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土建工程施工阶段裂缝防治的探讨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日期:2012-05-08 09:14 热度: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经常存在着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如各种裂缝。据观察,属多方面原因构成,但在设计与施工中如能针对性的从结构构造上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与治理,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阶段;裂缝;防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建筑规模与日俱增,工程质量稳步提高,但需看到有些工程质量,从单位工程的全面综合质量水平上衡量还是不高的。
  1楼地面裂缝
  1.1基本概况楼地面常见裂缝,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予制空心板、在地面完成受荷后出现的沿板肋纵向较规则的裂缝,另一种是在大开间,板支承在梁上(花兰梁或矩形梁)沿板端纵向出现的不规则裂缝。
  1.2两种类型裂缝起因
  第一种类型:沿板肋纵向在板底出现的较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多由设计布板和施工原因引起,主要是:
  a.板的设计布置。板与板间未作拉缝处理板缝间隙留量不足,甚者在施工吊装就位中板与板相靠形成“瞎缝”。灌缝量不足,未起到整体刚度作用,当板受荷后产生变形变化,而引起的开裂。
  b.楼板灌缝工序安排,穿插施工不合理。在灌缝工序中未执行施工层与间欺层错开,隔层灌缝的要求,导致灌缝强度在尚未满足的状态下而板面受有施工荷载,板产生弯曲变形。板与缝错动破坏了灌缝强度。降低了板的整体刚度,当后期又受有使用荷载,在重复变形变化作用下而导致板的开裂。第二种类型:在大开间板支承在梁上沿板端出现的纵向在板面不规则裂缝。这种类型裂缝多是由结构本身固有的特点,变形变化引起的。其主要起因是:
  a.板受荷后产生一定挠度,其挠度值,经多次对板的结构性能试验,一般达到15.9~17.4mm,当板受有施工或使用荷载后,在板的跨中产生弯曲变形,板的两端产生向翘曲变形,从而引起板端沿梁的纵向开裂。
  b.由于支承端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也可引起板在支座处转动,造成板端沿梁的纵向拉裂。
  1.3防治措施
  对楼地面沿板缝类型的裂缝防治。
  a.板缝应作拉缝就位处理,板与板拉缝间距应达到4cm,使板缝混凝土有足够的截面和强度。以减少侧面变形。
  b.施工中必需采取隔层灌缝,即在施工受荷层与工序间歇层,穿插错开进行灌缝,并严格控制灌缝强度达到80%后方可受荷。
  2砖混结构顶层外墙内顶棚处裂缝
  砖混结构顶层外墙内顶棚处裂缝,此裂缝也反映在女儿墙趾上,所谓女儿墙裂缝,实质上是由于楼板作用在顶棚处反映到女儿墙上而出现的裂缝。分析其裂缝起因必需从顶层棚顶处墙体和屋面保温层以及混凝土顶层板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2.1屋面直接受外界温度变化,顶层板随着温度较高板呈现上供,温度较低呈现下挠。并沿板的纵向产生伸缩。即在温度应力作用下,板产生膨胀变形,由于膨胀变形推挤墙体从而造成室内棚顶处裂缝并反映到女儿墙根部裂缝。
  2.2屋顶面层和保温层较厚,且密实,与顶层板共同受温度应力作用下更加剧直接顶撞女儿墙趾侧面导致该部位受有剪力和偏心拉力,其变形达到最大值时而砌体却没有适应板端变位余地,则没纵向产生水平裂缝并在最大变形区(墙角)引起竖向或斜向裂缝。
  2.3女儿墙一般坐落于屋顶圈梁上,砖砌体线膨胀系数小于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50%,所以引起圈梁与墙体错动,加之屋面项层板膨胀变形,必然推挤该部位的开裂。
  2.4设计与施工不当造成。一是女儿墙厚度不足,不应小于37cm。二是构造柱不到顶。三是墙体与屋面顶层板相接处没留有一定活动空隙。防治此裂缝的综合措施是:增强墙体抗裂能力:减少约束力;允许板端自由变形;减少温差缩小板的变形主要措施是:a.改进圈梁在屋面顶层的布置(也适用于其它各层)这样可使板的伸缩变形作用在圈梁上,减少板对砌体的推移,并增强抗震能力。b.女儿墙砌体厚度不应小于37cm,构造柱贯穿到女儿墙压顶压顶圈梁适当增加配筋。c.在板端应留有2~3cm空隙,并以沥青或松软材料填实,使板有自由变化余地。d.用苯板保温减少温差,缩小板的变形。
  3窗台墙裂缝
  混合结构建筑房屋的一层窗台裂缝,据调查在东北地区较普遍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裂缝。裂缝一般均位于窗台跨中和两角处,裂缝宽度一般为0.5~1.5mm,裂缝走向是沿窗台竖向或斜向不规则延伸到基础上部呈现上大下小的裂缝。其产生裂缝原因为:
  3.1由温度变化引起:因窗台墙两端嵌固在窗间墙下的墙体上,并在受有基础约束的作用下,当温差变化较大时结构本身收缩变形产生结构内应力,当应力(拉、压)超过一定强度限值时,从而导致该部位的开裂。
  3.2由地基变形引起,因窗台墙受有两端
  窗间墙垂直压力和地基反压力作用。使窗台墙向上弯曲,在墙的跨中附近产生弯曲拉应力,而导致出现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同时窗台墙受窗间墙的压力作用,在窗角处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导致窗角开裂。防治措施:a.窗台墙加设反拱(一层砖砌反拱)。b.在窗台处(一层)加设配筋砖带。
  4地下、半地下钢筋混凝土池类构筑物裂缝地下、半地下钢筋砼池类构筑物,于施工初、后期常出现有程度不同,间距较规则的0.3~0.5mm竖向裂缝,此裂缝有它一定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结构荷载裂缝,属于非荷载温度裂缝,产生裂缝原因:
  4.1由温度变化,收缩变形引起,这类结构特点是壁薄,表面系数大,四周嵌固和基础约束力强,当温度变化较大时结构本身首先要求变形,由于嵌固和约束作用而阻止了结构自由伸缩,此时变形得不到满足,就要引起结构内应力的产生。
  4.2施工原因引起是多方面的,除有操作上的水灰比控制不严,砼振捣不实,养护不良原因外也有原材料选用上的因素。其中主要问题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大,环境温度不适应,降温速度过快,拆模过早等原因造成。其防治措施:在设计上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建伟.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的研究[J].四川建材,2010,(01)

文章标题:有关土建工程施工阶段裂缝防治的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wenyi/lishi/11929.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