指出:“状玄德之长厚而近伪。”鲁迅先生对刘备形象作如是观,真可谓一语中的。这里鲁迅所说之“近伪”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物形象有违作者的初衷,作者心目中欲塑造之仁厚爱民、礼贤下士、诚实忠义,实则假仁假义、残酷无情,刘备的这种艺术形象的成型,不仅有真实的社会历史土壤,而且也是中国历代文化的浓重沉淀的结果,作者是想借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树立理想的仁君典范。二是说人物的性格特征虚伪,是一个表面道德实则不思进取而又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最富有仁义的君主。他的仁义不是通过巧舌如簧来流露出来的,而是通过七分眼泪加三分言语来完美呈现的。三国时期“男权思想”早已根深蒂固,男子轻易哭泣被视作懦夫,而男子一旦哭泣则表示情到深处,不能自已。刘备就是一个非常“不能自已”的人。诸多成功的感情戏,让刘备俘获了忠臣良将,收买了民心。从安喜县尉做到徐州牧,从左将军做到了宜城亭侯,最后从汉中王做到了皇帝。

  刘备每逢遇到生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我乃汉室宗亲”,要知道,在那时侯,人们的头脑中正统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外姓都可以纷纷割地称王,拥兵自重,“汉室宗亲”当然应该得到承认和更多人的支持了。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自我包装,还别说,这种包装有时还真管用,当初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张飞的时候,只这一句就把张飞给镇得服服帖帖,张飞一说,关羽也老老实实跟着干起了革命事业。后来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和进一步升为蜀汉皇帝时,这一条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也。”瑁曰:“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见其为人。”布大骂曰:“是儿最无信者。这是刘备的对手曹操、蔡瑁和吕布对刘备的评价,当然不足为据。《三国志》中有这样关于刘备的描述:忠立国拢人心,仁韧兼备,是以忠义立天下。刘备的忠义在他极其恰当的语言表达和感情流露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备的眼泪我们自然无法分析,但是其极具特色的语言特点却可以长篇累牍。从刘备情感戏的语言特点来辩证:“厚而似伪”或许更能让人信服。

  三、刘备的语言特点与“长厚似伪”的辩证

  文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将语言付托于笔墨来表达刻画人物或描述事件。高尔基就曾指出:“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那么,我们是不是能这样说:言语表达也是一门和文学同类的艺术,只是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而已。刘备作为三国时一位出色的君主,其御人之术令人惊叹。笔者认为,将刘备的语言特点于言语表达艺术的完美表现相对等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刘备的第一个语言特点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不蔓不枝。此语出自《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为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刘备虽然常痛哭流涕,但其语言却相当精炼,用简短而含义明确的寥寥数字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典故“摔子”中刘备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句话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但“子”与“将”的对比却凸显出在刘备心目中“将”的生死大过 “子”的生死。而“汝子”与“我将”的限定,更是将“子”与“将”的重要地位表现得透彻。所以听者赵云,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刘邦被敌追,为使马车减重跑得快,竟几次把儿子推下车,确是心狠手毒!刘备为表示对猛将的爱惜,也不惜把爱子掷于地下。前者是为己之安全,不足称道,后者为结将士之心,其御人术令人惊叹!言此,不得不提的是“摔子”这一动作如果没有“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的呼应,赵云是否还会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呢?刘备行为的表现艺术是:爱为自己舍身亡命的干将,而不爱自己的骨肉亲人,从这一特点我们也能看出些许“长厚而似伪”了。依据有二。

  其一,阿斗的母亲是昭烈皇后,又称甘夫人,沛人,刘备的爱妾,贤内助,阿斗的生母。也是蜀中有名的美人。长坂坡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于自己和爱妾的骨肉。所以阿斗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勿需多言。所以刘备在得知阿斗生还做出“摔子”的举动有悖于常情。而摔子的促成条件有两个:一是阿斗不仅生还,而且还在安然熟睡,所以摔一下不会有什么大碍。二是以刘备阅人的功力,他必定知道能摔出个“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这是“厚而似伪”佐证之一。   其二,在心理学上,言语被视作客观直接的心理活动表达,通俗地讲,说的话就是内心的想法。如果所表达的不是内心的想法,我们就把这样语言定义为:谎言。然而刘备在经历“痛失爱子”的悲伤又失而复得的喜悦后仅仅一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是否是刘备直接的想法值得怀疑。同时,在当时的情景下,这一句话显得过于简练,没有显示出常人在受到巨大刺激后情绪的起伏,所以这话短得不合常理。这是“厚而似伪”佐证之二。

  刘备的第二个语言特点是“双重含义”,也是“厚而似伪”最好的证明。

  最好的例子有两个,其一是:便是关羽的死讯传来,刘备“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哭道“君与云长,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企能生哉”,“孤岂能独享富贵乎?”乍听前面一句,会觉得刘备这回是动了“真情”了,但“独享富贵”四字,将刘备的内心和盘托出。其实他真正痛惜的是今后不能“独享富贵”了。这的确是悲剧。其悲惨所在,便是本想着借兄弟们以成“大业”,以便享富贵,如今兄弟先去,便生生破坏了享富贵的堂皇借口,从而也就彻底粉碎了这一“理想”的实现可能。因为不能“独享”,所以,过去的一切奋斗和心血岂不付诸东流来吗?这叫刘备如何不“痛哭”乃至“号哭终日”呢?

  第二个例子是:刘备败退白帝城后,直至临终托孤,大约有九个月未曾与诸葛亮相见,加上东征出兵七八个月,前后将近一年半,期间联系只有书信往还,照说刘备处此危难之际,早就该把诸葛亮召到白帝城,好好商量一下,却为何直到临终,不得不见之时才召来见之?

  从刘备来说,真怕见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怕皇帝向臣子认错这样的难堪场面,及至临终见面,刘备终于和盘托出:“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刘备这时把问题看得很透,他对阿斗很了解,为善只能为小善,为恶也不会为大恶,似乎还有点可辅的希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但实际上绝无可能。皇帝能不能称职,不知究竟谁说了算?谁又敢说这样的话?诸葛亮定是万万不会。所谓杀头是小,失节是大。那么刘备给诸葛亮指出的路只有一条――可辅,则辅之;不可辅,更须辅之。

  综上所述,刘备是个标准的“长厚似伪”者。

  四、结语

  罗贯中想写刘备的长厚,但是我们却读到了似伪。《三国演义》中的过度夸张,使得刘备形象缺乏了真实性。写作必须有足够客观和真实的描述,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是一个重大警醒。

  笔者之观点,言尽于此。诸多疏漏,望纳海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中华书局,2005.

  [2]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中华书局,2006.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文章标题:高中教师如何发表论文之历史论文范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23006.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