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历史老街区合理改造的思考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2-06-30 09:02 热度:

  摘要:对于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老街区的改造方式,国内国外的对待方式的不同,通过英国、美国改造老城区的方式对比国内的旧街区改造。国内的老街复兴改造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保留重要历史信息,重振历史建筑街区的昔日光辉,以老街的复兴来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修复,历史建筑,现状矛盾,复兴改造
  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包含两个不可避免的相互对立的过程:即建筑和街区的振兴和保护,前者力求适应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后者则试图限制变化,以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的特点。
  一、武汉市城市历史街区现状概述
  (一)武汉市老城区的历史形成
  武汉市历史街区分布于三镇,相对集中于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两江四岸,形成历史街区主体部分在武汉市内环线以内的沿江分布格局。
  从历史街区的特点和属性特征来分,武汉的历史街区可分为租界型、历史名人故居型、近现代史迹型、民居型四大类型。
  尽管各不同历史街区分属不同的类型,但从整体而言,武汉历史街区主要以近代历史风貌为特色。
  (三)武汉市老城区的分布和使用现状
  武汉的老城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以及武昌沿江工业分布
  区地段,武昌的有昙华林、户部巷、都府堤、民主路(胭脂路至汉阳门段)等。汉口的老街有里分模范区[1]和江汉村、洞庭村、上海村(旧称鼎安里)。
  由于汉口在近展最为迅速,里分的分布以汉口最为集中,建筑成就、价值也最高,有点早期房地产开发的意味。这些里分规划较好,建筑多为二层小楼,外观整齐,里分内的通道宽敞,生活设施齐备。
  二、国内外历史老街区的成功案例
  英国的规划师提倡用场所精神的概念改造老街,场所精神是一个城市历史街区最重要的美学特质,应当予以保持。因此,街区场所精神的连续性及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武汉近代里弄住宅居住环境特色与保护[J]。华中建筑,1998,16(3)。
  展是城市历史街区设计时最重要的着眼点。格拉茨指出,重要的挑战是“在不诉诸伪造历史和文物的情况下保护和修复物质空间,历史的延续性才能真正得到维持。”
  (一)英国旧城区——巴斯(Bath)
  巴斯位于伦敦西部约两百公里处。十八世纪时,英国政府特别将巴斯设计成具乔治王朝风格的城镇,温泉地也逐渐成为高级游乐区,社会名流均常来此度假。整个城市建筑没有过高或过低,几乎是一致的。巴斯城内除了原有的中古世纪及18世纪乔治王时代极富特色的建筑外,仍有新式建筑出现,然而城市规划做得好,这些新式建筑总是很巧妙地融合在古老建筑中,散发出一种柔美的协调。
  (二)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的改造是实验性的,是中国城市旧城改造、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一次革命性实践。上海新天地改造的背后有耗资巨大的经济开销和无数拆迁纠纷;其保护一层建筑外皮、将功能完全置换的方式也吸引来了业界内外的诸多探讨。
  三、武汉市历史街区改造的合理改造模式
  对变化的管理需要有效的控制措施,但控制的程度和范围通常是一个规范性的问题。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维护、修缮。改造和整治都涉及到在各种竞争性的需求间进行选择和判断。不过,在迫切需要的改造(必要的变化)与保护(防止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改变的紧张状况,二者关系必须协调起来。
  1.进行大规模的统一规划,让里分与里分之间协调起来。
  2.切实改善里分内、外环境,美化城市面貌。要尊重并保持原本建筑材料特征,整旧如旧。对于建筑内部及屋顶,为了满足现代生活对通风,采光,清洁,卫生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建筑材料替换。
  3.对里分进行人口调查,降低居住密度,以改善里分中居民生活环境。修缮过后的里分住宅住户有义务维护良好的街区里分环境,定期维护建筑物。
  4.优化道路系统,设置符合现代安全标准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
  5.形成居住区周边良好的商业圈,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维护周围环境,保护里分良好的居住环境。
  四、武汉江岸区吉庆街和青岛路片区改造设计案例
  1.项目简介:
  吉庆街,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东临中山大道,南抵黄石路,西接铭新街,北临大智路长江隧道,占地面积8.39公顷。经常由于夜市大排制造噪音、占道扰民、挤占消防通道而多次被整顿,但仅半个月之后,一切又恢复如故。东山里片老房子密集,房屋的日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部分建筑内部结构严重老化、破损不堪,有的甚至没厕所,诸多不便。
  2.设计手法:
  适当采用拆旧材料,如旧砖、旧瓦、旧木料等,作为地面铺装和景墙,使昔日的痕迹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充分使用民俗物件,如磨盘、舂米、门石等,作为景观小品,使人们能拾起儿时的记忆和童真。
  通过铺装、构件、小品、设施、雕塑、绿化等方法,塑造民国文化体验区,西洋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餐饮区,民俗文化创意区,民俗文化馆藏区五大板块,在空间上演绎老武汉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
  富有汉味文化的艺术小品和局部的细节设计相互呼应结合,如主入口广场的石鼓式车挡、中山大道沿街的旧瓦式图案铺地、茶文化长廊的里弄门(复制)。
  散布在主步行街区的休息座椅,如茶文化长廊的组合式户外茶座、中山大道沿街的休息座、中心广场的旧石鼓座、汉派文化体验区的散席餐桌椅。
  优化交通流线,人车分流,动静结合,建立安全、快捷、人性化的交通系统。
  梅特兰指出:“如果街区文脉能够展示出非常清晰的历史形态,新的设计方案就有可能出于对历史的尊重而获得可靠的依据。”因此,强调场所及其历史文脉就成为人们的共识,包括对场所及其历史独特性的尊重以及对传统连续性的更多利关注。对历史街区而言,首先必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期望去保护它。
  
  参考文献:
  [1]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恩塔内尔•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6年4月1日)。
  [2]彼得•霍尔(作者),邹德慈(译者),陈熳莎(译者),李浩(译者).城市和区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8年8月1日)。
  [3]武汉城市规划管理局.武汉市城市规划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李百浩,徐宇苏,吴凌.武汉近代里分住宅研究[J].华中建筑,2000,18(4):103。
  [7]武汉市吉庆街改造工程景观概念设计与研究[R].尹传垠,2010。
  [8]华虹,王晓鸣,武汉近代里弄住宅居住环境特色与保护[J].华中建筑,1998,16(3)。

文章标题:武汉市历史老街区合理改造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2461.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