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近代民居的分类研究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3-01-23 09:20 热度:

  摘要: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的最大载体,是历史文脉最深厚的根基。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把侨乡中山的近代民居分为三大类,分类的标准既是以不同空间形态,实际也是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种类型的民居有各自的空间特点和装饰特点,本文分别对三种类型民居举例进行了类比说明,以使读者对中山近代民居有较为总体全面的认识。希冀对研究广府系列民居文化有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山近代民居分类, 空间特点,装饰特点

  一、 中山近代民居分类

  广东是我国最大的侨乡。近代时期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广东华侨掀起投资侨乡、建设家乡的热潮。在近代岭南建筑中,侨乡建筑成就突出,风格独特,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意义。

  中山市古称香山县,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上个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批香山人飘洋过海到东南亚、檀香山、澳洲等地谋生。他们积攒资金拿回故乡建房,同时也把外面的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带了回来,再结和本地的环境和传统习俗及技术条件,在香山县城和周围乡村兴建了大量的民居建筑。

  在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之后,通过比对分析、归纳总结,本文在此将中山传统民居主要依据外部空间形态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单开间竹筒屋式民居。

  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种形式:

  (1) 单层传统中式竹筒屋民居;

  (2) 改良式竹筒屋,如双层竹筒屋或并联竹筒屋;

  (3) 由竹筒屋发展而来的沿街骑楼;

  其中又以第二种形式数量最多。这些不同特点的民居杂处纷呈,却相得益彰。

  (图1)

  第二类是双开间明字屋式民居。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住户所采用。其空间布置与竹筒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厅堂高敞,有的还有小天井,厅堂后面是两层。

  第三类是三开间或多开间洋楼式民居。由岭南传统三间两廊式民居发展演变而来。具代表性的是孙中山故居和一些近代企业家所建的独栋别墅。这一类里也包括散布在城乡各处的碉楼。其平面形态也是由三间两廊式民居发展变化而来,只是外在形态大不相同。(图3)

  二、 不同类型民居的空间特点

  (一)竹筒屋式民居的空间环境特点

  村镇中分布最广的民居,大都是竹筒屋式民居。较早的是单开间、一层,侨民住宅则多是双开间并列,二层——三层。

  这类民居的空间特点是:

  (1)、有明确的轴线序列关系,一条纵轴贯穿始终。

  (2)、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形成此类平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地少人多、地价昂贵。尤其城镇居民住宅只能纵向发展。

  (3)、各类空间布置在符合日常行为规律的功能基础上,有节奏地交替布置。这是为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有节奏开敞的空间来解决。由于纵深长,屋面相接,而且楼层有不同高度,前后开窗不受限制,它利用开敞的厅堂、通透的内部间隔、低温而直通的廊道、不同的层高以及前后院落所造成的风压,使得室内通透而凉爽,深得居民喜爱。(图4)

  (二)明字屋式民居的空间特点

  中山的明字屋式民居外形既似广州西关大屋又与潮汕地区的单佩剑和双佩剑相像。也是面宽窄,进深大,有一条纵轴贯穿头尾。这一点类似竹筒屋。与竹筒屋空间最大的不同点就是

  (1)、前厅高敞,通高二层。有神楼。

  (2)、有的前厅入口处有“四水归堂”小天井。

  (3)、由于有双开间,后部较宽敞,可以留有空地做小庭院。

  (4)、空间严整规律的同时又有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楼梯位置的不同。一般楼梯都放在后面,但有的则在厅内安置楼梯,进入大厅后可直接登梯级。大部分并联明字屋都是共用前后院,内部则分层分户使用,每开间单独设楼梯,有的为了节约楼梯面积,两户共用一梯。(图5)

  (三)洋楼式民居的空间特点

  本土民居中另一类有代表性的就是洋楼民居。南区一元堂、沛勋堂、孙中山故居等都是典型代表。这类民居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华侨所建。一般单独建造,很少以群组的形式出现。其平面来源于传统三间两廊,但室内通透开敞,通风采光好。这种住宅很像别墅,外观和结构都比较自由灵活,立面对称。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这类民居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新形象,然而,从内部空间构成来看,仍然是传统三间两廊式空间形态,和以这种空间形态为基准的层层叠加,是在立体方向上相似空间的组合。当然,其中也不乏变化,如有时在二楼为了设置露台而减去一个开间,或者,楼层平面布局分隔越来越灵活,但无论怎么变化,三开间的对称构架形式基本不变,因而”三间两廊”的痕迹依然明晰可见。

  如南区一元堂,三段式布局为基础,中间为厅堂,两边为卧室、书房等用房的格局未变,但上下、厅房间的联系更加方便自由。

  其空间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空间构成是明显的三段式格局,具有强烈的中轴线和秩序感。处于中间部分的厅是这种民居的核心部分,无论是位置上、体量上还是使用功能上都是住宅的中央主宰性空间.三间两廊式民居由于具有这种位于中央的主宰性空间的建筑,使其成为具有中心性的建筑。这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空间构成不谋而合。

  (2)、空间特别宽大敞亮的主厅,以形成明确的主从关系。主厅周围布置其他功能,如正堂或厅堂,居其上位,其它房屋四周列布,呈拱卫之势。这也是一种颇具东方文化思维色彩的表现。实用功能上主厅综合性很强。一般生活生产,各种礼仪活动,婚丧嫁娶,喜庆典礼,迎送往来休闲家务俱在其中。是家庭的社会活动重要场所。因此主厅又具有体现家族门第和社会地位的精神功能。

  (3)、尽管基本平面形状是简单的矩形,但它的尺寸变化十分丰富,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方可扁。从空间形态来看,只是一个方正的六面体。但在不同需求下又可演化成若干灵活的空间形态,自为天地,包容一切。这种伸缩自如的弹性特征也正是这种民居类型生命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不同类型民居的装饰特点

  作为近代侨乡的民居,平面布局及使用习惯是土生土长的,但外部装饰却受到很多外来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这些装饰特征集中体现在几个典型建筑构件上,而不同类型民居的装饰表现侧重点不同。

  (一)竹筒屋的装饰重点在女儿墙

  绝大多数竹筒屋女儿墙装饰有个中心主体造型,民国时期侨民建造的民居的主体造型无一例外地采用西式手法,有的模仿古希腊三角山花,有的直接做古罗马的半圆拱券,多数采用巴洛克的断折山花、变形山花或椭圆造型。

  很多骑楼屋顶女儿墙的样式是南洋式。也是具有独创性的样式。沿海地区常年受到海风影响,台风出现频率高。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总结了经验,在女儿墙上开多种形状的洞口,一方面可以预防台风袭击、减少风对建筑的损害,增强建筑的抗风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避邪保佑亲人出海平安,又丰富立面装饰,又可以节约建筑材料,从而形成了通透、轻巧的独特装饰效果。

  (二)明字屋装饰重点在墙面细部

  墙面细部装饰主要集中在墀头、唇板及檐下墙面等视线集中处。

  墀头有花饰雕刻,以灰塑和砖雕最为多见。

  唇板是明字屋式民居常用的大门上部屋檐下的一块横长条木挡板,遍饰木雕。明字屋墙面有大片灰塑,整片雕饰对比鲜明、层次清晰、造型优美、色彩艳而不俗、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檐下墙面装饰以灰塑为主,题材多样,造型丰富多彩,十分富于观赏性。

  (三)洋楼装饰重点在整体风格西化

  与竹筒屋及明字屋的精雕细琢不同的是,洋楼外墙装饰则显得简洁大气。由于财力雄厚,洋楼占地面积较大,立面既有古罗马式的券廊,又有中式屋顶,还有其他一些细部特征,折中的感觉更加强烈。如一元堂屋顶建有文艺复兴式穹顶,沛勋堂建有几何形塔楼。既有实用价值又是立面构图的需要。

  结 语

  侨乡近代民居建筑群是历史上中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产物,其中的一些精品佳作,积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域、科学、情感的信息。是中山市也是近代中国的一份珍贵的、应予妥加保护的建筑遗产。但令人痛心的是大片黑瓦青砖雕梁画栋美不胜收的近代民居正日益湮没于新建的村民小楼中,自生自灭,日渐减少。所以要认真分析研究传统民居设计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希望本土传统民居可以在吸取现代技术工艺及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焕发出时代的风貌,摸索其保护和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希望现代民居设计拓宽设计思路,适度借鉴和应用相应的传统设计理念,体现地域性、民族性。为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其在现代民居设计中的继承创新进行一些探索

文章标题:中山近代民居的分类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575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